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石泉县教育体育局
石泉县位于陕西南部,秦巴山区汉江上游,总人口18.2万。2011年地方财政收入仅为6800万元,财政支出8亿元,属国家集中连片山区贫困县。全县现有中小学62所,在校学生24114 人,在编教师1680人。
自2008年省教育厅把我县确定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县之后,省政府分管副省长、中省教育主管部门及电教部门有关领导 先后多次深入我县调研指导,并针对我县山大人稀、优质教师资源匮乏、本级财政十分拮据的现状,建设性的提出了“依托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整体思路,助推我县教育事业在三年内实现了跨越发展。2009年和2010年,我县先后通过省政府“双高普九”和教育强县评估验收,留守儿童教育管护工作获第五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机制保障,促条件均衡
一是健全领导机制。县上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教育、发改、财政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县教育信息化工作,并将教育信息化纳入教育年度工作计划分步实施,在人、财、物等方面予以重点保障。二是建立多渠道投入机制。我们主要采取了“教育局和学校自筹一点、县财政兜底包干”的做法,在国家农远工程和陕西省“民生八大工程”项目支持的基础上,每年安排教育信息化专项资金,近三年县本级财政累计筹措资金1500余万元用于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思路,制定并实施了《石泉县“十一五”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在网络接入上,由县政府统一采购电信网络服务,自2007年至今,全县完全小学以上学校全部接通10兆光纤宽带,实现了“校校有网站、班班通网络”的目标,生机比达到9:1,全县城乡学校教育信息化装备水平基本均衡。
二、抓队伍建设,促师资均衡
一是优先保障人员编制。在全县中小学教师编制紧张、年龄学科结构性矛盾突出、教育信息化教师紧缺的情况下,县政府优先保障教育信息化队伍建设,近三年累计为全县中小学招录信息技术专业教师46名,使全县完全小学以上学校每校都有1名以上教育信息化专业教师,大大提升了教育信息化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二是建立师资培训长效机制。县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对中小学校长、信息技术管理员、学科教师和技术支持服务队伍开展教育信息技术相关专题培训,尤其是依托学校教育信息化专业教师,采取传、帮、带等方式,扎实开展校本全员培训,确保教育信息技术人人过关,并实行两个挂钩:将教师个人应用效果与年终考核、岗位聘用和绩效工资挂钩,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职称晋升;将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效果与校长年度联评挂钩。目前,全县80%以上教师能制作课件并较熟练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师全员参加国家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考试合格率达93%。三是充分发挥技术支持服务队伍的作用。建立了“县级技术员包片、区域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包镇、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包校”的县、片、校三级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并将其承担的维护工作纳入个人工作量,实行定量定档考核,有力地确保了教育信息化设备的正常运转。
三、抓资源应用,促质量均衡
一是以考核促应用。先后制定了《石泉县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三种模式管理与应用工作考核办法》、《石泉县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评估方案》等文件。将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学校年度综合评估考核范畴,要求学校将教育信息化应用纳入教师业务考核范畴,激励教师依托校园网和班班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县局每年组织一次资源应用能手大赛,为教师搭建交流展示平台,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引领示范作用。鼓励学校积极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有效课堂教学改革,每年对资源应用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二是以新的理念引领教育信息化发展。把城乡互动教学、远程同步课堂等前沿信息技术理念和成果应用到我县中小学,以此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目前,我县部分中小学已初步具备了城乡互动教学的条件并作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三是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提高资源应用水平。“十一五”期间,共申报结题8个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题,其中“以教育信息化为突破口,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做法受到省厅充分肯定,2010年,省教育厅“市县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实践”基础教育重大课题组,对我县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做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将总结为“穷县强教”模式在全省推广。四是依托信息化提高教育行政管理效能。建成了电子政务、学籍、教务、财务、人事、基建等六大管理系统。特别是依托我县妇幼保健数据库,在全省率先建成学前教育综合信息平台,为我县学前教育布点规划、幼儿师资配备以及学前教育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更为准确科学的基础依据。五是充分发挥互联网综合效益,创新学校德育工作。通过网络,为留守儿童提供亲情视频交流平台,择机开展亲情教育。利用网络教室开设绿色网吧、电子阅览室,课余时间向学生免费开放,着力培养学生网络道德素养。开展“大手拉小手、小手拉小手”师生互动交流等活动,缓解学生心理压力。促进了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拓宽了学校德育工作载体。我县电教中心和教育局先后获得“陕西省优秀电化教育中心”和“陕西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1年9月,陕西省基础教育专网建设应用现场会在我县召开。
虽然我县在依托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为指导,以创建教育信息化区域综合试点县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进一步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加快我县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力争尽早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认证,努力探索一条山区贫困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路子。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