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教育厅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以来,浙江省紧紧围绕建设教育强省、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以应用为导向,坚持统筹规划、整体推进,以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
一、统筹规划,整体推进
近年来,我们对教育信息化的价值、意义和使命的理解不断深化,关注的重点从基本设备设施建设转向应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环境,再到将教育信息化作为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载体。2011年,我省制定并颁布了《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强化顶层设计,坚持以需求促发展,明确以“一网二库三平台四体系”为主要建设内容,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在省、市、县(市、区)和各级各类学校中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要求18个班以上规模中小学校均设立教育技术管理机构。加大投入力度,2012-2015年,将组织实施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省级财政每年投入专项经费8500万元,拉动地方政府和高校每年投入15亿元,与“十一五”相比增长150%。坚持软硬件并重,在“农远工程”、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高校数字精品课程建设等项目的内容设计上,做到基础设施配备、资源建设、关键应用、政策引导、能力提升五个维度整体推进。
二、应用导向,重在融合
教育信息化的成效最终体现在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上。近年来,我省始终坚持以应用为导向,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
一是建设浙江教育资源网,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网站开通4年来,经过3次升级改版,现有各类资源14余万条目,总容量近546GB;有22.7万名中小学教师成为注册用户,占全省中小学教师数的58%,总访问量达到3524万人次。为发挥特级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网站还建设了首批30个特级教师工作室,共有生成性资源10997个,让全省最偏僻地区的教师也能跨时空分享到大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并逐渐向学前和职业教育延伸。其中杭州拱宸桥小学王崧舟老师开设的工作室,共有600余名成员,访问量近67万人。2010和2011年,王崧舟特级教师工作室还分别在山东和新疆设立分点,在更大的范围辐射优质资源。
二是开发普通高中网络选修课程,深化高中课程改革。按照“调结构、减总量、优方法、改评价和创条件”的改革要求,组织开发了普通高中网络选修课程、普通高中网络选修课学习平台和普通高中网络选修课管理平台。今年9月1日将开通首批100门网络选修课程。
三是开发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促进教育管理变革与创新。开发建成了浙江省中小学电子学籍管理系统,有效破解了当前我省教育管理中的三大难点问题:一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实现了外来务工子女学籍的统一管理,为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撑;二是择校问题,可实时统计学生入学、学校招生和学籍变动情况,规范了中小学校招生管理;三是学生评价体制问题,在全省建立了中小学生成长电子档案。为配合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改革,2011年,浙江省开发并启用教师培训管理平台,全省40.6万名中小学教师通过网络实现自主选择培训机构、培训内容、培训教师,变指令性培训为竞争性、选择性培训,真正把选择权交还给教师。目前已在网上发布培训项目4332个,同时实现了网上学分管理和质量评价。
三、聚焦农村,推进均衡
农村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浙江省加快教育现代化的薄弱环节。我省坚持以信息化攻坚农村教育,不断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一是在国家“农远工程”的基础上,组织实施了第二轮“农远工程”。工程的实施,一方面,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中小学校信息技术终端设施配备不足、网络建设落后等问题。农村中小学校生机比从15:1提高至9:1,班级多媒体普及率从15%提高到90%,中小学校园网建有率达到86.5%。另一方面,有效改善了农村中小学校教学资源匮乏、师生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素养欠缺等问题,为全省近3000所农村中小学校配备了价值3000万元的资源,培训了近1万名教师。
二是为农村中小学教师提供优质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开设“六大网络课堂”,提供网络培训课程和优秀课例范例,搭建全省网络教研平台,使广大农村教师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名师课堂教学风采、与名师共同开展教研活动。开设农村青年教师工作室,以课题研究的形式,邀请专家组成导师团进行在线指导,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离岗培训”为“工学结合”,探索出了一条农村教师培养的新路子。目前已经建成首批100个农村青年教师工作室,深受广大农村青年教师的欢迎。
今后十年,浙江省将全面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提供更全面的优质教育、形成更广泛的公平教育。教育信息化是我省加快建设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十二五”期间,我省教育信息化的重点是组织实施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建成高速安全的浙江省教育计算机网、浙江省教育信息基础数据库和浙江省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库,建立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
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的颁布,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推进指明了方向。我省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突出应用,突出创新,进一步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