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黑龙江省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
基本办学条件2014年工作总结

2015-03-04 来源:督导办收藏

  按照《关于报送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2014年工作总结的通知》要求,现将2014年我省全面改薄工作有关情况和2015年工作思路报告如下:

  一、2014年工作开展情况

  1.加强组织领导。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面改薄工作,专门建立了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副省长孙东生任总召集人,省政府副秘书长王国才、省教育厅厅长徐梅任召集人,教育、发改、财政分管厅长为成员,统筹协调各市、县政府、省直各有关单位开展相关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省教育厅,由教育厅副厅长尹晓岚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成员由省教育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相关处室负责同志组成。省政府办公厅还专门下发通知,以制度方式明确了联席会议办公室及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和具体工作规则。各市地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保障“全面改薄”顺利实施。

  2.科学编制项目规划。按照《教育部办公厅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制定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从去年4月份开始,启动全面改薄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经省教育厅、发改委、财政厅会商,确定在中央对集中连片特困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民族县、边境县等地区补助基础上,将其他八个地市级和两个县、区纳入省级补助范围,实现全省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全面覆盖。6月份,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编制全面改薄实施方案的紧急通知》,明确了全面改薄实施方案编制的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初步商定原则按照中央、省、地方投入2:1:1的比例测算,编制了我省全面改薄2014-2018年项目资金需求规划,总计120个亿。10月份,出台了我省全面改薄工作具体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全面改薄的重点任务和资金投入、保障原则等。同时下达了我省2014年全面改薄专项资金13.2亿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8.2亿元、省统筹资金5亿元。去年11月,为落实国家提出的编制一个“收口”项目规划的要求,先后召开由部分市县财务科长、校舍建设和教学设备采购等方面的专家参加的座谈会,并下发调查表,进一步核查各地项目学校的资金需求情况。同时,派出调研组深入基层进行实地核查。在此基础上,拟定了《关于编制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规划(2014-2018年)的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本地义务教育学校现状以及国家和省定基本标准,逐校核实办学条件缺口,并一一列出清单,凡是列入缺口清单的均应纳入项目规划。去年12月,组织各市县教育局长、主管局长以及负责全面改薄项目的具体工作人员召开工作培训会,对国家全面改薄项目管理软件的使用进行了培训,并对项目规划编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进行了具体说明。要求各地在年底前将本地具体的全面改薄项目规划,经县级政府办公会审议通过后报省里备案。今年1月3日-7日,省教育厅会同发改委、财政厅组织专家对各地全面改薄项目规划进行了审核,三部门会签后,形成了全省全面改薄项目规划(2014-2018年)。2015年1月22日经省政府第一次专题会议审议通过后报国家备案。

  3.规划资金安排及保障。全省全面改薄项目规划2014-2018年规划总投入约89亿元。按照“中央奖补、省拿大头”的原则,所需资金由中央专项、省级和市县共同承担,中央、省级和市县资金投入比约为46%:28%:26%。按项目类型分:校舍建设资金68亿元,设备购置21亿元。省政府通过“两大平原”涉农整合教育资金,加大项目统筹和资金投入力度,支持全面改薄工作。各市、县政府承担资金投入主体责任,足额落实保障经费。从2015年起,省里将考核地方资金实际投入,作为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资金分配的重要因素。对领导重视、薄弱学校改造成效明显、资金投入力度大的县(市、区)优先给予重点倾斜和支持。对于工作推进不力、资金投入不足的县(市、区),将根据检查评估情况在安排下一年度资金时进行扣减。

  4.加强项目管理。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严格落实国家要求,建立健全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制,严格实行项目工程建设和设备采购招投标制、质量目标责任制和终身负责制,严把基建工程和设备采购质量关,确保工程进度和实施质量。采购设备时,优先解决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存在的突出问题,优先购置教学、生活最急需的基本设备和设施,保障学生1人1桌1椅,寄宿学生每人1个床位。购置教学实验仪器设备项目,依据国家和我省有关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配置标准,参照《黑龙江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标准》和《黑龙江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督导评估办法》的规定确定采购项目,由各市县自行进行招标采购。省全面改薄联席会议办公室正在研究制定全面改薄项目管理办法、责任追究办法、信息公开办法等相关制度。

  5.强化监督检查。专门成立省级全面改薄专家指导组,指导项目工程实施和监督检查工作,对工作滞后、进展缓慢、配套资金不落实的市县将暂缓下达后续项目资金,确保项目实施成效。同时,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相关收费减免政策以及政府采购、招投标和国库集中支付等相关制度,确保各项工作“阳光操作”。加大资金监管力度,严防发生套取、挪用、截留资金等问题。要求各市(地)对所辖县(市、区)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全面检查和评估。各县(市、区)对全面改薄工作实行常态化的监督和管理,每年开展一次绩效评价。今年,将把全面改薄工作纳入省政府教育督导重点内容,开展专项督导检查。拟定6月中下旬对各地全面改薄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专门督导检查,对套取、挪用、截留资金以及举债建设、项目管理失职渎职等违纪违规问题,严肃查处并依法依规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二、2014年工作成效

  1.实施进度。2014年全省改薄规划中校舍项目规划改造1122所学校,校舍、运动场、配套设施等改造项目1685个,改造面积189.6万平方米,规划资金14亿元,其中,校舍建设类项目,新建、重建项目数173个,面积25.2万平方米,占校舍建设类规划面积总数的23.1%。截止到2015年年初规划项目已开工学校801所,开工项目1203个,开工面积135.4万平方米,占规划总面积的71.4%。已完工学校724所,完工项目1087个,完工面积122.3万平方米,占规划总面积的64.5%。完成项目资金支出7.7亿元,其中,中央资金3.2亿元,省级资金2亿元。

  改薄规划中设备类项目规划723所学校,规划资金4.5亿元。其中,学生用床718万元,数量22605张 (单人);食堂设备(含炊具、餐具和餐桌椅) 4396万元,数量29843台、件;饮水设施(含净化设备)1003万元,数量2899台、件;图书2862万元,数量1814821 册;购置数字教育资源294万元,数量133808GB;购置课桌凳2149万元,数量110166套(单人);计算机7757万元,数量19235台;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11416万元,数量11510台、件;实验实习等设备4968万元,数量685392台、件;音体美等器材6826万元,数量143961台、件;其他配套设备设施5121万元。至2015年年初设备类项目已支出资金2.8亿元(中央资金1亿元,省级资金1亿元),占规划总资金的62.2%。其中,购置学生用床454万元,数量13741张 (单人);食堂设备(含炊具、餐具和餐桌椅)948万元,数量21830台、件;饮水设施(含净化设备)389万元,数量876台、件;图书1173万元,数量798131册;购置数字教育资源205万元,数量89824GB;购置课桌凳1348万元,数量69147套(单人);计算机4600万元,数量10833台;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7962万元,数量7980台、件;实验实习等设备3374万元,数量544649台、件;音体美等器材4642万元,数量99673台、件;其他配套设备设施2670万元。

  2014年中央资金项目安排落实情况,黑龙江省2014改薄规划中中央资金校舍项目校舍、运动场、配套设施等规划改造项目575个,改造面积74.1万平方米,规划资金6.6亿元,其中,校舍建设类项目,新建、重建项目数95个,面积25.2万平方米,占校舍建设类规划面积总数的31.3%。截止到2015年年初中央资金规划项目已开工399个,开工面积51.4万平方米,占规划总面积的69.4%。已完工项目346个,完工面积44.5万平方米,占规划总面积的60.1%。完成项目资金支出3.4亿元。

  改薄规划中中央资金设备类项目规划275所学校,规划资金1.9亿元。其中,学生用床286万元,数量9060张 (单人);食堂设备(含炊具、餐具和餐桌椅) 692万元,数量6314台、件;饮水设施(含净化设备)431万元,数量646台、件;图书1415万元,数量937445 册;购置数字教育资源146万元,数量75466GB;购置课桌凳1030万元,数量52853套(单人);计算机3412万元,数量8358台;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4831万元,数量5118台、件;实验实习等设备2027万元,数量194129台、件;音体美等器材2593万元,数量51381台、件;其他配套设备设施2058万元。至2015年年初中央资金设备类项目已支出资金1.1亿元,占规划总资金的57.9%。其中,购置学生用床151万元,数量4711张 (单人);食堂设备(含炊具、餐具和餐桌椅)337万元,数量4327台、件;饮水设施(含净化设备)101万元,数量147台、件;图书541万元,数量410407 册;购置数字教育资源107万元,数量59608GB;购置课桌凳622万元,数量32560套(单人);计算机1731万元,数量4069台;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3039万元,数量3554台、件;实验实习等设备1331万元,数量139114台、件;音体美等器材1979万元,数量40211台、件;其他配套设备设施1053万元。

  2.成效及体会。全面改薄工程的实施,有效解决了 “教学装备短缺、县镇学校拥挤、农村学校薄弱”等突出问题,保障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正常运转,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使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室、桌椅、图书、实验仪器、运动场等教学设施满足了基本教学需要,学校宿舍、床位、厕所、食堂(伙房)、饮水等生活设施满足了基本生活需要,留守儿童学习和寄宿需要得到了基本满足,进一步缩小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充分保证了适龄儿童、少年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为全省城乡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三、市县案例

  虎林市制定“改薄”项目的减免优惠政策。对“改薄”项目工程规划、立项、审批、管理各个环节的收费项目进行的全面梳理、汇总,掌握具体收费项目和收费比例后,延用“校安工程 ”的减免办法,各相关收费部门对“改薄”项目建均给予支持。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共涉及收费项目35项。其中城市建设配套费、墙改费、规划设计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22项;监理费、设计费等中介、服务性收费13项。各收费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减免部分收费。即原则上政府权属范围内的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全额减免,中介、服务性收费仅收工本费,人防及消防等部门要积极对上沟通,争取最大限度地减免相关收费项目。目前为止,项目中涉及的墙改费、环境影响评估费、避雷装置检测费、配套费、房屋翻建手续费、土地管理费、地土变更登记费、工程测量费、房产测绘费等17项收费项目给予了全额减免,规划设计费、招标代理服务费、工程质量检查费、建筑物放线费、建筑用地拔桩定桩费给予了50%减免。

  桦南县在项目管理上重点把好“九关”:一是把好施工企业资质关,确保工程源头不出问题;二是把好招标、投标审查关,确保缺乏资信的企业不得进入“全面改薄”项目;三是把好施工、采购合同签订关,确保工程符合国标;四是把好建筑材料关,建筑材料进入施工场地后必须通过县建设局质量监督站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五是把好施工质量关,确保工程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六是把好施工安全关,确保工程规范操作;七是把好工期进度关,确保工程如期完成;八是把好资金安全使用关,确保资金按合同约定拨付,安全运行;九是把好项目施工验收关,确保不合格的工程不能投入使用。

  勃利县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以分管县长为副组长,教育、财政、计划、建设、国土资源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全县薄弱学校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并在教育局设立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工程建设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层层落实责任,形成了政府统筹,部门分工负责,教育局领导包校,项目校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的管理体制和责任机制。一是认真执行“五统一”管理体制。落实“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确立了以政府投入为主,统一筹措资金,统一管理项目的机制,做到不把债务留在乡、村、校。在项目校建设中,认真做到统一规划、立项、选址,统一勘探、设计,统一招标、监理,统一资金管理,统一验收和决算审计,切实把好工程质量关。二是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对工程质量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监督。在立项上,各项目学校都是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保留下来的必须改造的学校;在设计上,选择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精心设计,坚决杜绝了无设计图纸施工;在施工上,进行公开、公正、公平的招投标;在验收上,做到验收不合格不准交付使用;在质量责任上,全面改薄项目建筑质量实行终身责任制,坚决防止和杜绝“豆腐渣工程”。

  四、问题和建议

  1.我省地处高寒,冬季漫长无法施工,每年施工期只有半年,建议国家在检查全面改薄项目工程进度时能考虑地区差异区别对待。

  2.教育建设项目收费较多,建议国家出台指导文件(例如2010年财政部、发改委和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免收2009-2011年校安工程的行政性收费),减免教育建设项目的行政性和事业性收费。

  五、2015年工作思路

  按照国家有关要求,我省全面改薄工作2015年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

  一是抓紧制定、完善全面改薄工作相关制度。出台《黑龙江省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信息公开公示实施办法》、《黑龙江省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管理办法》,转发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资金管理办法的文件,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全面改薄资金管理方面具体要求。                     

  二是对全面改薄项目规划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下发文件,要求各市县对全面改薄项目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自查。拟定6月中下旬对各地全面改薄项目年度计划执行情况开展督促检查。各地纳入全面改薄项目2014年年度计划的项目,今年必须全部完成;纳入2015年年度计划的,年内必须启动实施。督促各地对已经开工的基本建设项目实行动态监控和全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同时,督促各地参照校安工程做法,对全面改薄基本建设项目给予政策性优惠。

  三是保障经费,提高使用效益。考核地方资金实际投入,作为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资金分配的重要因素。对领导重视、薄弱学校改造成效明显、资金投入力度大的县(市、区)优先给予重点倾斜和支持。对于工作推进不力、资金投入不足的,根据检查情况在安排年度资金时进行扣减。

  四是落实信息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将全省全面改薄项目规划文本通过省教育厅门户网站进行公开公示,同时要求各市县将本地全面改薄项目规划年度计划通过适当方式进行公开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定期对各地全面改薄项目实施进展情况通过网站专栏进行公开通报,确保全面改薄工作透明运行。

黑龙江省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
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联席会议办公室

2015年2月26日

(责任编辑:耿道来(实习))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