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县位于重庆东北地区,地处长江三峡的瞿塘峡,全县总面积4087平方米,辖19个镇11个乡和1个管委会,总人口106万,其中农业人口85万,属国家级贫困县。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47所,其中完全中学7所,初级中学25所,职业中学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小学27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37所。在校学生163020人,其中职业高中学生6569人,普通高中学生17884人,初中学生45281人,小学生69504人,特殊教育学生295人,幼儿教育学生23487人。实施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给我县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2010年秋我县开始实施“蛋奶工程”。地方财政投入339万元给村级小学学生补营养费和搭伙费,改扩建10个村级小学食堂。
2011年中央投入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1647万元,投入食堂建设资金1370万元,地方财政投入资金1291.0444万元,其中用于补助村级小学和200人及以下完小学生生活费750.275万元,用于改造食堂201.275万元,用于采购学生奶339.4944万元。
2012年中央投入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5524万元,所有农村中小学共319个校点同时启动,惠及学生96325人;投入食堂建设资金1758万元,其中1210万元用于食堂建设,548万元用于添置食堂设备实施。县级财政投入1142万元,用于补助学校食堂人工工资。
2013年中央暂投入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4624万元,307个校点全部享受,惠及学生89625人;投入食堂建设资金921万元。市财政投入保食堂正常运转资金717万元。县级财政投入学生食堂人工工资1142万元。
为全面贯彻国办发【2011】54号精神,我县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县教委、县财政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学校成立了相应的工作小组和监督小组。同时出台了《奉节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和《奉节县学校食品安全应急预案》等系列文件,制定了奉节县学校食堂安全管理等相关制度,印发了《奉节县学校供餐及食品安全工作手册》。确定了以食堂供餐为主的供餐模式,我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307所,有301所学校有食堂,除6所村级小学64名学生采取家庭托餐外,其余学生都采取食堂供餐,做到了校校有食堂,人人能午餐。近两年组织片区教育管理中心主任、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分管领导、伙食团长、食堂从业人员现场参观并进行系统、专业食堂管理和技术操作培训,培训累计达3800余人次;组织检查、督查465校次,发出工作简报、通报26期,组织营养知识初赛、复赛、决赛496次;充分利用有线电视、校园广播、橱窗、展板、学生会、家长会宣传营养改善计划惠民政策;县教委统一制作市营养办、县营养办监督举报电话公示牌还统一制作了学校食堂组织机构、餐饮服务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采购情况、出库情况、今日菜谱、受益对象、食堂收支、潲水流向等项目公示牌。各校成立了监督小组和膳食委员会加强实施过程的全面监督。县疾控中心和县教委对2所小学和2所中学进行营养健康状况重点监测,对87所学校进行常规监测。市审计局于2013春对我县实施计划的其中21所学校实施情况进行资金审计,县教委于2013年秋对全县实施“计划”学校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面审计。
奉节县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两年来,学生受益,家长满意,社会各界评价很高,收到了实实在在的社会效果。
一是食堂条件明显改善。实施“计划”前,只有33所中学和12所完小为学生提供就餐,约占学校总数的15%,实施计划后,新建标准化食堂4个,新建改扩建经济适用房87个,新建改扩建小伙房196个,现在的学校食堂成了学校建筑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校食堂添置了蒸饭柜、电磁锅、冰箱、冰柜、留样柜。2011年,学校食堂达标率只占11%,现在法人学校达标率已达92%。
二是学生体质明显增强。实施“计划”前,90%以上乡镇完小和99%以上村级小学无食堂,学校无法给学生提供午餐,学生要么只能在学校搭伙,要么只能在校园周边买快餐饭,要么上完课后回家吃饭,实施“计划”后,学生每天中午能在学校吃到热腾腾、香喷喷的可口饭菜,现在学生下午上课有精神了,因病请假的学生明显减少了。
三是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通过问卷调查,家长满意度达到99.5%,学生满意度达到98%。2012年度县民调办对全县15个民生实事进行了民意调查,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得分位居15个民意调查单项得分之首。
通过实施“计划”两年以来,我们认为:要搞好此项工作,一是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我县党委、政府领导定期研究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切实解决困难和问题,经常到学校检查、指导食堂工作,县人大、县政协多次对此项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县教委主要领导多次召开营养改善计划工作专题会议。二是相关部门要通力合作。我县教委、食药监局、工商局、财政局经常组织食堂相关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并联合组织大检查,食品药品监督局将学校食品安全作为重要工作,检查、督查指导十分有力。三是各学校要选好用好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并有一支愿为学生真诚服务的教师队伍。四是要严格把好六道关口,即严把采购关、储藏关、清洗消毒关、加工关、分餐关、留样关,确保食品安全。五是要加大检查、督查、考核、奖惩力度。我县教委开学检查必查食堂,教委所有工作人员下乡必看食堂,营养办、纪检室常到学校检查、督查食堂运行情况,每督查一次,通报一次,我县还制订了营养改善计划考核细则,年终进行专项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计入学校年度工作综合考核之中,对出现食品安全事故,对挤占、挪用、克扣学生生活费的学校主要负责人从重、从快、从严处理。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党和国家的一项惠民政策,我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实施,使此项工作真正成为了惠民工程、阳光工程、德政工程。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