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期
贵州铜仁:“六抓六促”推进全面改薄工作
贵州省铜仁市按照“政府统筹、部门支撑、行业监管、规范运作”的教育工程管理模式,采取“六抓六促”推进全面改薄项目加快实施。
一、抓领导重视,促责任落实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全面改薄工作列为市县各级政府“十大民生工程”,纳入各级各部门“八争”考核项目,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考核指标,强化各级政府和各工作部门的责任意识。主要领导及各部门均明确了帮扶区县和学校,成立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各区(县)长作为项目第一责任人,教育、发改、财政和住建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作为项目直接责任人,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层层传递责任。对市级帮扶领导,要求亲临学校、亲临工地,现场办公,协调解决工程施工中的困难和问题。
二、抓规划布局,促协调发展
将全面改薄工程紧扣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制定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方案,着力统筹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一方面保留并办好农村必要的完小和教学点,方便农村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另一方面,根据“教城一体”的理念,大力实施城镇义务教育工程,除新建外,继续保存原学校教育资源,如铜仁学院附属中学搬迁新校区后,原校址整体移交给实验小学,合理整合利用了闲置资产。
三、抓资金保障,促项目落地
全面改薄工程建设资金除了上级补助外,市、县两级政府多渠道筹措工程资金,采取银行贷款、PPP模式、政府融资等方式,保障了工程所需的基本资金。2015年,铜仁扎实开展“教育系统民生领域整治铸廉三年行动计划”,对迟拨、挪用全面改薄工程等专项资金的,均由市监察局、市政府督查室督办整改,确保全市教育系统民生资金及时拨付到位,有效助推全面改薄工程建设。
四、抓短板工程,促施工进度
一是建立短板工程“三定一包”工作机制。紧紧咬住全面改薄短板工程不放松,对主体未完成1/2的工程实行“三定一包”工作机制,即定人定岗定责,实行领导“包保制”。将每一个短板工程倒排工期,把工程进度落实到每一天,责任到每一个人,使项目从征地、设计、图审等到最后竣工,每一个环节都有人管,每一件事都有人办,确保了教育工程的建设进度。二是采用新科技。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机具,最大限度地提高作业效率,加快工程进度。三是创新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对于全面改薄1000万元以上的工程项目,均从政府、发改、住建、规划等相关部门抽调相关人员,成立工程建设指挥部,重点推进。对于校园内建设和校园周边扩建工程,只办理与工程质量有直接关系的手续,简化了工程施工手续,保证了工程按期施工。
五、抓施工管理,促质量安全
一是加强资质审查。对社会诚信度缺失、工程建设制度不完善、从业人员素质差、监管不力的施工队伍,坚决列入全面改薄工程建设黑名单。对通过挂靠、围标、串标等方式违规竞标的项目或转包项目,一经发现坚决取缔中标资格。二是加强工程项目质量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坚持以质量为核心,强化建设单位质量安全责任,严格检查入场建筑材料质量和施工工序、工艺、方法、进度、质量、安全等各个环节,及时指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督促整改到位。三是加强施工安全管理。重点对施工现场管理、安全文明施工、安全施工宣传、“五牌一图”标牌设置、安全施工设备设施建立、建筑材料安全等内容进行检查,对存在问题的施工企业实行挂牌督办,限期跟踪整改。
六、抓督查考核,促提速增效
一是建立督查机制。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常态化督查工作的通知》,建立常态化督查机制,实行“月调度、月督查、月通报”制度。每月将全面改薄工程进展情况排名,以短信方式发到县委书记、县长手机上,要求按时上报整改落实情况,对连续两月无实质性进展的工程项目,市政府督查室进行专项督查。二是建立“双线约谈”机制。市长对区(县)长、市教育局长对区(县)教育局长实行“双线约谈”,并将约谈情况予以全市通报。三是及时召开项目建设推进会。2015年共组织召开推进会5次,调度会3次、专题会议4次,约谈会1次。四是建立工程项目奖励机制。制定关于实施全面改薄等教育突破工程增比进位综合排名及年度考核方案,组织财政、教育、发改等相关部门对教育工程建设进行全面考核,对推进较好的区县每年安排1000万元奖励资金进行奖励。对排名全省后十名的区县,不仅不能享受奖金,其年终综合考核中教育部分记0分。
“六抓六促”确保了铜仁全面改薄工作的顺利实施,校舍建设项目和设备设施采购完成情况均取得较大进展,全面改薄工程无一起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