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大力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在职教育和培训

--周济部长在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教育和培训现场会上的讲话

2005年8月1日

《教育部通报》第23期

  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教育与培训现场会今天在深圳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总结和交流各地进城务工人员培训工作经验,研究和部署教育系统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在职教育培训工作,办好职工夜校,大力发展在职职工职业教育和培训,促进教育更好地为“三农”服务,为新型工业化道路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这次会议既是一次经验交流会,也是一次工作部署会。为了推进职业教育工作,今年以来,我们召开了一系列现场会和经验交流会,这次会议也是其中的一次重要会议,我们相信,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会议,探讨职业教育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不断地制定一些更好的政策和措施,为推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打好基础。广东省委、省政府,深圳市委、市政府对会议的召开给予了高度重视,提供了很好的经验,而且在各个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我代表教育部和全体与会代表,向广东省委、省政府,深圳市委、市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深刻认识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发展在职职工职业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进城务工农民培训工作,要求我们把农民工培训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作为一件实事来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强调指出,“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对进城务工农民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地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和就业能力。”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农民工培训工作的要求,2003年,农业部、劳动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建设部和财政部制定了《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广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004年六部门全面实施了“阳光工程”。教育部印发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提出了教育系统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推进措施。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在各个部门的共同配合下,教育行政部门广泛动员和组织城乡各种教育资源,多渠道开展灵活多样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不断提升进城务工人员的劳动素质、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2004年,全国各类职业学校、成人学校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3198万人次,其中90天以上的技能性培训1580万人次,有效地提高了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和适应城镇生活能力,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和进城务工人员素质的提高。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进城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离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离广大农民工迫切提高自身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强烈需求还有很大差距,突出表现在:发展很不平衡,覆盖面较小,规模还远远不能适应需求,培训的形式和内容还不适应农民工提高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的多样化需求。

  当前,我国正处在加速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正处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把开展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教育与培训放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放在这样的战略高度上来审视,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一要认识到加强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教育和培训是推动新阶段农村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事实证明,农民进城务工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缓解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矛盾,而且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转移一人,致富一家;转移一片,致富一方”,正在成为我国农村发展日益普遍的现象。2004年,全国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936元,其中有20%来自进城务工收入,许多省份劳务收入已经相当于甚至超过了全省的财政收入。许多农民通过进城务工,开阔了视野,学习了技术,学到了经营本领,脱了贫,致了富,有的还回乡创业。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是进行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基本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中央明确提出要更好地统筹城乡发展,明确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实现良性互动、共同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是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而我们的职业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大有作为。有的同志说,这扶贫、那扶贫,最好的扶贫是通过职业教育扶贫;这移民、那移民,最好的移民是通过职业教育移民。我们现在正在抓紧研究制定“十一五”计划,进一步考虑在“十一五”期间更好地支持农村、支持农业、支持农民。中央提出六宇方针,就是“多予,少取,放活”,中央在“少取”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到明年农业税就全部免除了,这是改变了五千年以来“皇粮国税”的一个根本性改革措施。免除农业税之后,“少取”还有一定的空间,但空间不是很大了,今后要更多地考虑“多予”。下一步推进“多予”,最好的办法就是给农民及其子女更多的教育机会。这几年来我们一直在做这个工作,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届政府要完成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是在西部地区实现“两基”的任务,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然后,到2010年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这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基本完成这个最重要的任务之后,怎么样给农民更多的教育机会呢?就是要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加强对农民和进城务工农民职业教育的投入和服务,是对“三农”的一个直接有力的支持,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农民的关怀,直接体现中央的“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

  下一个阶段,我们要在“普九”的基础上,把通过职业教育与培训支持广大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要做好这一点,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抓紧职前教育,多数初中毕业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后进入劳动力市场。在中西部地区每个县建一所好的职教中心,实现中等职业教育持续扩招等等,就是希望使农村的初中毕业生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之后,能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再进入劳动力市场,这是一个工作重点。另一方面,就是大力加强进城农民工的在职职业教育与培训,这是一个很大的工作空间。现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有1.2到1.4亿农民工在城镇服务,这批农民工数量很多,但素质不是很高,大部分只经过九年义务教育,没有经过很好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怎么样使这批已在工作岗位上的农民工通过职业教育进一步提高,增强职业技能,更好地增强他们的生存和发展能力?这是成人职业教育当前面临的一项历史任务。

  二要认识到加强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教育和培训是加速推进我国工业化进程的重要举措。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从粗放型转变到集约型,使经济增长方式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这就要求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这方面我们有深切的体会,我在武汉工作的时候,也做过很多的招商引资工作,有时我问外国的投资者和企业家,他们有许多在南美和东南亚工作过,我问他们:中国的合资企业有什么好处?他们为什么喜欢到中国来办企业?他们讲了这种理由那种理由,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由就是,中国的劳动力素质是比较高的,一方面从传统的优势来讲,中国的工人勤劳勇敢守纪律;另一方面,就是农民工普遍都经过了九年义务教育,能力和素质比较好。人们一般认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成果要通过很长时间才能显示出来,其实,由于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特点已经突出地显示出来。很显然,“普九”现在已经显现出巨大的威力,几十年后再回过头来看,“普九”是我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一个伟大奠基工程。事实已经证明,人力资源开发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同时,这些外国企业家提出来,如果还能对这些农民工进一步进行职业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和技能,一定会更好。他们的建议是正确的。目前,全国有1.2亿农民已经进入城镇和非农产业,各个城市、各个行业、各条战线都有大量的进城务工农民,他们已经融入了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方方面面,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现在,全国第二产业中,进城务工农民已经占从业人数58%,其中加工制造业占68%,建筑业接近80%;第三产业的批发、零售、餐饮业中,进城务工农民占从业人数达到52%以上。从数量上说,还有进一步扩大的倾向,按照有关部门的统计,十几年之内,还会有1.5亿的农民工会转移到城镇和非农产业中来,这将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决定性趋势。

  随着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产业技术改造和进步,进城务工农民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就更加显现出来,进城务工农民整体素质已经难以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要求,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劳动力市场竞争。目前全国进城务工农民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5.1%,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85%,没有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的占80%以上,前一个时期很多地方出现的所谓“民工荒”,实质上是“技工荒”。这不仅制约了我国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而且影响了经济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所以,人力资源开发是下一个阶段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动力。中国有13亿人口,这是一个基本的国情,这么多的人口,素质低,就是一个沉重的负担,素质高,就是丰富的人力资源。要把沉重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这个转化的条件就是教育,所以要下决心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用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财力,加快教育的发展。其中,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要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而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要把进城务工人员的在职职业教育和培训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进一步加强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进城务工农民的就业竞争力。

  三要认识到加强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教育和培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社会环境,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方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为广大进城务工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供最好的服务,再一次为他们提供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为他们发展和提高创造有利的条件,逐步使他们能够平等地参与到市场竞争和社会发展中去。我们还应该从更深一个层面上认识继续教育的意义。广东为什么这么重视进城务工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他们有着深切的体会:广东有三千万进城务工人员,这样多的人,如果继续教育工作做得好,把大家都引导到学习上面去,那对于整个社会素质的提高、对于精神文明的建设、对于人们之间的和谐相处、对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都具有基础性的重大意义。我们各个省,特别是沿海的省份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充分的。事实上,凡是对这个工作重视并做得好的地方,社会就比较安定、和谐、充满活力,发展也更好。

  我们还要把农民工教育和培训摆在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高度来考虑。概括地说,我们的职业教育有三个主要的服务目标:第一,城乡劳动力职前的就业教育和就业培训;第二,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第三,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再培训。为完成好第二个和第三个服务目标,必须加强在职职工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要进一步增强发展成人职业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职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不仅不能削弱,还要大大加强,要把在职人员继续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十六大明确地提出,要建立比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努力建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的教育已经发展到这样一个阶段,在巩固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要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把沉重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

  我们之所以在广东、在深圳召开这样一个现场会,就是要让大家都来体会一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广大农民工对职业教育的强烈愿望和现代化建设对职业教育的强烈需求,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形成了强大的发展动力,整个社会热爱学习蔚然成风,学习的氛围非常浓厚。深圳市比较早地提出要建设学习型城市,教育部给予了大力支持。要在全国建设学习型社会,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建设成学习型企业,我们的社区建设成学习型社区,我们的城市建设成学习型城市。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这里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一个是让青少年在走上社会之前能够接受比较好的教育;另一个是全体工作人员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后在职进行长期的终身的学习,这是教育发展的目标,是整个教育战线的重要任务。我们在深圳可以初步地体会到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氛围。为什么?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通过学习,才能生存得更好,发展得更快。

  举办工人夜校,开展工人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我们党通过举办工人夜校,普遍提高了广大工人的政治觉悟、劳动技能和文化程度,培养了一大批骨干力量。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办好成人教育,办好终身教育。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国家,应该给人民群众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在成人教育、终身教育建设方面,应该也有可能走在世界前列,独具特色,异军突起,跨越式发展。

  二、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教育培训工作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

  第一,要在企业中建立工学结合的职工继续教育和培训体系,面向在职职工开展普遍的持续的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企业是经济生产的主体,因而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当然也是在职职工职业教育的主体。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应该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对企业来说,市场管理、技术都非常重要,但最根本的还是人,只要有了高素质的人才,什么样的奇迹都能创造出来。要引导和鼓励企业更加重视职工培训,更加重视人力资源开发。要大力办好职工夜校,积极为进城务工人员搭建一个平台,建设一个网络,形成一个系统。要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教育与培训中的作用。这次会上,建设部的同志介绍了很好的经验。我国建筑行业现有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工,这些工人的素质,决定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前途。因而,建设部高度重视农民工职业教育,??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汽”、“太钢”等企业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工作,体现了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也收到了实实在在的人力资源效益。

  要在企业中建立工学结合的职工继续教育和培训体系,面向在职职工开展普遍的、持续的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加快高级工和技师的培养,推进学习型企业建设。要认真落实“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的规定,主要用于企业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企业新上项目都要安排员工技术培训经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进一步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密切与行业企业联系,将教育资源优势与行业企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推行校企合作、联合办学,积极开展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教育与培训,共同落实好“谁用人、谁培训”、“先培训、后上岗”制度。浙江宁波市鄞州区教育部门和著名服装企业雅戈尔联合在企业内开办职工学校,携手培训企业员工,培训规模超过1万人。北京朝阳区教育部门注重发挥企业在职工教育培训方面的积极性,他们表彰奖励了一批使用农民工较多、职工教育培训先进的企业,推动企业内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深圳宝安职业技术学校与企业搭建合作平台,与香港企业联合会、深圳市企业联合会、宝安区企业联合会签订培养协议,建立劳务工人才培训直通车。深圳西乡成人学校直接在工厂企业里进行“全日制的职业技能培训”,学生全职在工厂企业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实行校企双方合作和共同培养,使校企双方实现了双赢,既实现了资源共享,促进了学校发展,也减轻了企业支出,达到了培训员工的效果。

  第二,要大力推行日校办夜校,充分发挥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的骨干作用。现在,珠三角地区和全国许多地区,一些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办得红红火火,晚上教室灯火通明,学员踊跃参加学习,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北京电气工程学校发挥学校职教资源优势,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菜单式教学”,实行短期适应性培训与技术等级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就地培训相结合,全日制培训与业余培训相结合和滚动式培训与班级培训相结合,年培训的数千农民工90%谋求到了新的工作岗位。经验告诉我们,只要认识到位、措施得当、工作得力,无论是职业学校,还是成人学校,包括电大、函大、网大和自考等,都能在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教育与培训中大有作为。我们要看到,这是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一个巨大的职业教育市场。

  我们既要抓好全日制教育,也要抓好成人教育、继续教育。今后,职业学校要积极推行“日校办夜校”,努力实现“一师兼两教”;成人学校要在继续教育中做大做强,广泛开展以更新知识和技能培训为重点的培训,把进城务工人员培养培训放到重要位置。要实行开放式办学,以就业为导向,以需要为准则,积极推行校企合作和产学合作,大力推广“订单”培养和培训,开展形式多样和长短结合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要走规模化、集约化和连锁化发展之路,进一步扩大进城务工农民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规模,充分发挥遍布城乡的1.16万所中等职业学校、21.71万所成人学校以及电大、函大、网大和自考的骨干作用。

  第三,要努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院校为骨干、以社区为基础的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网络体系。深圳市以各级职业学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以及技能培训中心为骨干,通过整合各类资源,为进城务工人员搭建了文化教育、职业技能和学历教育三个平台,形成了面向进城务工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区、街道、居委会三级网络。深圳的自学考试和广播电视大学都办得十分兴旺。山东青岛市按照“全面整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工作思路,以职教为龙头、以成教为基础,统筹和组织辖区内各类教育和培训资源,在城区狠抓进城务工人员培训基地建设,在农村狠抓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建设,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培训基地。事实证明,社区教育在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教育和培训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要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在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教育和培训中的作用。江苏常州等苏南地区的城市社区通过举办“新市民夜校”,免费对进城务工农民进行市民文明素质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浙江杭州市下城区实行按户籍人口标准划拨务工人员培训经费政策,每年都有3万多名进城务工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其中3000人在培训后有了新的岗位。2004年,仅全国39个国家社区教育实验区就培训进城务工农民200多万人次。今后,我们要继续抓紧做好健全和完善进城务工农民培训网络建设工作,构建多层次、多形式和多功能培训网络。要切实做到“四个结合”,即:把开展进城务工人员教育培训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促进职业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把开展进城务工人员教育培训与行业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学习型企业建设;把进城务工人员教育培训与做好社区教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学习型城市建设;把进城务工人员培训基地建设与地方电视大学、自学考试和远程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要充分调动进城务工农民输出地与输入地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北京市针对建筑业、饭店服务、餐饮服务和零售商业初级工供不应求的现状,组织城建集团、住总集团、华天饮食集团等用工大户,通过与劳动力输出大省签定协议,建立了依托输出地开展适应城市务工生活和初级职业技能引导性培训,进京后再由用工单位进行安全和专业生产技能培训,充分调动了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正在成为来京务工人员培训的重要方式之一。各地要继续发挥各农民工输出地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优势,从源头上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能力和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要加强进城务工农民输出大省和输入大省之间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培训学校、用工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输出地抓好转移前引导性培训和短期职业技能培训,输入地抓好农民工的基本素质、职业技能提高和学历教育相衔接,城乡协调发展的进城务工农民教育培训网络。

  第四,要坚持为进城务工人员服务的方向。面向进城务工农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必须适应他们工作、生活和学习的特点,适应他们提高就业能力和发展能力的要求。一是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按需施教、学用结合。广东佛山市南海区根据进城务工人员的不同需求和当地产业特色,对年龄较大的女性劳动力,重点进行家政、保育、插花等培训;对青壮年劳动力,重点进行电工、汽修、数控技术、计算机等培训;对有创业愿望的劳动力,则提供创业培训,并一路跟踪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当前,要进一步加大职业技能培训的力度,努力做到培训与考证相结合,与企业用工相结合,为进城务工人员就业、转岗、晋级、创业提供帮助。二是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针对进城务工人员居住分散、流动性大和工作时间长的特点,逐步推行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探索建立跨校选修、学分互认的制度,方便进城务工人员实行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要使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并重,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努力使农民工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取得两个证书对他们的一生来说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努力为他们取得这两种证书提供有利的环境。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政策,鼓励进城务工农民坚持边工作、边学习,允许培训学校通过考核将农民工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认定为学分,我们还可以再开放一些,实行学分银行,相关中等职业学校可以将这类学分折算成接受本校学习的学历学分,在提高职业技能的基础上获得相应的学历。三是要做好管理服务工作。当务之急是要建立健全学习需求档案、教育培训档案和跟踪服务档案,做到进城务工人员培训信息数字化。为更好地开展培训工作,湖南长沙岳麓区已经累计建立进城务工人员电子档案3.8万份,可以便捷地分析进城务工农民培训形式、内容、走向、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等,这是一个值得推广的经验。

  三、切实加强领导,开创在职职工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新局面

  一要建立责任制,把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当务之急,是要切实抓好“阳光工程”和《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落实工作,力争使职成学校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规模达到每年2000万人以上,争取在五年内使农民工基本上都能接受一次职业技能培训。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职业教育和培训放到重要位置,建立责任制。要明确目标任务,制定规划,做到任务落实、计划落实、工作落实。实行分层次管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要努力促进“党委领导、政府统筹、部门合作、社会参与”工作格局的形成。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做好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参谋助手,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从各地的实际出发,研究提出加强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政策建议。要积极争取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主动与农业、劳动、科技、建设、财政和发展规划部门加强联系与沟通,密切配合,共同努力,落实好各项任务和政策措施。要充分发挥行业、社区特别是企业的作用,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动员和组织好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开展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合力。

  三要制定政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教育与培训中的作用。要面向劳动力市场、面向进城务工农民的需求,促进市场化运作机制的形成。要搞好“对口”与“接口”,处理好“培训”与“就业”关系。同时,要把已有的政策认真落实好,督促企业落实《劳动法》、《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中有关职工教育培训的规定,企业依法按照包括进城务工人员在内的职工工资总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保障进城务工人员接受教育培训的权益。

  四要努力营造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良好环境。要建立激励措施,把进城务工人员教育培训工作作为考核学校工作的重要指标,作为考核建设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城市的重要指标,对取得突出成绩的地方、学校企业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要加强舆论宣传,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加强党和国家有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大进城务工人员培训工作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进城务工人员培训工作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要老是炒作“高考状元”,要多宣传进城农民工通过职业教育培训成才的典型。

  同志们,我们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怀着极端的热忱,全力以赴地做好进城务工人员教育培训这项德政工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我们的力量!

收藏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