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期
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市县在行动(六)
山东省滕州市:“三个好”解决学生吃饭难题
山东省滕州市抓住改造薄弱学校契机,不断加大中小学食堂建设和管理力度,努力改善就餐条件,有力保障了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 统筹规划设计,加大资金投入,确保食堂“建得好”
将食堂建设作为薄弱学校改造的重要内容,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全力推进。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在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食堂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分解建设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委托设计和药监部门对学校餐厅、食堂进行科学规划设计,根据就餐人数确定建设面积,合理设计食堂操作加工用房。二是加快建设进度。2014年以来,在完成全市所有寄宿制初中学校的标准餐厅建设的基础上,市财政投资3500余万元,新建农村小学食堂82处,解决了6万余名学生的在校就餐难题。2015年计划投资4447万元,再完成50处小学食堂建设任务,全市中小学生就餐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三是跟进配套建设。每所学校食堂建成后,市教育局就及时跟进,以公开招标形式,组织学校购置配备标准的不锈钢锅灶等设施设备,全部使用洁净能源液化气炉具,确保食堂建成后能及时投入运营。2014年以来,全市共计投入850万元用于食堂配套设施建设。
二、 健全完善机制,加强监督检查,确保食堂“管得好”
一是建章立制,统一管理。印发《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堂管理、规范学校食堂财务管理的意见》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切实加强食堂管理。坚持学校食堂姓“公”,严禁对外承包,明确规定食堂由“学校经营、独立核算,不以盈利为目的”。学校、幼儿园的食堂账务由镇(街道)教委办统一管理、集中记账,分校核算。市教育局每年度进行一次食堂财务专项审计,切实发挥监督作用。二是账户单列,专款专用。学校食堂账户实行单独建账,设立专用银行账户,独立核算。学生伙食费专款专用,只可用于食堂内部水电费、食堂工人工资、原材料等伙食成本支出,不得挪作他用。三是公开透明,加强监督。严格伙食成本核算,在醒目位置设立公开栏,对每周食谱、每日主要原材料进价、饭菜价格进行公示,做到一目了然、来去清楚。各学校成立由学校领导、工会、教师、家长、学生等代表参加的“膳食监督管理小组”,参与食堂全过程管理,每学期对食堂账目进行检查,并将财务收支结余情况在公开栏进行公示,有效防范了克扣、挤占和挪用学生伙食费问题的发生。
三、实施精细管理,提升服务品质,确保学生“吃得好”
一是努力提升饭菜质量。市教育局每学期对食堂管理人员进行1次培训,邀请专家进行“食品安全和青少年饮食营养搭配”方面的培训。各学校食堂科学制订每周食谱,做到“一日不同餐,一周不重样”,切实保证饭菜质量和营养价值。市教育局定期开展专项督查,现场查看学校食堂饭菜的营养配备、荤素搭配情况,提出指导意见。二是家校携手办好食堂。通过家长会、家访、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广泛征求家长对伙食质量的意见,不断改进伙食质量。各学校食堂都设立了家长餐桌,定期邀请家长到校参观食堂操作流程、与学生共同进餐,提出意见建议。三是切实保障食品安全。严把食品质量关和安全关,所有食堂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查体,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食堂采购食品及食品添加剂等,必须到证照齐全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并严格查验相关许可证、产品合格、检疫证明等相关资料,并索取、留存相应的购物凭证。每年春、秋季开学之前,市教育局都要联合食药监督、卫生防疫等部门对学校食堂进行拉网式安全检查,市教育局安监中队每季度对各学校食堂进行1次专项检查,平时不定期抽查,将各类食品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