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党恩无处不温暖 留得饭菜香校园

——安徽省利辛县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

2013-11-26收藏

  利辛县位于黄淮平原南部,安徽省西北部。1965年5月1日建县,由阜阳、涡阳、蒙城、凤台四县的边缘地区组成。国土面积2005平方公里,总人口157万人,辖23个乡镇,361个村委会。利辛土肥水美,人杰地灵,物阜民丰,四季分明,是全国优质粮棉大县、黄牛养殖大县、秸秆养牛示范县,国家瘦肉型猪和黄淮白山羊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利辛文化源远流长,蕴积深厚。先秦分属胡子国、陈国、州来国,史记记载的“乾溪”、“房钟”是指县内张村和阚疃一带。境内有伍奢冢、阴阳城、真定府、禅阳寺、纪家塔等遗迹。胡集、阚疃、新张集以杂技、猴戏而闻名。

  利辛县有各级各类学校634所,学生243612名。现有465所学校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受益学生121293名,其中,413所小学,受益学生100820人;52所初中,受益学生20473人。

  为推动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顺利开展,县政府积极落实国办发〔2011〕54号文件及其实施细则等配套文件,下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实施细则》、《食堂建设实施方案》等4个配套文件。成立了县长为组长,分管教育副县长为副组长,教育、财政、卫生、药监等13个部门为成员的“利辛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实施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教育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县教育局为本县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牵头部门,为保证营养改善计划的安全、平稳实施,安排专人负责营养餐的日常管理工作。全县学校统一设置标志牌,并公示省营养办和县营养办的举报监督电话。

  为保证营养餐工作正常实施,利辛县多次组织召开培训会,让校长、师生、食堂从业人员在思想上认识到营养餐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在工作上认真负责,规范操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2013年5月24日,县药监局和教育局组织全县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和学校食堂管理工作会议,对全县300余名中小学校长和营养餐分管校长进行食品安全培训,并签署了食品安全责任书。8月27日,县教育局组织召开了全县中小学食品安全培训工作,全县300余名中小学校长参加了会议。卫生局、食药监局、教育局分别从学校食品安全、卫生防疫、食堂管理等方面对学校食品卫生、营养餐食品安全、学校食堂日常管理等工作进行了培训,对与会校长进行食品安全专业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培训,进一步明确学校校长是第一负责人的责任体系;进一步强调学校食品安全是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进一步宣传营养改善计划相关的国家政策措施;进一步要求建立健全各项食品安全制度,严格执行,规范操作。要求各学校要紧扣食品安全这根弦,继续安全、平稳的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确保营养餐食品安全,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

  2012年2月28日,为响应国务院的号召,在县委县政府的统筹协调和大力支持之下,全县477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含教学点)实行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计划”启动初始,采取的是“企业供餐”的方式,每天每名学生“加餐”两枚水煮鸡蛋和一盒学生奶。每所学校至少安排两名营养餐工作人员对生鲜鸡蛋进行水煮加工,并分发给学生食用。现有15所学校,8000多名学生,进行食堂供餐,其余学校采取企业供餐。为确保每生每天3元的营养补助标准“等值优质”“放心安全”地吃进学生嘴里。企业供餐食品,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确定资质高、质量好、服务优、价格合理的企业供应。如安徽“恒盛集团省投资集团公司”,是由“省经贸集团公司”注入资金组建而成的。该公司主要从事肉类食品加工,生产和销售,同时兼营农牧,水产养殖实物投资等。其“恒盛”牌密制五香牛肉,五香牛肚等60多余种熟食休闲食品。被国家外贸局评为“中国放心食品”,并通过ISO9001国际标准质量体系认证,该系列产品出口到欧洲许多国家。

  安徽“绿膳坊食品有限公司”也是利辛县公开招标的企业。公司走产、学、研之路,利用传统生态农业与现代农业科技相结合,树立“品质卓越、品牌创新、以人为本、绿色健康”的经营宗旨,“绿膳坊”产品的质量一直保持稳定,用真诚的服务和过硬的质量赢得了新老客户的信任和消费者的赞誉。

  为全面改善学生的就餐条件,进一步加大食堂和小伙房的建设力度。2012年我县196所改建伙房、183所新建伙房已全部竣工,新建60所食堂已主体完工。2013年212个新建食堂项目已完成立项、勘察、设计等前期工作,正在积极建设中。

  为切实保障营养改善计划的安全实施,明确营养改善计划供货企业与试点学校的责任与要求,规范化管理营养改善计划的衔接环节.特提出以下要求:一、给学生提供的营养餐每批次食品必须都要有质检报告,每批次每种产品都要将样品送教育局留样,并配合教育局组织抽检。二、供货企业的配送要专人专车,每辆车固定一名司机和配送人员,配送人员要有健康证和教育局核发的学生营养餐配送人员工作证。 三、供货企业每周至少给其配送范围内的所有学校和教学点配送两次,每批次每种食品都必须是不小于2/3剩余保质期的产品。四、因食品包装、运输、装卸过程中或者其他原因造成的食品质量问题,食品配送企业必须按照学校统计的数量,无条件更换合格产品。五、供货企业配送人员在每送一个学校和教学点需主动出示该批次该种食品的质检报告和出厂合格证,在取得学校验收人员填写的报账联并双方核对无误后方可离开学校。六、供货企业报账时,要分乡镇分学校按时间先后顺序做好企业报账核算表,并经中心校核算盖章认可后,一式四份,一份企业留存,一份中心校存档,一份教育局保存,一份报财政局审核。

  在食品配送方面,各学校不但安排专人负责营养餐食品的验收和发放,更是对营养餐储藏室配备空调等设备。按照县食药监局的要求,不管储藏室的大小,都统一标准,合理、科学排放营养餐食品,遵循“先进先出”原则,做好营养餐食品的出入库登记、学生领取台账、营养餐食品留样、储藏间消毒等工作。自2012年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工作以来,全县没有发生一起学生群体中毒或疑似事故。

  为保证学校食堂提供“热乎”、“可口”、“安全”、“优质”的午餐,教育局统一招标食堂设备,为学校配备了和面机、切菜机、冰箱、留样柜、消毒柜等食堂加工、消毒设施。 同时,县教育局还制定了《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管理制度》、《学校食堂消防管理制度》、《学校食堂房卫生管理制度》、《学校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学校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15项工作制度,对每个环节、每个关口、每项流程都细化分工,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计划”实施以来,我县利用中安在线、安徽教育网、安徽电视台、利辛电视台,通过制作宣传专题片和媒体采访报道等形式传播、宣传我县营养餐政策措施和实施现况。做到家喻户晓;各学校开辟了营养餐公示栏和宣传栏,定期公示营养餐食品出入库信息,公布最新的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动向,宣传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确保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顺利实施。

  在“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过程中,我县始终将食品、资金“两个安全”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督,进一步规范管理企业配送行为,教育局统一制定“学生营养餐配送工作证”,并制作企业配送人员花名册,登记在案。

  我县时刻紧绷食品安全这根弦,各中小学成立了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和膳食监督委员会。膳食委员会以行政村,社区代表、家长、学生代表等民主监督人士组成,对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学校的食品卫生、价格等进行监督和评议。

  为保障营养餐食品安全,各学校安排一名副校长分管营养餐工作。严格食品加工、分发、留样、消毒等操作流程。县教育局、县食品药品监督局等部门定期、不定期的对学校食品安全进行检查,监督管理学校食品安全。

  营养膳食资金专款专用,并比照校安工程,设置学校把关、中心校初审、教育局核审、财政局终审四个关口,经过不同部门不同人员的严格核对,确认无误后签字盖章,上报财政局报账。同时,严格要求各试点学校做好营养餐食品出入库台账登记,落实营养餐食品出入库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公开营养餐出入库等信息。

  截止目前,全县共得到营养膳食补助资金12000万元,食堂基础建设和设备购置资金18377万元,其中食堂设备购置资金1694万元,县财政已拨付营养餐从业人员工资638万元。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决策,既是责任工程也是风险工程。我们会继续克服困难,继续努力,让这项“民心”、“德政”工程真正成为“阳光”下的“惠民”工程,让利辛县12万名学生及其家长感受到党中央对青少年的关怀和呵护,让学生在阳光下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李冰洁(实习))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