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让学生们有良好的体质 祖国有个美好的未来

黑龙江省龙江县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

2013-11-13收藏

  龙江县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地处大兴安岭与嫩江平原过渡地带,幅员面积6175平方米,总人口62万。按照国家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启动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工作的要求,在县政府的领导下,我县于2012年秋季开始,在全县119所农村中小学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惠及所有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具体做法是:

  一.中央专项资金支持,三万学生喜吃“营养餐”。

  为确保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工作顺利实施,中央财政下拨我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补助资金4600.9万元(其中2011年500.9万元、2012年1958万元、2013年2142万元),专项用于我县近3万名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膳食补助,保证了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的顺利实施。

  二.立足地方实际,扎实开展工作。

  1、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在认真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依据国家《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和省、市要求,制定并出台了《龙江县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方案》,就实施步骤、领导组织、部门职责和工作要求以政府层面提出了具体意见,为我县启动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提供了保证。

  2、启动试点,确定供餐模式。从实际出发,我县实施营养改善计划采用两种供餐模式,一是对于具备供餐条件的龙江镇中学、龙江镇二小先行试点采取食堂供餐模式,财政部门将改善计划专项资金直接按人头拨付学校,由学校组织食品采购、加工和供餐,覆盖人数为719人,其中龙江镇中学665人,龙江镇二小54人,二是对于不具备条件的其他117所农村中小学校,在征得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后,采用以液态奶为主的课间加餐形式,向学生每天提供200克液态奶,覆盖学生约3万人。

  3、精心安排,认真组织实施。在制定方案,确定供餐模式的基础上,在县政府的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下,我县于2012年9月17日开始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向学生供应课间餐和午餐,在这个过程中,教育部门协调县政府采购办对供奶企业进行了公开招标,确定飞鹤乳业为我县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供货企业,并与企业签订了供货合同。2013年春季开学后,根据国家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结余情况和学生营养状况实际,教育与财政等部门协调,又确定了“牛奶+饼干”的课间加餐模式,丰富了膳食结构,受到学生及家长的普遍欢迎。

  4、加大宣传力度,让全社会了解国家政策的内涵和实质。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是国家从提高全民族素质和促进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战略高度出发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惠及千百万家庭的系统工程,必须把党和国家的政策宣传到位、落实到位。从这个意义出发,在组织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过程中,各试点校利用班会、橱窗、班级板报、标语、座谈会、家长会、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及家长知晓中央实施这项惠民工程的重大意义、实施对象、实施方式、实施时间及标准等。同时,学校把营养用餐知识的宣传和普及纳入课堂,充分发挥了健康教育课、生理卫生课、主题班团队会等主渠道、主阵地的功能,普及营养用餐知识。山泉镇中心学校利用网络、飞信、国旗下讲话等形式进行宣传,形式新颖、实用。龙兴镇曙光小学通过营养改善计划知识竞赛的形式进行宣传,为成绩突出的学生发放奖品、荣誉证书,使学生乐于了解国家政策的内涵和实质。

  5、加快食堂建设步伐,为实施真正意义上的“营养餐”创造条件。一是对学校现有食堂进行清理整顿,已对外承包的收回经营承包权,解除合同,由学校统一管理。二是加大投入,对学校食堂进行改造,扩大规模,改善条件,使其达到规范化、标准化要求。三是结合农村中小学布局,以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为载体,统筹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将学校食堂建设纳入重要建设内容,建设一批标准、规范的中小学食堂,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供条件和保障。待具备条件后,逐步实施以学校食堂供餐为主,以购买供餐服务为辅的供餐模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营养餐。

  6、从教育部门实际出发,切实做好营养改善计划各项工作。

  ①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了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办公室,重点负责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划拨,学生营养食品供应企业、单位的资格认定及全县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过程中的全面工作。各试点校成立一把手为组长的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都有明确的分工和职责。

  ②完善工作制度。多次召开“营养改善计划”工作会议,在总结好各校好做法好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食品安全管 理、资金管理、食品储存、发放管理、食品留样等项制度。

  ③建立食品安全保障机制。依据《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定学校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及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办法。

  ④加强监督检查。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以来,多次组成检查组,通过现场察看、查阅资料等形式,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

  ⑤加大培训力度。教育局协调卫生、药监等部门,进行定期培训,提高了食堂从业人员、管理人员及从事学生营养食品供应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培训、培养一批专兼结合的营养师和食品检验员。

  ⑥及时配送,保证安全供应。计划实施以来,协调督促供货企业及时、安全配送学生营养食品,未出现断货情况。

  ⑦加强资金管理。学生营养计划的专项补助资金要足额用于为学生提供等值优质的食品,不得直接发放给学生个人和家长。协调财政部门及时拨付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

  ⑧学生营养食品储存室建设规范。学校设置单独的储存室,上锁,专人负责,门口有标牌,室内干净卫生,温度适宜,且按要求留样,留样记录完整。能够在学生营养食品入库、出库、分发等环节,按规范和流程进行操作,并有领取记录,领取人签字。景星镇兴隆川小学在分发环节,利用储物箱将学生营养食品按班级分篮装好,确保食品安全。头站乡中心学校储存室专门设置了挡鼠板,做好鼠害控制。

  三、因地制宜有效果,人民群众有笑颜。

  ——开源节流,勤工俭学出成效。龙江镇第二小学采用食堂供餐的模式,但随着营养餐的进行,新的问题出现了,国家给每名学生每天的营养餐补助仅有3元,在这样有限的资金下,要让学生吃饱,又要让学生们吃好、有一定的难度。那么怎么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全师教职工都献计献策,最后李景荣校长决定利用校园内空地多的优势,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自己种蔬菜。方案已确定,李校长就每天带领全校教职工利用课余时间平整土地、耕田种菜、施肥除草。时光荏苒,一晃两个多月过去了,大家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回报,老师们自己亲手种的各种蔬菜都结出了累累的果实。新鲜的黄瓜、西红柿、紫茄子、青椒、角瓜、土豆都陆续走进了食堂,走进了学生的菜盘子。夏秋两季的蔬菜问题已经解决了,我们的茄子和土豆仍有大量剩余,有的老师出主意,我们可以把土豆、茄子贮存起来,留到来冬春两季食用。我们采用了这一方法,在校园内建了一间地下贮存窖,把土豆、白菜贮存在窖内;把茄子蒸熟后拿到冷库速冻起来,到了冬季和2013年春季开学,在新鲜蔬菜还没有上市的时侯,我们学生仍然在吃新鲜的蔬菜。由于大部分蔬菜是我们学校自产的,节约了学生的营养餐补助资金,解决了资金短缺的问题,学校就把节约下来的这部资金用在了购买猪肉、小鸡、鱼、蛋等高蛋白的副食上,这样我们的学生营养午餐不仅吃得饱了吃得好了,身体素质也得到了提高,家长们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令人惊喜的是,我们在种菜丰富学生菜盘子的同时,我们校园竟然被各种菜地所美化。一行行绿色的蔬菜郁郁葱葱、生机盎然;一列列金丝角瓜金灿灿、华贵闪目;一架架吊瓜、葡萄搭成绿色长廊,让人置身其中流连忘返。一种生态校园文化悄然形成,师生在种菜劳动的同时,加深了劳动意识,更加热爱我们学校、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细心呵护,保证安全见真情。哈拉海乡中学采用课间加餐的供餐模式,为确保食品安全,该校制定出“三限”制度,食用时严格按照“三限”的要求进行,即在教师的监督下,限时间、限地点、限数量让学生食用(上午第二节课下课后统一在班级食用,每生一盒牛奶加一包饼干)。班级任课教师细心指导学生正确食用,遵循“一看二闻三品尝”的方法,先看牛奶和饼干的外包装及生产日期,看饼干是否霉变,闻牛奶和饼干的味道,然后再让学生先小口品尝,再食用。同时,教师还加强对学生食用营养食品的监控工作,学生饮奶时不允许学生之间交叉饮用一包学生奶,食用饼干前要洗手。学生遇到有异味、有沉淀的牛奶、发霉变质的饼干应当及时向班主任反映,并予以更换。

  ——勤俭节约,良好习惯早养成。在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过程中,龙江镇中心学校的师生们深深感受和体会到了:“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的深刻内涵。只要工作思路清晰正确,工作措施综合运用得当,必将会化被动为主动,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他们不但可以利用营养午餐对教师进行师德锤炼,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真正“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教导学生在领饭、分饭、就餐、清洗餐具等过程中自觉形成了勤俭节约、爱惜粮食、艰苦朴素、热爱集体、服务他人等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思想道德观念,自觉锻炼自理能力。学生在吃到学校、教师提供的热腾腾、香喷喷的营养午餐,与老师更亲近,感情更深了,不光身体素质发生了变化,思想品质也提高了,学生更加热爱学校,学习也更加努力,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有效促进了学校的教学工作。营养改善计划惠及的不光是学生,更是学生家长,成为学校培育四有新人、沟通社会、家长的纽带。

(责任编辑:赵亚楠)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