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江西省2015年全面改薄工作总结

2016-03-08 来源:督导办收藏

  一、2015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面改薄工作历次会议精神,按照全国改薄办的要求和部署,找差距,出实招,强督导,想方设法不断推动“全面改薄”工作进位赶超。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1、加强组织领导。在省、市、县三级已建立了 “全面改薄”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的基础上,又建立了省政府定期调度推进机制,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每年召开一次项目推进会,分管副省长参会并亲自调度推进,强化地方政府责任落实,保持了对项目推进的高压态势,形成了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和合力。针对各地推进工作较慢的情况,进一步加强省级政策协调,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关于加快推进全省基础教育重点项目建设工作的意见》,努力解决项目审批程序多、时间长、用地难、规费多等影响项目进度的突出问题。

  2、认真编制年度计划。2015年,全省分两批共安排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专项资金179625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52000万元,省级资金26000万元,市县资金1625万元。根据全面改薄五年总体规划,各地已分两批编制年度计划,并已由设区市批复实施。据统计,2015年薄改计划专项资金规划改造项目学校1853所,规划新建或改造校舍151.67万平方米、运动场182.32万平方米,购置学生用床4.7万张、食堂设备1.49万台/件、饮水设施2462台/件、图书390.2万册、课桌凳22.48万套、计算机和教学仪器设备234.46万台/件。

  3、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各级政府以推进全面改薄为抓好手,切实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加强各类项目资金统筹使用。截止2015年12月底,全省全面改薄项目已累计统筹各类资金115.5亿元(中央财政支持48.5亿元,省级投入39.8亿元,市县安排27.2亿元)。其中,我省针对农村学校特别是村小和教学点办学条件差、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统筹50亿元资金,实施了江西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目前整个工程已处收尾阶段,已改造1万余所村小和教学点。

  4、规范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为保障“全面改薄”项目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定了《江西省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管理办法》,就部门职责、工作流程、项目建设、资金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是明确要求各地要参照校安工程做法,落实项目规费减免政策。制定了《江西省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资金使用、分配和监督管理等方面做了明确规定。同时,为使“全面改薄”有标准有目标,在已出台实施《江西省普通小学、初级中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基础上,又还专门制定了《江西省村小、教学点办学条件基本要求》,为薄弱学校改造提供了标准和依据。

  5、建立项目进度推进机制。实施推进工作定期调度制,根据“全面改薄”双月报情况,省“全面改薄办”每个季度召开一次设区市“全面改薄”办公室主任会,各设区市“全面改薄办”每两个月召开一次县(市、区)“全面改薄”办公室主任会;县(市、区)“全面改薄”办公室每月召开一次项目学校和实施单位调度会,定期通报、研究和部署项目实施。同时,建立了约谈问责机制,以全面改薄双月报及有关督查为依据,对责任不落实、项目推进慢的地方,约谈问责县(市、区)政府和主管部门,有效地推动各地工作开展和项目建设。

  6、强化监督检查和考核。建立了省政府定期重点督查制度,由省政府督查室牵头每两个月对工作不扎实、项目进度在全省排名最后的市、县(市、区)进行重点督查,并定期对各地项目实施进展情况进行通报。省政府每年还把“全面改薄”项目实施纳入对市县政府科学发展综合考评指标,督促各地落实政府职能。建立定点联系督查制度,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组织有关处室对全省11个设区市和11个县作为重点监测地区,每年至少集中开展一次督查和一次分阶段项目抽查验收。积极推行项目信息公开公示,制定了我省全面改薄信息公开公示办法,在省教育厅门户网站设置了专题页面,定期公开公示全省“全面改薄”情况,强化社会监督,使“全面改薄”项目成为高效工程、阳光工程。

  (二)项目实施进度

  通过各方努力,特别是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我省“全面改薄”进度不断加快,建设成效逐步显现,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1、总体进度。据2015年12月底双月报数据显示,校舍改造项目,已开工项目学校9740所,开工11093个项目,开工校舍面积678.05万平方米、运动场615.44万平方米、围墙77.96万米、护坡坎9.14万立方米,五年规划校舍开工率达48.59%;已竣工项目学校8401所,竣工9426个项目,竣工校舍面积544.38万平方米、运动场505.91万平方米、围墙70.43万米、护坡坎8.12万立方米,五年规划校舍竣工率达39%。设施设备购置项目,已完成项目学校8078所,完成采购价值14.15亿元,五年规划采购完成率达32.6%,采购生活设施19.77万台/件/套、图书1652.66万册、数字教育资源19.37万GB、课桌椅80.96万套、计算机和教学仪器设备385.71万台/件/套。

  2、中央薄改资金项目进度。目前,我省2014年和2015年中央薄改资金已全部批复实施。截止2015年12月底,校舍改造项目,已开工项目数2311个,开工校舍面积148.39万平方米,占批复面积79.78%;开工运动场174.81万平方米,占批复面积77.27%。设施设备购置项目,已完成采购价值4.28亿,占批复采购价值77.2%,完成采购生活设施9.2万台/件/套、图书394.68万册、数字教育资源8.25万GB、课桌椅28.89万套、计算机和教学仪器设备238.72万台/件/套。

  (三)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根据全国改薄办有关通报情况,我省全面改薄项目整体进度还不理想,项目实施主要还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

  一是项目报建审批程序复杂,耗时较长。项目建设涉及发改、国土、环保、地勘、设计、图审、消防、招标等20多个部门和环节,前期办理报建手续一般用时要超过半年以上。项目报建审批涉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性比较强,在协调有关部门加快审批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二是由于地方用地指标紧张,部分新建项目用地指标得不到落实,导致项目无法实施。

  三是推进项目实施没有相应的工作经费保障,特别是项目建设的各种规费减免的问题还没有完全得到落实,需由项目学校垫资,影响了项目实施进度。

  四是项目建设的效益还有待提高。据有关督查反馈情况,有些地方由于师资培训等配套措施不到位,存在教学设备使用率不高或闲置问题。

  五是经费投入还不足。根据规划,我省全面改薄五年需投入231亿元,除去目前中央和省级已明确的投资额度,县级需投入约85亿元,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一些地方财政投入比较困难,全面改善办学条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四)有关意见建议

  根据目前我省项目实施情况,提出如下工作建议:一是鉴于我省属于中部欠发达省份,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底子薄,我省又是革命老区,恳请中央在薄改计划专项资金投入方面加大对我省的支持力度。二是为了提高各地在全面改薄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灵活性,建议减少中央薄改计划专项资金使用上的限制,如允许地方使用中央资金建设围墙、教师周转房等项目。三是鉴于全面改薄项目已实施两年,各地实际情况有了新的变化,建议允许各地对规划建设项目做适当调整。

  二、2016年工作要点

  2016年,认真贯彻落实2015年全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工作交流会精神,进一步强化工作举措,进一步加强督促指导,力争今年年底校舍建设竣工率和设备采购率均完成规划任务的50%。

  (一)进一步加强政府统筹协调。召开全省项目推进会,请省政府分管副省长参会并讲话。下发实施《关于加快推进全省基础教育项目建设工作的意见》,认真落实各级政府“全面改薄”工作职能,督促指导各地政府强化统筹协调,落实有关措施,切实解决好项目审批程序多、时间长、费用高及用地难以解决等影响工程建设进度的突出问题。

  (二)进一步加强调度和督查。制定《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办法》实施细则,建立第三方机构评估机制,并在今年上半年组织开展专项督导;继续抓好项目双月报制等8项工作制度落实,并根据双月报情况,以片会形式,开展定期调度,对工作不力的地区实施定向调度和约谈。继续实施好定期重点督查制,配合省政府督查室加强对进度落后地区进行重点督查,及时发现和协调解决问题,督促指导各地加快项目实施。

  (三)进一步规范项目建设和管理。督促指导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全面改薄项目管理办法和资金管理办法,切实规范项目建设和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严格落实中央有关资金管理办法,加强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分配使用及时、规范、安全和有效,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进一步加大公开和宣传。督促指导各地贯彻落实《江西省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信息公开公示暂行办法》,加强项目公开公示和宣传平台建设,省教育厅在官方网站建立全面改薄公开公示专题页面,在市、县、校也相应建立专题网页,切实加强社会监督,加大宣传引导,积极营造社会各界支持全面改薄工作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谢沂楠)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