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周济部长在《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纲要》起草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

《教育部通报》第10期

  根据温总理和至立国务委员2005年3月23日的批复意见,部党组决定全面启动《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纲要》的起草工作。整个起草工作在部党组的领导下进行,成立由我、保庆、新胜和向远同志组成的领导小组,下设综合组,分设战略目标、体系结构和改革保障三个专题组。今天召开起草工作动员会,我想就2020纲要起草工作谈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起草2020纲要的重大意义

  2020纲要是21世纪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发展战略规划,是我们努力推动教育发展和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和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要从党的事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充分认识起草2020纲要的重大意义。

  第一,今后15年的教育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20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届时我国人均GDP将超过3000美元,大体相当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中央反复强调,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重要战略机遇期,既是一个黄金发展阶段,但也可能是一个矛盾凸显期。

  我体会到,在自然资源、资金资源都不够丰裕的发展中国家,只有人力资源开发潜力最大。我国要从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从资源能源高耗费型经济转变为节约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根本上在于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实际上,在十年前中央就提出来了两个根本性转变。我国有13亿人口,这是一个基本国情,这样多的人口,素质低,就是沉重的人口负担;素质高,就是巨大的人力资源。至立同志到国务院工作前,亲自组织撰写了人力资源报告,很重要的观点,就是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最重要的条件就是教育。也就是说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这是唯一适应基本国情的现代化途径。而且,随着国家综合实力和社会公众对教育的支持能力逐渐增强,又为教育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最近,大家都注意到自主创新的重要性,无论是研究开发还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人才是根本。教育不仅是百年树人,关系现代化长远目标,而且近期也会有较大贡献。我曾多次讲,我国招商引资如此成功,一个重要因素是我们工人的勤劳、勇敢、守纪律,以及受过九年以上的教育。这说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作用现在已在显现,经济增长可以通过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来实现。党的十六大明确地把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四项目标之一,摆在很高的位置。我们起草2020纲要,就是要牢牢抓住当前难得的发展机遇,勾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育目标的施工蓝图。

  第二,今后15年的教育发展是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基础性工程。

  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强调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因此,2020年的目标实现与否,将直接关系到2050年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

  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而国力的竞争最终体现为人才的竞争。为此,许多国家纷纷制定新的教育发展战略与政策,以占据国际竞争的有利地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盛,系于教育。中央确定50年发展远景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今后15年的教育发展,必须立足于2050年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的长远目标。

  我认为,中国能不能实现现代化,关键在于今后15年能否初步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民族复兴固然依靠强大的经济基础条件,但是,社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协调,意义更加重大,甚至具有决定性的意义,2020年的教育发展,在这一进程中,势必担负着极为重要的历史使命。“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就在于教育在我国科技进步、经济建设、文化繁荣和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都能够发挥出先导性、基础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我们要把2020纲要所谋划的教育发展,作为具有战略意义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促使教育在今后15年中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从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今后15年的教育发展是我国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现实需要。

  起草2020纲要,谋划中长期教育发展,直接关系着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全局。我国的教育事业在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世纪之交取得了历史性、跨越式的发展,改革也有了突破性进展。现在,在新的形势下起草2020纲要,目前的机遇是经济发展势头十分强劲,连续26年保持快速增长,财政收入增幅很大,有了很好的物质基础。从上届政府朱总理把科教兴国作为最大任务,到本届政府温总理高度重视教育发展问题,全党全社会对教育战略地位的认识比以往更加清晰,可以说整个环境都是有利于教育持续发展的。要把2020纲要做好,加大宣传力度,使政府和社会对教育事业更加支持。

  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体系初步建立,体制转型中暴露出的深层次矛盾、历史累积问题及新的困难,对于我国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方面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最突出的还是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特别是现代化教育的强烈需求,与教育供给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而且是可能长期存在下去的基本矛盾。

  我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求;区域和城乡教育发展还很不平衡,教育投入不足依然困扰着许多地区的教育发展,教育体制和制度创新在不少方面还相对滞后。在满足老百姓“有学上”的需求后,现在要满足有“好学上”的需求了。分析这些问题和矛盾,及时加以解决,还是要靠发展,我们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促进教育系统自身的协调健康持续发展。

  因此,我国教育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又必须迎接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一个纲领性规划来指导。温总理曾多次讲,教育是政府一项最重要的工作,教育投入是公共财政体制的重要内容。最近,他在研制“十一五”规划建议稿时又强调,要把教育作为一个重点,没有远见的政府才不重视教育,重申要用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财力,切实保证教育的优先发展,充分体现了新一届中央对教育高度重视的基本态度。2020纲要的起草,是教育系统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和全国人才会议精神的具体体现,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保证。

  二、关于起草2020纲要的原则性要求

  2003年12月30日,在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审议我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时,温总理曾明确指示:“可以着手研究制定2020年教育发展战略纲要。”2004年3月国务院批转行动计划后,至立国务委员曾多次听取我部汇报,近期又就纲要的制定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

  根据温总理和至立国务委员2005年3月23日批复的精神, 2020纲要起草工作由我部先行展开,我们会及时向国务院领导同志汇报阶段进展情况,由国务院领导同志协调有关方面工作。关于起草2020纲要的原则性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我们要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2020纲要起草工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教育事业是最有条件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因为发展先进的社会生产力,教育是基础;发展中国的先进文化,教育是关键;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教育工作的根本宗旨。要使2020纲要能够符合中国现代化的基本国情,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满足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我们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起草工作。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核心问题有两个,一是本质上要发展,为什么发展;二是选择怎样发展的道路。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思想。所谓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这对我们科学确定2020年教育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和改革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2020纲要起草工作,确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和政策措施,我觉得,至少有四大问题需要研究,一是怎么实现十六大确定的构建体系、人才培养和知识贡献三大历史性任务;二是如何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三是怎样统筹协调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的发展;四是怎样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二,我们要加强宏观思考和战略研究,系统总结历史经验,深入研究重大问题。

  中央非常重视中长期战略规划研制工作,近年来国家重大决策的历史经验和研制实践,十分丰富,对于我们做好2020纲要起草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993年中央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作为1994年改革开放以来第二次全教会主文件,为1995年启动科教兴国战略做好了准备。“纲要”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发展与改革,使教育有了跨越式发展,普九更是超前发展,为我国总体上进入小康社会奠定了比较稳固的基础。岚清同志在教育访谈录中说,“纲要”是他在国务院分管教育工作的行动指南。这一“纲要”的思路、框架和内容,为起草2020纲要提供了重要参考。

  1999年初,国务院批转了我部《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出台了一系列振兴教育的政策。同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全教会,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跨世纪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要举措。2001年、2002年和2003年,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相应决定。2004年国务院批转了《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上述各项重大教育决策及其实施,也是2020纲要的战略基础,值得我们重视。

  2003年5月底起,国务院开始组织制定未来15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初步确定了我国2020年前科学和技术发展长远战略目标,科技创新能力从目前的世界第28位将提高到前15位,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支撑,并为我国在本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一流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制定教育纲要与科技纲要,将极大地推动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我们在起草2020纲要时,要认真借鉴科技纲要研制经验,同时还要注意兼顾实施两者之间的配合与协调。

  今年初以来,中央抓紧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有关文件的步伐,为我们准确把握2020年前教育事业的前进方向与节奏,提供了重要依据。机遇期也是解决我们面临的巨大困难的关键期,许多涉及教育发展全局的问题非解决不可,我们耽误不得,延误不起。

  起草2020纲要,一定要紧密结合国家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要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同时,还要参考国外中长期教育战略规划与政策的经验,注意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提出重大战略目标,深入研究重大问题。

  第三,我们要充分发扬民主,依靠群众,广泛听取意见。

  遵照中央关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在起草2020纲要的主要阶段,教育部将及时向国务院领导同志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加强与国务院有关部委、省级人民政府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沟通,认真听取民主党派中央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去年,我们在准备向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关于起草2020纲要的汇报提纲过程中,不仅曾在党组会上多次讨论,而且在较大范围内征求过意见,各司局和直属单位都参与了,在去年夏天我部召开的省级教育厅长(教委主任)会议上也征求了意见,但是还不够。

  为确保2020纲要起草工作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民主性,我们一不要回避矛盾,二不要官话套话,要继续采取多种方式,比如实地调研,座谈,研讨会等,广泛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方面专家、行政干部、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去年底今年初,综合组和专题组组织了调研,委托高校社科繁荣计划和全国教科规划领导小组征集意见。今后,我们还要在适当时候,利用教育部网站、教育报刊和教育电视台等,公开讨论2020纲要涉及的重点问题,组织专家撰文,通过学术团体收集意见。适当发布有关调研起草工作的消息,正面引导和发动人民群众关心教育,出谋划策。这样,我们就可以把2020纲要的起草过程,成为教育系统和社会各界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开拓进取、不懈奋斗的过程。

  三、2020年纲要需要研究探讨的重大问题

  最近,温总理对中央关于“十一五”计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起草工作提出很高要求,强调要体现计划的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对关系全局、影响长远的重大问题进行分析、作出判断。我觉得,起草2020纲要也必须遵循“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这个基本要求,高瞻远瞩,深思熟虑。下面,我想就几个重点问题发表一点粗浅的看法,供起草时进一步研究讨论。

  第一,关于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战略重点。

  总的发展方向,还是小平同志的指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突出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党的十六大明确地指出,到2020年,我国的“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中央既定的2020年教育发展大方向,目标要求非常高,2020纲要要以此为指导。十六大对教育事业提出了三大任务:一是人才培养,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二是知识贡献,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促进科技创新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三是构建体系,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包括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这些就是我们的总体目标。说到底,还是要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我们必须“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争取教育有一个又快又好的发展。

  最近温总理提出,“十一五”期间教育要抓住六个关键字,即“普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包括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加强”,加强职业教育发展。适应面向知识经济的“蓝领”需求,包括近期的中职和将来的高职,高职也是中国的创新。这一思路对起草2020纲要也有重要的启示, 2020纲要的根本宗旨是要把十六大既定目标进一步明确和落实,也要选择战略重点,并以战略重点的发展带动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

  今后五年,我们要确定以下“三大战略重点”。也就是说,第一,发展基础教育,以农村义务教育为重点,与促进区域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紧密结合;第二,发展高等教育,以建设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为重点,与提高人才质量、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紧密结合;第三,发展职业教育,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与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及劳动力转移转岗培训紧密结合。涉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四个领域,2010年前尽量打好基础,2020年前还应该兼顾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终身学习可能是2020纲要的特色,成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来讲,要形成第四大战略重点。

  党的十六大对终身学习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符合我们国家的国情,也是我们社会主义的优势之所在,应该成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育的靓点和重点,我们可能在这个方面率先实现现代化,走在世界的前头。全国有数亿第一产业劳动力要向二、三产业转移, 1.3亿农民工,还有7亿多从业人员要更新知识技能,这就是中国特色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切入点。世界上很少有人均GDPl000―3000美元的国家敢提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这件事做好了,中国教育就能位于世界前列。现在看来我们是有条件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靠正规的全日制学校教育,当然远远不够,我们要在职业教育领域、在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大力推进半工半读、工人夜校,这点我们是有传统的,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做的。实行弹性学习制度,把终身学习与人们就业谋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努力解决世界上最大的就业难题。所有这些深层次关系和问题,都需要我们想清楚。

  2020纲要确定的15年教育发展战略,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有限资源条件下实施的,区域之间很不平衡,所以必须突出重点,在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的若干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这一纲要涉及到各级各类教育,涉及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方方面面,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所以又必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公平的原则,立足全局来进行谋划。

  第二,关于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问题。

  在十六大报告的起草过程中,至立同志领导的我部工作小组在2002年5月一份背景报告中提出,“到2010年我国教育发展与人才培养进入同期发展中国家的先进水平;2021年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后来的十六大报告吸收了教育部报告的一些重要观点,但对2020年教育现代化目标的阐述,就没有具体展开。我觉得,2020纲要需要考虑教育现代化的问题了。

  要实现国家的现代化,教育必须率先实现现代化。综观各国经济与教育现代化的历史,确有先抓教育现代化和人力资源深度开发,从而实现经济起飞、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成功范例,最典型的是历史上依次崛起的英、德、美,还有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欧洲的瑞典、爱尔兰、丹麦等。我国要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尤其要重视和发挥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因此,2020纲要一定要体现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其中带有根本性的一条,就是要强化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政策理念。

  我们要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而人民群众对于现代化教育有着极为强烈的需求,教育不能初步实现现代化,人民群众能够满意吗?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现代化建设中,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在我国的基本国情条件下,2050年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教育现代化需要而且可以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更为超前。预计从现在起到2020年,从小学到大学不同阶段学龄人口呈现波动递进并略有下降的态势,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可望为教育发展提供支持条件。同时,中国民间素有重教传统,民众有支持教育、分担成本的积极性。这既是一种其他同等收入水平国家很少见的强劲动力,也是办让人民满意教育特别困难的背景原因。通过增大教育投入,深化体制改革,2020纲要能否确定“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从而实现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根本性转变。要不要在2020年提出这一目标?怎样实现?关键是对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分析。

  对于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和衡量标准,要有深入的研究,既要学习国际上各方面的先进理念,又要考虑中国国情的特色。我们不一定样样都能赶上国际先进水平,但在许多方面可以形成自己的优势,“异军突起,出奇制胜”,坚定不移地以创新求发展,走中国特色的教育现代化之路。所以,我们要努力初步实现的“现代化”应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一是现代化的,二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

  第三,关于两个“为本”的问题。

  从十六届三中全会到四中全会,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越来越在全党全社会形成高度的共识。我们以科学发展观统领2020纲要的基本内容,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就是牢牢抓住以人为本,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这一辩证关系,核心是两点,我们的教育为什么发展?为了人;我们怎么发展教育?依靠人。

  培养什么样的人,始终是党的国家教育方针的基本内涵。能否成功地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国家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怎样实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的根本性任务,必然是我们起草2020纲要过程中需要认真思考和精心谋划的全局性问题。

  其中,许多问题是多年来累积下来的,需要我们深入研究。比如说素质教育,恐怕不是国家政策方针不清晰,第三次全教会高举起素质教育旗帜,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也不是学校校长教师不理解,甚至不完全是传统社会观念转变太慢,毕竟考试是中国传统优势,不能简单否定。关键是遇到了教育系统内部特别是外部的体制、机制、制度方面存在的障碍。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一定的物质办学条件下,教师质量直接决定着教育质量。教育现代化,根本上是教师现代化。怎样建设一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人民教师队伍?怎样吸引和保持社会上优秀的人才担任教师?另外,从终身学习体系建设来看,教师这个群体是最有资格和条件作为终身学习的表率的。所以,2020纲要决不能回避以上问题,而要尽快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些问题还要有时间表。

  第四,关于教育与科技创新同经济建设、与文化繁荣同社会发展相结合的问题。

  2020纲要所谋划的教育发展,还有一项重要而艰巨的战略性任务,就是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相结合。十六大确定的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要求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对《教育法》第5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进行了拓展,这是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现实意义,不能理解太窄。我体会到,不仅体现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增强适用性方面,而且还要求教育主动地与科技创新同经济建设、与文化繁荣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知识贡献和社会服务。同时,各行各业的现代化建设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教育。

  尽管我国长期还是人均GDP不高的发展中国家,但是教育系统的人才培养优势显而易见。全国共有2000多所高校、1.5万所职业学校,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大有可为。近年来,高等学校科研水平和创新实力不断提高,通过国家重点支持建设,多渠道筹措和整合资源,已形成了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与创新基地,在国际同行中也有一定优势。今后,随着以企业研究与开发为主体体制的不断健全,在中小企业较为薄弱的环境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肯定会更多地依靠“产学研”相结合的机制,加速研究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既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激发了很大的动力。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还应该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更重要的作用。同时,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水平,在走向社会、面向社会服务过程中也在进一步提高。高等学校作为研究与开发的生力军,只要战略对路,体制理顺,完全可以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我相信我国高校比外国学校更有条件。

  另外,中等职业学校近期每年增长100万招生数,不要完全指望政府,根本上还是要面向劳动力市场需求,通过主动开展“产教合作”,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发挥灵活多样的长处,切实办出特色,在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上闯出新路。奥地利教育部长来,我问她奥地利怎么办职业教育,她就回答了一句话,学生一周四天干活、一天上课。德国的“双元制”,实际上就是“学徒制”,成为学校体系中的一部分。特别要强调的是,农村学校,不仅是职业学校,还包括各类中小学,已经成为当地知识、文化信息汇集的主要场所,农村学校教师基本上是当地科学文化素质最高的群体。农村学校不仅担负着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三教统筹”和“农业科技教育三结合”的重要任务,而且还要负责维护现代远程教育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从当地实际出发为“三农”服好务。多年来,我国的农业、农村为工业和城市做出巨大贡献,现在是工业和城市反哺农业、农村的时候了,搞好科技和教育支农工作,意义重大。

  第五,关于教育内部四个“统筹发展”的问题。

  我们集中力量,起草2020纲要,各级各类教育培训的规模质量、发展速度、比例关系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最关键的还不是定规模数量指标,而是明晰大的战略思路,统筹大的发展关系,谋划大的政策环境,按照全国一盘棋的思路,全面统筹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教育资源。

  在教育系统学习贯彻新的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部党组有个基本认识。一方面,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坚持教育发展是硬道理,这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另一方面,教育发展面对新的机遇期,一定要有新思路和新视野,要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对教育系统内部来说,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统筹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二是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目的是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三是统筹城乡教育和区域教育的协调发展,特别是区域内部教育均衡发展问题,上海做法就很好,不是削弱质量好的学校,但也不再给好学校吃小灶了,而是普及优质学校与改造薄弱学校并举;四是统筹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在这些方面, 2020纲要应当给出比较明确的回答。

  教育事业牵动千家万户,关系子孙后代,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望很高,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从中职、农民工到大学、研究生,在每一个阶段都要以现代化标准来要求,但是,实际上现在中国人均GDP仅1200美元,比起世界上其他国家来,很少有国家能够有这么高的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也很少做到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我国教育实际上是超前发展的,如果不是20世纪90年代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教扩招,而是现在再做这些事情,那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就可能放慢,而今后15年我国教育仍将处于这样一个大的社会环境之中,所以,2020纲要必须做好统筹协调发展这篇文章。

  第六,关于实施2020纲要的政策措施和经费保障问题。

  我们还要仔细测算实施2020纲要所需的宏观政策、改革措施和经费保障。仅就教育投入来说,多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适度超前,在某种程度上是依靠群众的超前投入得以实现的,如果没有20世纪90年代全国农民集资、借贷逾千亿元,义务教育普及步伐不可能这么快;同样,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在6年内翻了两番,是当年的四倍,但是,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增幅很小,不少地方高校生均财政拨款呈大幅下降态势,有的地方已接近学校生存底线。总之,形势比较严峻。

  从各国来看,政府教育投入占GDP比例,往往是衡量一个国家政府支持教育努力程度的重要指标。据世界银行测算,2000年全世界平均为4.4%,其中,高收入国家平均为5.3%,中等收入国家平均为4.5%上下,低收入国家平均为2.8%,但是肯尼亚高达6.4%,连印度也达到4%左右。财政教育经费占GDP4%,是目前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在统计上是有科学依据的,在我国,这已经成为体现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重要指标,先被列入《1993―2000纲要》目标,但没有在2000年如期实现,后继续列入教育事业“十五”计划。现在看来今年底肯定不会实现。由于GDP基数庞大,增长又快,公共财政体系还不够健全,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DP4%的差额现在超过1000亿元了。

  应该说,上届政府中央本级财政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财政性经费占GDP比例一度达到2002年的历史上最高点3.32%。到了本届政府,财政收入盘子在迅速做大,理论上为多切一点给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实际上是中央财政身体力行,但许多地方政府,差不多18个省市自治区没做到法定第一个增长。另外,社会对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已经很高了,接近2个百分点,在世界上排在前20位;但是,政府对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在世界上要排到70多位以后了。所以,我们起草2020纲要,要把经费的帐算细,2020年能否定为5%,数字背后要有详细的论证报告,现在国务院、财政部都很重视这一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条件下,增加教育经费一定要有创新的思路。固然,不断增加政府投入是今后15年坚持不懈的方针,但是,把现有财政教育经费用好,发挥出更大的效益,也非常重要。同时,我们还要继续坚持多渠道筹措经费,实行非义务教育阶段成本分担机制。我国教育的社会投入已占GDP的2%左右,这是一个优势,应该争取继续保持,并可适当有所提高。这样,我们教育的总投入就可以占到GDP的7%以上,初步达到现代化的水平。我们民众有重教育的传统,多投点钱搞教育是大家所愿意的。要努力营造鼓励社会投资、捐资教育的良好政策环境,包括探索建立更加有效的税收激励机制,以保证我国2020年教育发展与改革目标的顺利实现。

  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教学改革的措施也必须配套跟上,光有钱还不够,要依靠深化改革,走内部挖潜的路子,改革政策也有含金量,“结构调整,制度创新”八个字很关键。实践表明,改革和创新是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教育永葆生机活力的重要源泉。世纪之交,我国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招生考试制度、毕业生就业制度、课程教材和教学环节、校内人事制度、后勤社会化等一系列改革不断推进,环环相扣,系统配套,与时俱进,为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保证。同样,2020年教育发展目标的实现,也离不开改革和创新。以改革求发展,以创新求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一条基本经验。我们一定要把深化改革的举措作为2020纲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有加强教育法制建设的问题,“五修四立”,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到位,但是九个工作小组要继续推进。这些问题都要考虑进去,要有可操作的办法。

  最后,我还要特别强调一下,部党组已经确定,起草2020纲要是我部2005年的首要工作重点。尽管过去一年,同志们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但是按照国务院对我部的要求,今年年底前的时间并不富余,我们要深刻认识2020纲要起草工作的紧迫性和艰巨性。而且,这次起草工作机会难得,一人一生当中能够赶上一次已经很不容易了。预计第四次全教会将是一个很实在的会议,随即将兴起一次声势浩大的社会舆论高潮,主题就是科教兴国和尊师重教。所有司局和事业单位必须对起草工作高度重视,全力以赴地配合做好调研工作。

  今年,领导小组将根据2020纲要的本年度起草工作方案,重点抓四个阶段的工作,各司局和事业单位要在责任上落实,人员上保障,时间上保证。既要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又要整体作战,通力合作,其他工作都要坚决地给这项工作让路。今天会后,请各位同志向本单位的司务会议传达。领导小组要求,每个司局的“一把手”都要高度重视,亲自负责和直接联系本司局涉及的2020纲要起草工作,需要派出的脱产人员,要安排他们把原来承担的工作交出去,确保起草小组脱产人员完全到位,我们一定要保证整个起草工作的质量。

  我们起草2020纲要,要立足于当前,更要着眼于长远,研究探索今后15年教育发展的目标、措施和保障手段,要加强我们的宏观思考和战略研究,发扬创新精神。结合当前我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将2020纲要起草工作作为先进性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内容,作为锻炼党员干部队伍、加强决策研究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切实抓紧抓好。为做好2020纲要研制工作,教育部将安排专项经费,各司局也要结合日常工作,给予大力的支持。近期的要求是,对前一阶段各单位承担的18个专题调研报告逐个进行审议,在此基础上,综合组应该于“五一”前后拿出一个用于进一步调研的大纲粗稿,“五一”后作一次汇报。纲举目张,粗线条的大纲定下来了,大框架就立住了。让我们齐心协力,突击大半年,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这项重要而光荣的任务。

收藏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