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准目标不服输
冉琴出生在九龙坡区白市驿镇一个安静的乡村。上幼儿园时,她开始着迷于音乐课上的风琴。“我很陶醉,特别喜欢那个神奇的木箱子。”那时,冉琴想当一名幼儿园教师。
初中毕业,冉琴可以选择读普高,但为了追求梦想,凭着开朗的性格以及对唱歌、跳舞、画画的喜欢,她选择了读幼教。
2011年5月,全国文明风采大赛征文演讲比赛前夕,学校征参赛选手,冉琴报了名。当时负责学校团委工作的语文教师范小红说,冉琴并不是作为种子选手训练的,可以说是备用,但在训练中,她是最刻苦、最努力的。
范小红说,当时,队员是中午和晚上分批训练的,冉琴都参加。她还主动让老师指点,一遍又一遍,经常训练到晚上12点。冉琴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老师,你再听我讲一遍,会不会更好?”
那一年,冉琴演讲的《将爱种进幼儿心中》获得全国文明风采大赛征文演讲比赛二等奖。
接下来的学习就是不断打磨自己,让自己适应更多的考验。她还报名参加了学校的合唱团、演讲社团、舞蹈队,把课余时间安排得满满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冉琴连续两年获得全国文明风采大赛征文演讲比赛一等奖。在去年的重庆市职业技能大赛上,她也拿到了幼师专业技能比赛一等奖。
追梦路上苦练技能
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冉琴打着两份工:周一下午学校没有课,她到白市驿镇乡下的一所幼儿园做兼职舞蹈教师、保育员;周末到镇上的一所艺术培训学校做清洁,负责打卡。
这两份工作收入都不算多,比不上当家教,但冉琴心里却有个“小九九”:培训学校有很多课程,如舞蹈、钢琴、声乐等,在这里工作,她就有机会蹭课听。“在幼儿园教老师们跳舞,同时也能让自己得到锻炼。”冉琴说。除了兼职和学习外,她每天回家后还要给妹妹做饭和辅导作业,尽管身上担子不轻,冉琴却充满了干劲。
今年寒假,冉琴回到家,把周围的小孩子组织到院子里,教他们认字、背唐诗、唱儿歌,给他们讲故事。春节前夕,冉琴还买来彩纸,把院子装扮得漂漂亮亮的,开了一个自办的联欢会。家长们看着自家的孩子又唱又跳,像电视里的小明星一样,都乐得合不拢嘴。那一刻,冉琴觉得特别自豪。
临近开学了,小朋友们来到她家院子里,堵着不让走,非要她继续在家教他们唱歌、跳舞、画画。“姐姐还不是真正的老师,还得继续到学校学习。”冉琴抱起最小的琪琪说。“那一天,看着那些对我依依不舍的小朋友,我第一次体验到了做老师的幸福,也更加坚定了我当初的选择。”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不缺乏成才的基因,但唯有勤奋刻苦才是调动激发它的最大动力。”冉琴一直把老师的教诲铭记在心,“中职毕业后我还要考大学,学习幼教专业知识,一步步向梦想前进。”
对最好幼儿园的憧憬
“我想办的幼儿园,有一个大大的户外游乐场,随处可见益智玩具,要为学校配备一个营养师,特别重要的是要找一些男老师,免得孩子们只会把老师比喻成妈妈……”冉琴说。
实习期间,冉琴善于思考。“我想办的幼儿园一定不会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而要让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听故事、做游戏,身处在一个充满爱心的乐园里。”
“我要充分利用飞信、QQ群等与家长建立联系,随时跟他们交流,告诉他们孩子在园情况。”经过仔细观察冉琴发现,家长们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的几个小时几乎与孩子断了联系,“老师一定要爱护每个孩子,要一视同仁,不能偏爱;对生病的孩子,不要让家长打电话提醒老师:孩子该吃药了……”
在不断给自己的梦想增添内容的同时,冉琴也用自己一步步的成长勉励同学:坚守你的梦想,并为之努力,因为每个理想都会歌唱。(本报记者 胡航宇 实习生 彭琦君)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