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浙江省2015年全面改薄工作总结

2016-03-08 来源:督导办收藏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统一部署,2015年,我省本着补短板、抬底部,整体提升全省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的原则,结合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积极开展“全面改薄”的规划编制及项目实施工作,努力实现我省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通过一年的努力,我省基本完成了预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同时为2016年改薄工作的全面推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2015年工作开展情况

  1、加强组织领导,建全工作机制

  为扎实做好我省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各项工作,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成立全国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通知》要求,我省及各市、县(市、区)分别成立了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各地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形成省、市、县三级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为全面改薄工作的顺利推进打下良好的工作基础。

  2、编制改薄年度计划

  根据全国改薄办的要求,我们在已编制的2014-2015年“薄改工程”建设计划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2014-2018年“薄改工程”建设计划。为确保规划质量,我们按照“二上二下”的原则组织编制审核“薄改工程”建设计划。项目安排坚持“节俭、安全、实用、够用”的原则,按照满足教育教学和生活基本需要,杜绝盲目扩大规模、超标准建设,严禁建设豪华学校,建设资金不向少数优质学校集中。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办公楼、独立建筑的图书馆、礼堂、体育馆、塑胶跑道运动场、游泳馆等不属于基本办学条件范畴的,不纳入建设计划。

  2014至2018年我省计划安排“薄改工程”项目519个,计划投资总额1120768.19万元,校舍新建(改扩建)建筑面积3229672.96平方米,购置设备53842台(套)。其中,2014年计划安排“薄改工程”93个项目,计划投资88093.38万元,校舍新建(改扩建)建筑面积298282平方米,购置设备22012台(套);2015年计划安排“薄改工程”194个项目,计划投资243540万元,校舍新建(改扩建)建筑面积755778平方米,购置设备31830台(套);2016年计划安排“薄改工程”97个项目,计划投资287442.91万元,校舍新建(改扩建)建筑面积818224.07平方米;2017年计划安排“薄改工程”71个项目,计划投资238579.9万元,校舍新建(改扩建)建筑面积630054平方米;2018年计划安排“薄改工程”64个项目,计划投资263112万元,校舍新建(改扩建)建筑面积727334.89平方米。

  3、统筹资金安排,加强资金监管

  在建设资金筹措方面,切实落实地方主体责任,实行“中央补助、省级统筹、县级实施”的管理方式,坚持“地方为主、省里适当补助”的原则。在中央资金分配上,综合考虑各地区差异和财政能力,分档、分类划定各县分担比例,合理确定地方各级财政应承担资金,切实落实地方财政投入责任。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加强对资金的监管,不仅对县市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监管,同时也对县市的资金落实情况进行动态监督,确保每一分钱都落实到位、每一分钱都用到“刀刃”上,严防资金浪费或被套取、挪用、截留,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4、强化项目管理,规范项目实施

  “全面改薄”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义务教育发展、保障教育公平而做出的重大决策,项目涉及面广,资金投入量大,是教育方面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为保证改薄项目的规范实施,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切实达到改善薄弱学校的目的,我省各级行政部门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强化项目管理,规范项目的实施。首先,严格落实政府采购、招投标和国库集中支付等相关制度,杜绝暗箱操作,确保各项工作在“阳光”下运行。其次,新建工程项目要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强化项目负责制及项目监理制度,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第三,要求各级部门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进行管理,加强信息化管理,对每所学校的建设内容和项目实行动态监控和全程管理。第四,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监管,保证专款专用,防止发生套取、挪用、截留资金等问题,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5、加强监督检查,打造“放心工程”

  为确保“全面改薄”工作的顺利推进,将“全面改薄”项目打造成让老百姓满意的“阳光工程、放心工程”,我省建立了自下而上的监督检查机制。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各县(市、区)采取适当方式公开有关信息,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各市人民政府加强对项目的过程检查,及时发现和协调解决有关问题,督促县级人民政府按照实施方案要求,依法依规实施工程项目,确保按时完成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对各地全面改薄工作的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困难,确保完成规划任务,今年6月份,我们对全省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改善工程实施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督查,并对督查结果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通报。

  二、2015年工作成效

  1、规划项目实施情况

  根据《浙江省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改善工程规划》的总体安排,2014年全省规划项目194项,计划投资243540万元。其中校舍建设类132项,建筑面积755778平方米,计划投资238948.86万元;设备购置类62项,购置设备31830台(套),计划投资4591.14万元。

  校舍建设类项目中,整校迁建类项目32项,建筑面积429511平方米,占规划总数的56.83%,改扩建项目81项,建筑面积326267平方米,占规划总数的43.17%,校园环境改造类项目19项。规划项目已开工学校119所,开工项目127项,开工面积705251平方米;2015年竣工学校92所,竣工项目98项,竣工面积507820平方米,占规划总数的67.19%。

  设备采购类项目中,采购设备包括计算机、多媒体、图书、课桌椅、音体美教室、生物、物理、化学实验室设备等,规划设备采购项目62项,采购总金额4591.14万元,采购设备共计31830台(套),2015年共完成采购项目62项,采购金额4591.14万元,采购设备31830台,占规划总数的100%。

  2、中央资金项目安排落实情况

  2014、2015年中央资金项目共计107项,涉及学校100所,计划投资222016.47万元,共安排中央资金56000万元,中央资金占计划投资的25.22%。

  其中,校舍建设类项目101项,投资总额221096.27万元,安排中央资金55527万元,2014、2015年开工项目99项,开工学校97所,开工面积708048平方米,开工比例98.13%;竣工项目88项,竣工学校87所,竣工面积555351平方米,竣工比例76.96%。

  设备采购类项目6项,采购设备为电脑、功能教室信息化设备、电子显示屏、微格教室及网络设备、电子书包、交互式多媒体平台、网络中心设备、音乐、美术教育设备、示范心理辅导中心、科学设备、电子阅览室等,规划采购总金额920.2万元,安排中央资金473万元。2014、2015年完成采购项目6项,采购金额920.2万元,采购完成比例100%。

  3、成效及体会

  2015年,我省通过实施“全面改薄”工作,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薄弱学校硬件设施得到显著提升;二是抓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薄弱学校师资、管理水平;三是加强农村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提升农村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与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四是缩小城乡、学校差距,促进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当前我国教育系统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是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通过全面改薄项目的实施,加大了义务教育投入,强化规范管理,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提升了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缩小了学校间的差距,使广大欠发达地区的孩子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得到广大老百姓的肯定和支持。

  三、2016年工作计划

  1、制定督导办法,开展专项督导

  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办法》,制定实施方案,定期开展专项督导工作。专项督导重点督促地方政府履行责任,推动规划和年度计划任务落实到位,督导工作严格按照督导程序,确保内容真实、结果可靠,做到督导过程公开和结果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结合专项督导工作,进一步夯实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基础,实质性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改薄影响

  进一步加强“全面改薄”工程的宣传工作,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各类媒体,多方位、多角度宣传“全面改薄”工程,介绍党和政府为保障广大师生安全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报道工程的进展情况、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取得人民群众的关心、理解和支持,为“全面改薄”工程的实施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我们将“全面改薄”工程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把“全面改薄”工程打造成真正的“阳光工程、放心工程”。

  3、加强监督检查,确保项目规范

  省、市、县三级建立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工作,采用专项检查、重点抽查、突击检查等方式,对工程实施过程进行督查,并将督查情况进行通报。特别是对工程规划落实情况、工程资金的到位和使用情况、项目建设程序的规范情况、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情况等方面进行重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4、加快项目建设,如期完成规划

  根据《浙江省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改善工程规划》的安排,倒排时间,逐项制定建设进度表,细化目标任务,责任落实到人。规划、发改、建设等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建立绿色通道,简化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办事效率,尽早完成项目的立项、规划、设计、招投标等前期准备工作,确保薄改项目按照规划如期完成。

  5、严格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原则,加强项目管理,保证工程质量。一是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建设规范标准,精心设计,认真施工,严格验收。二是不折不扣地履行基本建设程序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严格勘探、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准入门槛。三是建立工程质量责任制,切实把好施工材料进场关、隐蔽工程检查关、工程竣工验收关。四是加大工程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保证全面改薄工程“规范有序、保质保量”的完成,坚决杜绝出现“豆腐渣”工程。

  6、强化安全意识,保证施工安全

  督促各地强化安全意识,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与各责任主体签订安全责任书,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施工区域设立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期间师生安全,做到文明施工。加强对广大师生的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安全意识,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建设、安监等部门对施工现场开展督查,把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7、加大师资投入,提高学校“软实力”

  在抓好基本硬件建设的同时,一方面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农村和薄弱校的管理与师资水平;一方面逐步提升农村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与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入应用,切实提高农村和薄弱学校的“软实力”。

  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当前全国教育系统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是一项民心工程,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我们将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创新思路,扎实工作,狠抓薄弱学校、薄弱环节的整改提升,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努力提高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和水平。

(责任编辑:谢沂楠)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