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教育薄弱学校办学
条件工作的情况汇报

2014-10-30 来源:督导办收藏

广西壮族自治区

  “全面改薄”工作启动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全国改薄办的指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区全面改薄工作扎实推进,总体上进展顺利。现将工作情况简要报告如下:

  一、精心组织,全面改薄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我区严格按照全国改薄办制订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积极推进、如期完成全面改薄的各项工作。

  (一)成立领导小组,建全工作机制。2014年1月,自治区召开了全区教育发展大会,成立了教育改革发展领导小组,把“全面改薄”工作作为教育振兴发展的重要内容,统筹推进各项工作。2014年5月,自治区教育厅又成立了“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工作小组”,由教育厅长亲自担任组长,抽调基础教育处、项目办等8个处室10名素质高、业务精、能吃苦的干部组成办公室,安排专职人员2名,负责全面改薄工作。2014年10月,我区对改薄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进行了扩充完善,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相关业务处室负责人加为小组成员,负责全区“全面改薄”工作的统筹协调、组织指导、推进督查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全面改薄”相关具体工作。各市县也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区市县分级负责、多部门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自治区着重加强对“全面改薄”规划建设的统筹指导,市县负责本地“全面改薄”实施全过程的组织与管理,具体承担工程建设、资金使用管理、采购、安装调试、施工安全、工程质量、项目运行使用等方面责任。

  (二)科学预测,摸清底数。摸清底数是科学制定工作方案的基础。广西教育厅等五部门在2012年底就下发了《关于编制中小学基本建设发展规划的通知》(桂教基建〔2012〕77号),要求各地为每一所学校编制基本建设计划任务书,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制校园平面规划,做到“一校一本,一校一图”。今年2-5月,我区再次组织对教学仪器设备、图书、桌椅、学生用床等情况进行逐校摸底,登记造册,为编制实施方案打好基础。

  (三)精心编制“全面改薄”实施方案。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是实现项目目标的基础。我区高度重视“全面改薄”实施方案编制工作,自治区领导、相关厅局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和部署该项工作。先后召开了“全面改薄”电视电话传达会议和“全面改薄”实施方案编制工作部署现场会等2个会议;组织全面改薄方案编制培训班,邀请全国改薄工作专家主讲,共培训业务骨干600人;开展一轮巡回指导,市级指导面达到100%;组织两轮汇审,组织相关人员67人分成综合、校舍、装备、信息化4个大组,按照“勤俭办学”、“缺什么补什么”、“保基本、补短板”的原则,对地方“全面改薄”实施方案数据进行了2次审核。7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常务会专门审议全面改薄实施方案,对项目目标、实施范围、总体资金、分担比例、领导小组等进行了重点研究。8月10日,自治区教育、发改、财政三部门将实施方案联合上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

  根据摸底汇总,广西全面改薄资金需求677亿元,按照2014—2018年可筹措资金额度,我区编制的全面改薄实施方案规划总投资为401.1亿元,覆盖全区111个县(市区)建设学校20073所。其中,申请中央资金210.5亿元,自治区资金108.8亿元,市县资金81.8亿元。土建项目投入310亿元,设备、图书、学生用床38亿元,信息技术设备53.1亿元。

  (四)加强省级统筹,加大省级投入,强化县级责任。

  1.将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资金、薄改资金、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等所有义务教育专项资金统筹纳入全面改薄工程,并对塑胶跑道等不符合改薄要求的项目作适当的调整;

  2.将全区111个县(市区)义务教育发展按一盘棋考虑,中央薄改资金重点支持四类县(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县、贫困县、民族县、边境县),自治区资金主要支持其他县,既考虑到贫困地区的特殊困难,又顾及对早期普九县的支持,以达到在2018年同步完成全面改薄目标任务;

  3.加大省级投入,加强县级责任,自治区财政尽最大能力安排本级资金,同时也要求县级政府落实基础教育以县为主的责任,总体上,改薄资金按照中央、自治区和县级5:3:2的比例分担投入。目前,2014年省级配套资金已按上述比例全部到位并下达,共下达省级资金18亿元。

  (五)迅速下达年度资金。

  2014年,中央下达广西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以下简称“薄改计划”)专项资金19亿元,我区按中央、自治区、市县5:3:2的比例分担投入,共投入资金38亿元,其中,中央资金19亿元,自治区本级资金11.4亿元,县级分担资金7.6亿元。我区根据中央改薄精神和自治区分配原则,于8月19日下达“薄改计划”资金,要求各地严格执行“全面改薄”项目规划,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和“全面改薄”底线要求,优先解决最贫困地区、最薄弱学校、台风受灾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问题,优先购置最基本的教学、生活设备,优先建设最基本最急需的教学和生活设施(包括教室、学生宿舍、厕所,学生课桌椅及学生用床,等等)。9月,各地已将建设项目上报自治区备案。目前,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六)完成学生用床采购,保障“一人一床位”。

  我区全面改薄工作与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国教督办〔2014〕6号提出的14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基本指标、教育部等三部委教基一厅〔2014〕5号文提出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20项底线指标要求紧密结合起来,优先解决最基本的办学条件。

  3月14日,刘延东副总理提出了要实现“一人一床位”等重要指示。消除“大通铺”是全面改薄的目标任务,“一人一床”也是最基本的办学条件。我区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提前安排1亿元薄改资金用于采购学生用床,解决当前有宿舍无用床以及学生用床残破的问题。已采购学生架床(可供2人使用)13.47万套,配备到全区14个设区市99个县所辖的2065所学校。目前已完成了全国公开招标工作,签订了采购合同,床架的派送、安装正在进行之中。按照项目实施计划,11月份将全部完成学生用床的配送工作。

  (七)实行“全面改薄”项目收费减免优惠政策。

  为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我区继续落实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确定的有关收费减免优惠政策。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改革创新全面振兴教育的决定》(桂发〔2014〕2号)明确,“免收中小学校舍建设项目涉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加快教育发展的意见》(桂政发〔2014〕11号)也明确要求落实上述收费减免收费政策。

  (八)制订“全面改薄”项目实施规范性管理文件。

  我区目前正在制修订与项目相关的标准、规定及管理办法,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全面改薄项目管理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学仪器、图书及卫生(保健)室配备标准(修订)》、《广西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基本采购技术参数》、《广西学生课桌椅和用床安全质量基本要求》,《广西教育系统装备采购准入和退出管理办法》、《广西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基本标准(试行)》等,目前这些文件有的已经印发,有的进入征求意见阶段。这些标准和规定的出台,为“全面改薄”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政策和技术保障。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广西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差、基础薄弱,“全面改薄”任务十分艰巨。广西义务教育学校量大面广,寄宿条件差,“大通铺”问题突出(共有152万名学生合铺),另还有10万名4-6年级学生因寄宿条件不足而不能进入寄宿制学校。教师缺口多,按国家生师比标准计算,还缺义务教育教师6.97万名。义务学校发展水平差距大,2013年,广西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0%)比全国平均水平(92.3%)低2.3个百分点,与教育规划纲要目标(95%)相差5个百分点;通过国家评估验收的县只有3个,在国家督导评估认定的22个省份中通过率倒数第二。因此,要实现广西“全面改薄”,任务十分艰巨。

  (二)“全面改薄”经费存在巨大缺口。2014—2018年广西“全面改薄”实施方案规划资金为400亿元左右,与广西“全面改薄”摸底测算所需的677亿元仍有277亿元的缺口。而在资金需求总规模400亿元中,预计2014—2018年五年可筹措资金295亿元,我区五年规划资金总盘子缺口105亿元,将主要通过申请中央新增资金,统筹市县两费附加、土地出让收益,以及各级财政教育支出法定增长部分统筹解决,但实则具有不确定性因素。因此,广西“全面改薄”资金需求缺口颇为巨大。到2018年,全区所有县(市、区)实现改薄目标的难度很大。

  (三)中央资金支持范围在我区所占比重略少。薄改计划中央补助资金及其它专项资金主要支持4类县,而我区纳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仅有29个(全国680个),仅覆盖全区111个县(市、区)的26%,4类县仅38个,仅覆盖全区所有县(市、区)的34%。从实际来看,除中心城区中小学办学条件稍好外,与29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一样,我区其它的35个少数民族聚居县、自治区级贫困县、早期普九县办学条件均比较差,同样需要薄改计划中央专项资金的支持。

  (四)在全国中小学校舍信息管理系统中填报“全面改薄”实施方案数据未能开展。首先全国中小学校舍信息管理系统中全面改薄管理模块在技术层面还不够完善和稳定,有些问题迟迟难以解决,导致录入数据存在难度;其次对数据填报的指导还不够,且无相关培训,对于完成综合性程度比较高的数据录入还是具有一定的困难。

  (五)需一定建设周期的目标任务工作时间不够。“全面改薄”提出的消除“大班额”、消除“大通铺“等重点任务,是一些具有建设周期的系统工程,牵涉到校点撤并、新建和改扩建学校、新建校舍等措施,从规划到完成需要一定周期的时间。比如说“大通铺”点多面广,问题突出,要消除“大通铺”需要新建大量的学生宿舍,而由于资金、规划选址、征地、建设周期众多等因素影响,很难在一两年内全部建成,也不可能在一两年内完全解决“大通铺“问题。同样,消除“大班额”现象甚至在未来五年内都难以完全实现。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及建议

  下一步,我区将加快2014年项目建设进度,进一步完善全面改薄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更加完备的项目储备库,提前谋划部署2015年全面改薄工作。同时,向国家提出如下建议:

  (一)建议国家扩大中央预算内投资的教育专项工程及薄改专项的实施范围。近年来,国家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在薄改计划中央专项资金、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项目、营养改善计划等中央教育专项工程投入中,主要支持4类县,我区4类县仅38个,仅覆盖全区所有县(市、区)的34%,这种具有特定投向的专项工程对资金使用具有一定的限定性,不利于省级统筹使用并安排各类项目资金。因此,请求国家扩大中央预算内投资的教育专项工程及薄改专项的实施范围,并由各省统筹确定各教育专项工程实施范围和目标,以便更好地推进全区各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建议不应限制3000人以上县城初中和2000人以上县城小学等学校一般不纳入中央资金支持范围的规定。根据近年来学校布局调整情况,3000人以上县城初中和2000人以上县城小学也占有一定数量,这些学校仍然具有基本办学条件薄弱的环节,也理应纳入改薄的范围。

  (三)D级危房应纳入改薄,不用排除。在三部门提出的20项底线要求中,提出各地要通过实施“全面改薄”项目,用3到5年时间,全面消除D级危房。国教督办〔2014〕6号文中将“是否存在D级危房”作为14项督导内容之一,因此如不将D级危房应纳入改薄,无法完成全面改薄的底线任务。D级危房是个动态过程,现在的C级可能就是明天的D级,及时消除D级危房应是改薄的任务之一。

  (四)建议国家尽快出台全面改薄项目管理办法,涵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资金管理、设备采购管理等各方面,作为指导和规范项目实施的政策依据。

(责任编辑:王芬(实习))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