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翻图(标题链接) > 图说新闻

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2013-10-31 来源:中国政府网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代表们举手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自法律颁布实施以来,义务教育取得了历史性、跨越式发展,全面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历史任务,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学生享受到真正意义上的免费义务教育。2011年10月,国务院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60多亿元,为全国680个试点县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提供每天3元的营养膳食补助,惠及2600多万中小学生。在近30年时间里,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学校教学、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教育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正逐步缩小,越来越多的学生从中切实受益。让我们用资料照片回顾我国近30年的教育发展之路。(新华社记者 王新庆摄)

  图为延安育才小学(原保育小学)的孩子们在语音教室里学英语(2001年6月26日摄)。延安城乡已全部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教学条件大为改观。(新华社记者 陶明摄)

   2003年9月16日,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民族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在上音乐课。该校教学方式机动灵活,特色教育丰富多彩,深受学生的欢迎。2002年,石林彝族自治县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和毕业生升学率均达100%,初中在校生巩固率达99.16%。(新华社记者 王长山摄)

    2007年9月1日,北京市近120万中小学生迎来新学年。新学期开始,在北京市城区公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的、具有本市户籍的学生免交杂费,城区内农村户籍的学生还同时免交教科书费。由于此前北京市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已执行免收杂费的规定,北京市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杂费全免,惠及学生近90万人。(新华社记者 陈建力摄)

    2007年11月21日,在厦门市江头第三小学就读2年级的四川籍外来工子女袁云迪(中)在课堂上学习电脑制图。厦门市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辖区教育发展规划,逐年增加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公办学校的数量,扩大招生规模,有效地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入学难问题。(新华社记者 张国俊摄)

    2011年,广西南宁市在上林、马山和隆安三个县启动“南宁市贫困县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免费午餐”工程。这三个县贫困山区的13万余名学生从此告别“粥瓶”,享用包括米饭、蔬菜、肉类在内的营养午餐。此前,这些贫困山区的学生曾因为学校条件落后、离家较远等原因,不得不用饮料瓶从家里带粥到学校当午餐。左图为2011年5月3日,广西上林县澄泰乡东红村东红小学一年级的康志武同学在吃免费营养午餐。右图为2011年4月19日,康志武同学在“喝午餐”(拼版照片)。(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摄)

    2011年,为改善农村贫困学生的营养状况,广西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从9月1日开始全面实施学生营养餐项目,三只羊乡小学的400余名寄宿制学生全部吃上了免费营养午餐,告别了以前从家里自带的“黄豆蒸饭”。上图:2011年9月1日,在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三只羊乡小学,学生们在排队领取免费营养午餐。下图:2011年3月24日,在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三只羊乡小学,几名小学生在操场上吃黄豆拌米饭。(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摄)

(责任编辑:赵亚楠)

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 moe.gov.cn     中文域名: 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