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期
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 基本办学条件 市县在行动(五)
精心组织 科学规划
山东省昌邑市全部完成旱厕改造任务
山东省昌邑市以改造农村中小学旱厕这一最薄弱环节为突破口,投资467万余元全部完成34所农村中小学旱厕改造任务,惠及4万多农村中小学师生。
一、 科学制定改造计划
一是调查摸底做到“校校到”。为使工程顺利完成,组织调研组深入全市农村中小学,对旱厕现状进行了逐校摸底排查,为制定规划摸清了底数。二是制定规划做到科学合理。根据各校未来生源变化,科学规划新建厕所的蹲位数、面积大小,做到既能适应学校现状,又能满足未来发展需求。同时,还因校制宜制定改造计划,对主体牢固的旱厕进行内部改造,避免了一刀切式的拆除重建,节约了建设成本。三是指导意见做到切实可行。在反复论证、多次修改基础上,制定了旱厕改造指导意见,对旱厕改造的原则、选址、数量、设计、类型以及维护和管理、招投标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 精心组织工程实施
一是统一设计图纸。聘请建筑设计公司,根据改造指导意见统一设计水冲式厕所建设图纸,并在施工过程中不断进行修改完善。二是统一组织招标。统一制定招标文件,并根据各项目学校特点对招标文件进行进一步细化,将全市项目学校划分为七个标段,实施分标段招标。通过政府网站、新闻媒体等多渠道发布招标公告,每个标段都有近十家公司参与投标,既保证了施工资质,又节省了建设资金。三是统一聘请监理。为保证工程质量,不仅安排教育部门和项目学校有关人员参与工程建设,而且统一聘请了监理对工程进行全程监督,为工程建设质量提供了保障。
三、 健全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资金保障机制。根据招标结果制定具体的资金分配方案,针对各校旱厕改造所需资金制定详细预算,确保专款专用。二是建立落实激励机制。在足额拨付每校专项奖补资金基础上,对完成旱厕改造任务的学校平均奖励1万元,用于补助学校公用经费,有效调动了各项目学校积极性。三是建立检查验收机制。狠抓工程验收环节,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监理公司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对工程进行验收,对达不到要求的下达整改通知,限期整改到位。
集中采购 分期付款
河北省徐水区提前完成教学设施设备采购任务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创新工作思路,采取集中采购、分期付款的办法,集中采购教育教学设备,全面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
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简陋、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根据全面改薄5年规划,采取一次性采购分三年付款的方式,为全区129所公办初中、小学及教学点集中采购各种设备7298万元,共配备信息技术设备1635件套,音体美卫、心理咨询及少团队器材85087件套,初中小学理化生实验室、探究实验室设备534477件套,图书523337册,特殊教育设备20件套,集中解决了学校设备短缺问题。
为确保采购质量,严格按照规范程序,做到公开、公正、公平。从政府采购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对所有设备进行随机抽检,严把货物验收关。为充分利用设备资源,防止闲置浪费,大力开展教育教学应用活动,区教育局将2015年确定为“设施设备管理使用年”,出台管理使用办法,强化指导培训,组织专门人员对所有设备进行定期维修、维护,并将设施设备的使用情况作为学校综合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校长、教师评先树优的重要条件。实行集中采购,减少了招标次数,节约了采购时间,提高了采购效率,缩小了城乡、校际差距,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