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教育薄弱学校办学
条件工作的情况汇报

2014-10-30 来源:督导办收藏

四川省

  为改善我省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落实全国“全面改薄”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四川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及时部署、尽早启动,编制上报了我省“全面改薄”实施方案,目前正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准备编制项目规划并做好下一步资金和项目管理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尽早部署启动

  一是及时启动相关工作。三部委“全面改薄”意见印发后,省领导高度重视,要求相关部门尽早筹划,及时启动。3月14日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黄彦蓉副省长第一时间主持召开了我省“全面改薄”工作视频会,明确了我省“全面改薄”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对下一步工作作出明确部署。二是建立工作机制。省教育、发改、财政三部门建立了工作协作机制,定期沟通、商议相关工作,认真开展调研,结合我省实际,出台了“全面改薄”工作一系列文件,对目标任务、重点实施范围、经费保障等方面作出明确要求,加强了顶层制度设计,为各地顺利启动实施“全面改薄”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做好统筹协调,强化人员培训

  一是搞好工作统筹结合。我省把“全面改薄”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中小学布局调整优化工作相结合,把“补短板、满足基本需要”放在首位,按轻重缓急优先安排最边远、最艰苦、最急需地区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从薄弱环节入手,补齐基本办学条件“短板”。努力通过“全面改薄”工作使学校布局整体适应城镇化进程、人口增长及密度、学龄人口变化等方面的需要。二是加强人员培训。省教育厅多次组织专门培训,指导各地做好调查摸底、实施方案编制审核、资金和项目使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通过培训对中央和省级相关文件要点和精神进行了详细解读,对学校建设标准进行了明确和规范,确保各地能够吃透、吃准政策精神,准备把握学校建设标准和底线要求。

  三、全面摸底,编制实施方案

  按照“保基本、兜网底”、“缺什么、补什么、一校一策”的原则,按照国家和省级有关标准开展了全省义务教育学校校舍、教育仪器设备、运动场、信息化、生活设备、附属设施摸底调查,编制了《四川省“全面改薄”软件系统》,科学测算办学条件缺口。在摸底的基础上,经软件汇总、集中会审,反复沟通,编制上报了四川省“全面改薄”规划实施方案。制定了“全面改薄”指导思想和实施原则、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实施期限。重点实施地区和学校,我省119个“老、少、边、穷”县纳入中央资金重点范围,剩余的64个县(市、区)纳入省级资金重点支持范围。实施方案制定后,我省要求各地尽早启动一批建设项目,教育厅、省发改委、财政厅专门发文明确提出今年要首先做到全面消除义务教育学校D级危房,确保义务教育学校学生1人1桌1椅(凳),寄宿学生每人1个床位,消除“大通铺”现象,满足基本需求,保住底线。

  四、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检查督导

  一是加大投入力度。今年6月、9月,我省先后下达了 “全面改薄”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共24.4亿元(中央19.4亿元、省级5亿元)。同时,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先期启动部分项目建设,支持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二是做好督导检查。指导各级政府严格按照14项重点督导内容和20项底线要求进行督导检查,以县为单位,组织开展逐校全面自查和督导检查。确保了今年全面完成配齐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课桌椅、学生用床,在10月1日前完成一批建设项目的任务。三是改薄成效初显。截至9月底,我省都有课桌椅学生率、有规定营养午餐学校率、公用经费拨付率均达到100%,消除(拆除、封存)D级危房125547平方米;国家规定课程开齐率98.3%以上;教室寝室门窗完好率95.7%以上;完成食堂建设594265平方米;消除上下学突出安全隐患点3440个;新增配备数字教育资源和播放设备达标学校1811所,有安全饮用水学校率、寄宿学生有床位率、满足师生蹲位学校率、配备数字教育资源接收和播放设备学校率均达到90%以上。

  下一步工作中,鉴于学校基本建设项目征地困难,前期、后期各种程序繁多、手续复杂、费用较多,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对学校改薄建设项目进行政策优惠。我省将做好资金和项目管理,做好绩效管理,把中央资金落实到具体建设和采购项目上,同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杜绝浪费;抓紧实施,及时启动,争分夺秒,积极推进项目实施;加强宣传,强化监督检查,鼓励先进,督促后进;依法公开公示项目进展,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全面改薄”在阳光下运行。

(责任编辑:王芬(实习))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