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基本满足教学和生活需要,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保障教育公平,2013年12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实施了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计划用5年时间,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两年来,兵团280所农牧团场义务教育学校通过实施该项目,改善了办学条件,促进了均衡发展。现将新疆兵团全面改薄工作进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一)领导高度重视。“全面改薄”工作部署以来,兵团党委、兵团高度重视“全面改薄”工作,兵团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就此项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兵团教育、财务、发展改革等部门按照国家的要求,制定兵团全面改薄规划。2015年2月,兵团司令员会议审议通过了教育局、财务局、发展改革委制定的兵团“全面改薄”规划,并按要求报国家有关部委。
(二)建立工作机制。兵团成立了由教育、财务、发改、建设等部门组成的全面改薄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指导兵团“全面改薄”工作;同时,成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落实国家、兵团领导批示精神,统筹“全面改薄”实施方案、规划的制订、中央专项资金的下达等工作。
(三)完善政策,明确任务。为做好兵团“全面改薄”工作,兵团先后召开了三次“全面改薄”工作会议,传达国家会议及有关文件精神,对兵团“全面改薄”工作及实施方案、规划方案的制订提出具体要求。转发了《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关于印发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底线要求的通知》和《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中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了“全面改薄”工作的重点任务和底线要求,保障了兵团“全面改薄”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科学编制规划
根据《关于编制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规划(2014—2018年)的通知》(全国改薄办函〔2014〕5号)要求,在对兵团义务教育学校全面摸底排查的基础上,按照“缺什么补什么”以及保基本、补短板的原则,结合兵团实际,制定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规划(2014—2018年)》。按照规划,兵团5年共需全面改薄资金33.2亿元,其中:校舍建设16.51亿元,室外运动场地建设6.88亿元,校园校舍其他配套设施建设0.76亿元,购置生活设施0.81亿元,图书0.68亿元,购置数字教育资源0.6亿元,购置课桌凳0.16亿元,购置计算机、教学仪器设备等6.81亿元。
三、统筹资金,加大规划的执行力度
2014-2016年,兵团“全面改薄”项目累计已投入资金16.47亿元(其中:中央资金7亿元、兵团统筹有关义务教育建设资金9.47亿元)。共安排土建项目520个,新建校舍48.05万平方米,运动场地176个,购置设备1.68亿元。其中2014年投入资金4.39亿元(其中:中央资金2亿元、兵团统筹有关义务教育建设资金2.39亿元),安排项目157个,新建校舍10.4万平方米,运动场地69个,购置设备0.5亿元;2015年投入资金6.74亿元(其中:中央资金2.5亿元、兵团统筹有关义务教育建设资金4.24亿元),安排项目193个,新建校舍20.39万平方米,运动场地68个,购置设备0.68亿元;2016年投入资金5.34亿元(其中:中央资金2.5亿元、兵团统筹有关义务教育建设资金2.84亿元),安排项目170个,新建校舍17.26万平方米,运动场地39个,购置设备0.5亿元。
截止目前,开工项目为397个,开工面积37.49万平方米,运动场地161个,开工率为76.3%;竣工项目为342个,竣工面积32.14万平方米,运动场地143个,竣工率为65.8%;完成设施设备购置1.18亿元,完成设施设备购置采购完成率为70.2%。
其中:2014年已开工项目为157个,开工面积10.4万平方米,运动场地69个,开工率为100%;已竣工项目为149个,竣工面积9.8万平方米,运动场地66个,竣工率为94.9%;已完成设施设备购置0.5亿元,完成设施设备购置采购完成率为100%。
2015年已开工项目为184个,开工面积18.69万平方米,运动场地68个,开工率为95.3%;已竣工项目为156个,竣工面积16.74万平方米,运动场地59个,竣工率为80.8%;已完成设施设备购置5758万元,完成设施设备购置采购完成率为84.2%。
2016年已开工项目为56个,开工面积8.4万平方米,运动场地24个,开工率为32.9%;已竣工项目为37个,竣工面积5.6万平方米,运动场地18个,竣工率为21.8%。
四、加强工程资金及项目管理
(一)强化资金投入和使用监管。严格按照《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中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实行“谁使用、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度,项目工程资金实行分账核算,专款专用。工程资金使用按工程进度拨款,保证工程需要,杜绝了挤占、挪用、克扣、截留、套取工程资金的情况;加强了对项目资金的审计监督和资金使用效益的评估,对挤占、挪用、克扣、截留、套取工程专项资金、违规乱收费以及疏于管理影响工程目标实现的,要依法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二)强化工程项目管理。薄弱学校改造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执行工程基本建设程序,在项目审批、招投标、组织施工、质量监督、竣工验收等环节上,严格按照建筑行业法律法规进行操作,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确保工程质量,杜绝新建和改扩建项目出现安全事故和工程质量问题。
(三)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行兵团教育部门定期巡查、师教育部门不定期督查及团场教育部门经常自查的监督检查机制。各级和有关部门按相关职能落实监督检查职责,层层建立监督检查机制,一级抓一级,一直落实到每个具体项目。每个项目确定专人负责监督检查工作,在将项目管理责任落实到人的同时,将监督责任也落实到人。项目全过程接受社会监督,技术标准、实施方案、工程进展和实施结果等向社会公布,所有项目公开招投标,建设和验收接受新闻媒体和社会监督。
五、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从总体情况来看,兵团“全面改薄”工作推进态势良好,但在工作推进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妥善解决。
(一)建设资金缺口大。根据规划,兵团“全面改薄”需33.2亿元,国家下达兵团改薄资金三年7亿元,与需求差距太大,由于兵团自身无财政,靠兵团自有财力解决工程所需资金,同时完成规划建设任务困难很大。
(二)工作进展不平衡。部分团场对“全面改薄”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未采取有力措施,一推一动,不推不动;有的团场配套资金未及时足额到位,“等靠要”的思想严重;有的团场土地征迁难度大;有的团场对项目管理不够精细,对项目的有关情况预计不足,缺乏针对性的有效措施,使项目实施受到影响,造成“全面改薄”项目进展不平衡,差异较大。
(三)项目管理待规范。一些学校重建设、重配备、轻管理、轻使用,项目资金使用效益不高;个别学校招标、采购、验收等项目实施相关原始档案资料的收集、保存、整理不够完整、规范,部分学校公开公示不够及时到位;有的学校项目竣工后,未能及时进行第三方审计决算并完整地办理资产交付使用手续,未能及时列入固定资产管理;有的学校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如有的项目学校一边施工一边教学,安全管理不到位。
(四)条件保障待提升。个别师团不能积极应对城镇化进程中人口变化带来的入学需求变化,导致学校办学条件不能满足就学需求,大校额、大班额、学位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城乡之间、师域之间、校际之间办学条件仍有较大差距,一些学校音、体、美等课程教学设备、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等仍然不足;教师队伍结构性缺编问题较为突出,音乐、体育、美术和信息技术等学科专任教师及专职实验员短缺,专业化水平低;校际间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分布不平衡;一些团场学校教师招不来、留不住的情况仍然存在。
六、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调整规划项目。“全面改薄”工程实施从2014年至2018年,历时五年。近两年,由于新疆社会稳定及长治久安的现实需要,加之兵团向南发展战略实施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兵团新建城市(镇)总体建设规划不断变化,教育规划和中小学布局随之发生调整和变化;兵团自身配套能力有限,自筹建设资金缺口大、无法到位;以及个别项目因征地问题无法协调解决等原因影响了相关项目的实施,兵团大部分师团迫切要求调整规划。根据兵团实际,建议对“全面改薄”规划进行必要的补充、调整,使“全面改薄”工程规划更加科学、合理,报全国改薄办在批准实施。
(二)强化资金保障。加大资金投入是实现“全面改薄”规划目标的关键。在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的同时,各师要千方百计筹集建设资金,努力加大师团资金自身投入力度,切实提高师团投入在“全面改薄”任务中的资金比重。各师要根据《兵团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实施方案》,结合自身发展实际,不断探索创新,进一步调整支出结构,继续加大统筹力度,重点向薄弱团场和薄弱学校倾斜,均衡配置城乡一体化的教育资源,切实抓好“全面改薄”各项任务落实。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2016年12月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