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推进教育信息化 助力教育现代化

2012-09-01 来源:教育部收藏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上海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率先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的总体目标。 围绕该目标,“十二五”期间,我们提出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营造 “老师总在我身边”的教育信息化愿景。

  为了实现这个愿景,上海教育信息化将优先发展基础设施环境,完善上海教育城域网;以上海学习网建设为基础,构建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推进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高教育管理的服务创新。

  下面,围绕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教育学分银行和上海学习网建设介绍上海的做法和想法:

  一、共建长三角教育联盟,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为推动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的跨地区战略性协作,探索教育资源的区域性共建、共享、共赢机制,在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思想指引下,上海、江苏、浙江三地教育主管部门共同认识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是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的必然趋势。,从2008年起就开始探讨数字资源合作共享的机制,成立了“长三角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2010年3月31日,在第二届长三角教育联动发展研讨会上,上海、江苏、浙江三地教育主管部门共同签署了“长三角数字教育资源合作建设协议”,三地教育主管部门按照“优势互补、长期合作、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合作共建各类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同构建高水平资源共享平台,开展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应用,促进长三角地区教育联动发展,并取得了不少成绩:

  开展中小学千校网络结对活动,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三地中心城市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充足的优势,借助信息化手段将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输送至农村学校,在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之间广泛开展网络教研、互动评课、远程培训、网上听课、远程课程教学等活动,通过网络化的教育帮扶和资源共享,切实推进三地区域内及区域间的教育均衡,推进区域教育交流和一体化发展。目前已完成330所学校结对,按计划今年年底完成1000所学校结对。每年在已结对学校中推荐数字化校园建设典型案例学校,在年底总结大会上进行交流和网站展示,促进了三地数字化校园建设共同发展,并将先进经验辐射到长三角乃至全国。

  合作编制优秀教学课例:围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以及新课程改革中的教育教学热点和难点问题,每年合作开发60节以上的优秀教学课例,由政府统一采购,免费提供给江、浙、沪中小学教师使用,为深化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优质的数字化资源服务。

  共同开发中国长三角优质教育资源网:通过引入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各自特色资源、共享合作编制资源的形式,全面、充分展示长三角地区优质教育资源,并通过网站提供给三地的中小学教师免费使用,切实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实现“人人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目标,引领我国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和发展方向。

  2012年安徽省加入了长三角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活动,目前江浙沪三地都有10所以上的学校和安徽省的学校进行了结对活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已成为三省一市泛长三角的共同平台,正吸引着越来越多学校的关注和参与。

  二、设立教育学分银行,完善上海终身教育体系

  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是面向上海市民,以继续教育(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和文化休闲教育等),通过形式多样的学分认定、积累和兑换模式为市民提供学习记录和管理,建立学历教育之间、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等各类教育之间的学分转换机制,以此带动建立健全各类教育沟通衔接、互为补充的教育体系,为市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进一步完善上海市终身教育体系。

  当前,上海已经完成40万市民学习档案的建设,学分银行试点应用先后在上海市18个社区学院、上海电大成人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学院之间实施。主要包括: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之间的学分互认,开展上海电视大学与区业余大学全面学分互认以及上海电视大学认可各类高等教育学分的试点探索;组织上海电视大学联合上海电视中等专业学校、上海电视高级中学、上海电视业余中学、各区县初高中阶段成人学校以及若干中等职业学校形成中高职学分衔接等。

  三、建设上海学习网,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十二五”期间,我们将以上海学习网建设为基础,加快各级各类数字化教育建设,有效融合各级各类学习平台和服务,建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新机制,推动各类资源共享应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充分利用全社会教育资源,建设内容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学习素材、教学课件、网络课程等数字化学习资源网络。高等教育将名校名师的优秀资源开放,形成上海高等教育的公开课体系;基础教育以区县为主,建立校本课程为主的资源库,通过政策引导,吸引企业单位和个人共同参与教育资源的建设。

  上海学习网将在上海教育资源库和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利用云计算等新技术,融合贯通各类学习平台,为市民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终身学习服务。使市民能通过互联网、移动电话、IPTV、数字电视、卫星等多个通道快速访问学习资源,满足学习者个性化的泛在学习需求,推进上海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教育信息化工作是上海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项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对上海教育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长期以来,我们得到了教育部和各司局大力支持和有效指导,借此机会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将继续在教育部的引领下,努力进取,开创新的成绩。

(责任编辑:王朋)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