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一切为了孩子的健康

——重庆市酉阳自治县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

2013-12-13 来源:营养办收藏

  地处渝东南边陲、武陵山腹地的重庆市酉阳自治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

  “一顿早饭管到黑,饥肠辘辘为求学”,曾是酉阳广大学生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的真实生活写照。山区的孩子有的家中无人准备午餐;有的上学需步行数小时,无法回家吃午餐;还有的家庭条件困难,无力支付午餐费用而吃不上午餐;有的学校没有食堂,学生即使有钱也吃不到午餐……

  而这一现状,随着国家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得到了切实有效的解决。

  10万学生吃上午餐

  “爸爸,我现在能在学校食堂吃午饭了,每天还有3块钱的补助。”2011年秋季学期的一天,毛坝乡中心校五年级学生张建成在学校留守儿童亲情电话旁,高兴地对在外打工的父亲说。

  “真有这样的好事?”听到这个消息,张建成父亲既高兴又充满疑惑。

  “这是国家实施的民生工程——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国家每天给每名学生补助3元钱,解决他们午饭问题。”学校老师给张建成父亲解释说。

  和张建成一样在学校吃上午餐的,还有该县所有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学生。

  为切实解决广大农村中小学学生吃不上午饭的问题,促进他们健康成长,2011年11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启动了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工作。《意见》决定从当年秋季学期开始,在连片特困地区启动营养改善计划国家试点,中央财政按每生每天3元(全年按200天计算)的标准,对试点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

  而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酉阳,有幸成为重庆市12个试点区县之一,被纳入了国家试点。全县有300多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0万名左右中小学生真真切切地享受到了这一惠民政策。

  其实,酉阳县委、县政府2010年就在全市率先启动了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营养促进工程,以解决广大贫困中小学生吃午饭的问题。政府每年从有限的财力中挤出2400万元资金,按照小学贫困学生每人每天1.8元、初中贫困学生每人每天2元的标准给予午餐补助,直接惠及了全县39个乡镇393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8.21万名中小学生。

  国家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以后,该县每年又拿出1000万元,将县城4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万余名学生全部纳入了补助范围(根据国家规定,营养改善计划国家试点范围不包括县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

  这些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有力举措,对于民族贫困地区酉阳来说,既实实在在,又难能可贵!

  将民生实事办好办实

  “营养改善计划是一项民生工程、德政工程,一定要将这一民生实事办好办实”,2011年11月的一次常委会会上,时任酉阳县委书记陈勇对营养改善计划提出明确要求。为保障工作的顺利实施,酉阳县政府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制发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对工作目标、实施内容、工作步骤、工作措施进行了明确。

  改善条件:在民生实事上舍得花钱

  建设解决食堂、餐厅和餐厨具是实施营养改善计划首要考虑的问题。由于酉阳幅员面广,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学校规模差异较大。有的学校规模较大,中午时候有数百人、甚至两三千人同时进餐,有的学校规模较小,只有几十个乃至几个学生。

  针对这种情况,酉阳县委、县政府切实站在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高度,从有限财力中挤出资金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在民生实事方面,我们政府要舍得花钱”,县长陈文森在政府常务会议上说。

  据统计,自2010以来,该县已累计筹措资金4331万元,新建改扩建农村中小学食堂(伙房)129个,面积31492平方米。投入资金788.14万元,为义务教育所有中小学(含教学点)配置必要的餐厨具(其中2010年投入414.81万元,2011年投入23万元,2012年投入118.3万元,2013年投入232.031万元)。同时先后投入1372万元运行成本补助资金,维护学校食堂正常运转,确保学校不因运行成本问题而降低学生伙食标准。

  保障安全:杜绝一切安全事故发生

  “现在,像大米、面粉、食用油等大宗物品,都是专门的公司集中采购后,直接送到学校食堂来。不光质量有保障,安全上也更放心。”酉阳县凉风小学校长说。

  “学校领导班子时刻绷紧了安全这根弦。每天都安排人员进行督查,并落实干部进行陪餐。”酉阳县小坝中学校长陈向阳说。

  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安全是头等大事。为确保学校食品卫生安全,该县政府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并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县食安委多次组织召开成员单位会议研究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教育、工商、卫生、食药监等部门,经常深入学校开展督查。各学校加强食堂管理,严把原辅材料进货、贮存、消毒、加工、售卖等环节安全。同时,该县切实加强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素质,防止安全事故发生。自2010年以来,该县累计集中开展培训8次,培训人员近三千人次。

  另据了解,为了进一步规范学校食堂管理,确保向学生提供安全卫生、质优价廉的食品,今年8月,该县根据市上要求,通过招标引进了大型的商贸公司,对学校食堂大宗物品和原辅材料实行集中采购、统一配送。

  管好资金:让每一分钱都吃进学生嘴里

  “严禁食堂对外承包,严格执行零利经营,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套取、截留、克扣、挪用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补助资金。”在2013年教育系统领导干部会上,酉阳县教委主任兼县学生营养办主任彭承德严肃强调。

  惠民工程更要办成“阳光工程”,要让国家的每一分惠民资金都真正落实到位,让学生享受到。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加强营养改善计划资金的监管。财政及时划拨专项资金,教育部门落实实名制管理,审计部门加强专项审计,纪检监察部门加大违纪违规案件查处,各学校完善实名制学生管理系统,设立学校食堂专户,保证补助资金每一分钱都吃进学生嘴里。县教委还制发了《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民主监督及责任追究制度(试行)》,成立了监督检查领导小组,采用日常监督检查与专项监督检查相结合,内部监督检查与外部监督检查相结合等方式,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常态化监督管理,对查出的各种问题,及时予以彻底整改。

  保证质量:既要吃饱还要力求吃好

  2013年10月15日,星期二,桃花源镇小坝中学食堂外的小黑板上公示出当日菜谱:胡萝卜炒肉、番茄炒鸡蛋、炒土豆片、杂骨冬瓜汤。三菜一汤,有荤有素,搭配合理,营养均衡。

  “学校的饭菜比家里的更香,有肉有鸡蛋”,学生田勇一边吃着午饭一边说,“以前我中午都是在学校外边买点零食填肚子,既没营养,也不卫生。”

  “不但要让学生吃饱,还要力求让他们吃好。”县教委主任兼县营养办主任彭承德说。为了让孩子们吃上更营养、更丰富的午餐,县学生营养办及各学校根据营养科学、时令季节和学生身体成长需求,结合学校实际,按照荤素搭配、营养均衡的要求,按照“一荤两素一汤”的基本标准,制定“营养午餐”食谱,每天按照食谱制作,力求满足学生身体成长所需营养成分。为防止学生吃腻,食谱尽量避免机械单一的重复。县教委还组织专家对学校相关人员开展营养膳食知识培训。各学校成立膳食委员会,设立监督举报电话,接受学生、家长及社会监督。各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家长、村社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监督,及时收集意见建议,确保饭菜质量。

  强化管理:深入推进营养改善计划

  “我县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一定要坚持一个模式,三大纪律,八项制度的总要求”,县教委营养办主任严华在2013年营养改善计划推进会上强调。

  一个模式,就是全县所有义务教育学校一如既往的坚持学校食堂(伙房)供餐。三大纪律,就是保证食品安全不出问题,资金拨付不出问题,资金使用不出问题。八项制度,就是坚持食堂(伙房)管理制度、食品安全保障制度、食堂财务管理制度、食堂大宗物品采购制度、食堂入库出库制度、营养改善计划学生实名制信息管理制度、信息公开公示制度、营养改善计划监督制度。

  通过强化管理,酉阳县营养改善计划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朝健康、规范方向发展。

  改善的不只是营养

  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使酉阳数万农家孩子从此告别了中午“吃不上”和“吃不好”的窘况。据统计,自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以来,该县已累计安排落实营养膳食补助资金13295.1万元(中央资金10726.17万元,县级配套2568.93万元),其中2011年2217.16万元,2012年7544.46万元,2013年3533.48万元,每年有近10万名中小学生(其中2011年10.23万人、2012年9.94万人、2013年9.77万人)享受到了这一民生工程带来的巨大实惠。

  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也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孩子的营养状况,增强了其体质健康水平。2012-2013年,该县卫生局、县教委联合对全县160个监测点学校学生营养状况和体质健康进行了监测。据监测数据显示,该县小学、初中学生平均身高分别较2008年增长1.5厘米、1.8厘米,体重分别较2008年增加2.4公斤、3.1公斤,营养改善计划的成效已初步明显。

  营养改善计划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学生特别是弱势群体、贫困家庭学生的深切关爱,是一项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工程的有效实施,进一步增强了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学生和家长的高度认可和一致好评。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关注民生,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未来的发展征程上,该县将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重庆市委四届二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国家营养改善计划,让山区的孩子沐浴着阳光雨露,健康茁壮地成长!

(责任编辑:李冰洁)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