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教育薄弱学校办学
条件工作的情况汇报

2014-10-30 来源:督导办收藏

河南省

  河南是全国第一教育人口大省。辖18个省辖市、10个省直管县(市)。截至2013年底,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3.06万所,在校生1325.03万人,教职工81.59万人,其中专任教师75.99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2.0%。今年以来,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我省认真组织实施“全面改薄”,做好摸底调查、筹措资金、制定实施方案等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

   “全面改薄”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保障教育公平而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新一届中央政府履职以来在教育领域实施的第一个重大民生工程。河南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学校标准化建设为重要抓手,抓住“全面改薄”这一重要机遇和新的动力,推动全省义务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首先将53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其中,国家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26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12个、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5个)作为中央和省级资金主要支持地区,推进全面改薄工作。为做好“全面改薄”工作,徐济超副省长多次批示,并听取教育厅的汇报。9月10日,省政府召开常务会议,研究解决城镇基础教育资源不足问题,从2015年起将其纳入“十项重点民生工程”,用3-5年时间解决城镇基础教育资源不足,基本消除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9月19日,省政府召开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和工作推进会,就抓好“全面改薄”工作进行了重点安排,徐济超副省长亲自到会并讲话,省教育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负责同志就各自的工作进行了安排。各级教育、财政、发展改革等部门把落实好“全面改薄”工作作为当前义务教育工作的重点。各省辖市、县(市、区)在摸底调查、制定规划、筹措资金、信息采集录入等方面,结合当地实际,明确组织管理机构和责任人,整合各方面力量,有序组织推进。

  二、认真做好摸底排查工作

  为做好“全面改薄”实施方案制定工作,省教育厅、发改委、财政厅下发了《关于开展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摸底调查工作的通知》(教基一〔2014〕355号),并于5月15日召开了“全面改薄”摸底调查工作培训会,邀请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负责人对全省12个省辖市和53个项目县教育局长、科长就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摸底排查和“全面改薄”实施方案制定工作进行部署,对“全面改薄”工作提出要求,就如何开展摸底排查、怎样理解“全面改薄”的重要指标和方案制定进行授课。各地迅速成立由县级政府领导牵头,教育、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工作机构,按照工作量大小,抽调得力人员,组成若干工作小组,分片包乡(镇),深入到每一所学校,对照标准,排查各个学校办学条件的现状和缺口情况,立帐建册,为“全面改薄”工作的实施打下基础。

  三、科学制订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确保“全面改薄”目标如期实现,我省全面开展调查摸底,认真组织规划审查,科学制订实施方案。一是落实省级资金,明确实施范围。河南是个人口大省、教育大省,省财政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安排专项资金近6亿元用于“全面改薄”工作。按照国家划定的实施范围,我省确定集中连片特困县、国家和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等53个县为“全面改薄”实施范围。二是科学制定规划。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有关县经过认真分析测算,提出了2014 -2018年“全面改薄”工作任务和经费需求,省教育厅会同发改委、财政厅组织人员,对各县呈报的实施方案进行了认真审查,并逐县反馈了审查意见,各县按照要求进行了修订。通过对53个贫困县“全面改薄”工作任务和资金需求汇总,并形成了我省工作任务和资金需求总表。三是制定实施方案。2014年9月,河南省教育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印发了《关于印发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实施方案的通知》(豫教基〔2014〕118号),要求全省各省辖市、县(市、区)在全面开展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摸底排查的基础上,确定薄弱学校范围,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以满足基本办学需要为目标,按国家基本办学条件底线20条的要求,提出具体工作任务并测算经费需求,形成省辖市、县级“全面改薄”实施方案。

  四、积极落实相关工作

  一是安排解决课桌凳、寄宿生床问题。按照国家“全面改薄”工作要求,为认真解决课桌凳、寄宿制学校床位不足、残破严重等问题,2014年4月,河南省教育厅、财政厅下发了《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课桌凳和寄宿生床配置工作的通知》(教基一〔2014〕235号),要求各地在今年秋季开学前,对存在课桌凳、寄宿生床缺口的学校配齐课桌凳和床,所需经费从学校公用经费中解决,对配置量大、资金缺口多的地方,由当地财政给予经费补助,确保做到学生人人有桌凳,寄宿生人人有床位,彻底消除大通铺现象。各市、县积极采取措施,筹措资金,以县为单位集中采购,确保课桌凳、寄宿生床的数量和质量。二是研究解决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近年来,随着我省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一些地方城镇中小学大班额现象比较突出。省教育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形成了《城镇化进程中基础教育资源不足情况的调研报告》和《关于破解城镇化进程中基础教育资源不足问题方案》,向省政府进行汇报。省政府高度重视,省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解决城镇义务教育资源不足问题,即将出台《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优化城乡基础教育资源配置解决城镇基础教育资源不足的意见》,要求各地到2018年前消除超大班,大班额比例减少60%。

  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强领导。成立河南省“全面改薄”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明确负责人,落实工作人员,切实加强对实施工作的领导。省、市、县三级教育、发展改革、财政部门加强沟通和协调,明确职责分工,做好“全面改薄”的规划编制、项目实施、监督检查等工作,确保如期完成目标任务。

  2.完善规章制度。印发资金、项目管理、监督考评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为项目建设和管理提供制度保障,确保组织实施工作有章可依、有序推进。

  3.严格项目管理。明确工作要求,强化过程管理,建立项目实施月报、通报和绩效考评制度,加快项目实施进度。

  4.加强检查督导。加大对县级规划执行、项目进度、质量保证、资金使用等方面的检查督导力度,保障“全面改薄”任务的全面落实。

(责任编辑:王芬(实习))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