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性成就

——陈至立部长在中宣部等五部委联合举办的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就系列报告会上的报告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本质特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我国教育事业进入了最快最好的发展时期。

十三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十三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就,集中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各项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二是教育改革全面推进,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这里,我就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果作些简要介绍。

  (一)基础教育特别是“两基”工作成就巨大,全民受教育水平大大提高。

  解放前,我国是一个文盲、半文盲人口占80%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艰苦奋斗,到2000年,我们如期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宏伟目标,“普九”的人口覆盖率达到85%,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扬。

  从1993年以来的将近十年时间,是实现“两基”最为关键的时期。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正式提出到2000年实现“两基”的奋斗目标。同年底,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九个人口大国全民教育大会上,李岚清副总理代表中国政府签署了《德里宣言》,对实现这一目标向全世界作了庄严承诺。多年来,我们坚持“两基”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不动摇,不断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到2001年底,全国实现“两基”县数(市、区,含县级行政区划单位)从1994年的554个提高到2573个,人口覆盖率从90年代初的40%左右提高到现在的90%以上,青壮年文盲人口比1990年减少了4100万。

  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迅速,北京等东部一些经济发达城市已率先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2001年,全国普通高中在校生1400多万人,招生558万人,分别是1988年的1.9倍和2.5倍。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也取得很大的进展。目前全国有特殊教育学校1531所,在校学生近39万人,是1988年的6倍。

  民族地区教育加速发展,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少数民族在校生已达到1949万人,比1988年增长40%。2001年,民族自治地区699个县级单位中,有358个县已实现“两基”,占总数的51%。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在校生达到40多万人,比1988年增长2倍多。

  基础教育的发展为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奠定了重要基础。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与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我国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1422人上升为3611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8039人上升为11146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23344人上升为33961人;青壮年文盲率由10.34%下降为4.8%,下降了5.54个百分点。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990年的6年左右提高到2001年的8年左右。

  为了进一步推动新世纪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去年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对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明确了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并要求各级政府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目前,全国已有87%的县将中小学教师工资管理权限收归到县。中央财政为此每年专门拿出50亿元用于解决贫困地区教师工资发放问题。各地也在积极落实调整体制、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的要求,拖欠教师工资的情况有所好转。为了解决中小学危房问题,中央实施了“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重点是支持中、西部地区,两年内中央财政投入了30亿元,改造15000所中小学,总计1700万平方米校舍。这些措施对于保障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大力发展职业和成人教育,基本建成结构较完整、专业门类齐全的职业、成人教育体系

  过去,我国教育结构相对单一。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发展职业教育,1991年,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了到二十世纪末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职业教育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快速发展。    2001年,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达1164万人,是1988年的2倍,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比例为44.9%。从1989年到2001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成人中专)培养了4500多万毕业生。全国共建设骨干中等职业学校3200多所,办学规模在2000人以上的中等职业学校近3000所。为加快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利用国债在西部国家级贫困县新建了186个职业教育中心。现在,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更加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470多个指导性专业方向中,有一半以上是根据近几年社会需求的变化而新设立的。

  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经国务院授权,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大部分高等专科教育的权力以及责任交给省级人民政府,加快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目前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已达386所,在校生72万人,比1985年增长了11倍。

  成人教育围绕着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各种培训的需求。2001年,全国有9270万人次参加了成人技术短期培训,现仍有6757万余人正在接受培训。

  今年7月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针政策、目标任务和工作思路,要求加快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充分发挥地方、企业和各方面的积极性,坚持面向市场、服务社会,构建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与劳动就业紧密结合,与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紧密结合;为新增劳动力的就业、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为新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创新的重要内容,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进步,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党中央根据现代化建设和国际竞争对知识、人才、民族素质和国家创新能力的要求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核心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解决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改革课程、教材和考试评价制度。为了体现时代要求,紧密联系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国家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8科课程标准(实验稿),一批新的较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材已经出版,基础教育教材“繁、难、偏、旧”的问题正在得到解决。从2001年开始,新的课程和教材已在部分地区试验推广,到2005年,全国起始年级原则上都将启用新课程。研究性学习的实验取得很好的效果。中小学考试评价制度正在按照保证中小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全面发展的要求推进。

  在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努力以新科学、新技术来改造传统专业,以人才需求为导向进行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调整,以实践为导向加强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培养学生以职业为导向的基本素质。

  (四)高等教育发展加快,专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高等教育发展加快。2001年,我国高等学校本专科在学人数1300万人,是1988年的3.4倍;在学研究生39.3万人,招生16.5万人,分别是1988年的3.9倍和4.6倍。今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14%,预计2005年超过15%。从1989年到2001年,我国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总共培养了近1200万名本专科毕业生,30多万名研究生,通过自学考试获得本专科学历的达343万人,为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批人才。

  从1999到2001年,高校三年扩招后,普通高校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均翻了一番。高考录取率从1998年的36%提高到2002年的58%。高校扩招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分析了当时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后做出的重大决策,对拉动需求,保持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缓解升学压力、推进素质教育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也为21世纪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储备了大批专门人才。同时,扩招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强烈愿望和需求,多方面的社会调查表明,扩招是群众近年来最为满意的事,被称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教育领域的重要体现。

  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从“九五”开始,国家实施“211工程”。目前,工程进展顺利,到2001年,已完成对79所学校及2个公共服务体系(中国教育科研网、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的验收,完成建设资金总量为108.94亿元,其中用于重点学科建设的经费63亿元。国家还启动了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高等学校学科实力显著增强,教学科研条件明显改善。从1998年开始,高校本科专业目录由504种减至249种,初步改变了专业过细过窄的弊病。增加了急需专业的招生,如2000年我国信息技术类专业的本专科生已达到73.8万,在此基础上,又设立了35所软件学院。在研究生阶段,还大力加强了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

  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了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1994年,原国家教委制定了“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组织编写了数百本“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改变了课程教材落后的面貌。从1995年开始,对180所高校进行了本科教学合格评估。高等学校还大力推行学分制、主辅修制,普遍加强了人文素质教育,建立了32个人文素质教育基地。2001年,教育部提出了教授要上讲台、大力提倡使用新教材、引进国外原版先进教材等一系列措施,在181所高校批准建设964个重点学科,正在有力地推动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

  高等学校科研实力增强。高校的科研经费从1990年的14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173亿元,增长了11倍多。高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0%以上、重点项目一半左右,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30%以上。到2001年底,高校累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250项,占授奖总数的一半;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1022项,占授奖总数的三分之一多;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178项,占授奖总数的四分之一强。高校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和基金项目历年都占项目总数的60%以上。高校在国内外发表的论文数,占全国发表论文总量的60%以上。高校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特别是基础研究领域的生力军。

  高等学校在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应用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以2001年为例,高校签订技术转让合同5540项;创办科技型企业1993个,控股与参股的上市公司有36家;销售收入452亿元,已建立国家级大学科技园22个,吸引社会投资293亿元。涌现出北大方正、清华同方、东软集团等高新科技企业和方正电子出版系统、清华威视集装箱检测系统、东软集团医疗CT机及嵌入式软件等重大科技创新产品,为国民经济培育了新的增长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深入研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咨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西部高等学校的建设加强。为配合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决定支持西部每一个省区重点办好一所大学。近年来,利用国债项目支持西部20所高校加大建设力度,重点建设了一批西部地区高校本科专业和1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启动了高等学校对口支援计划,确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青海大学等14所西部高校。

  总而言之,近年来高等学校发展取得突出成绩,面貌一新,师生员工精神振奋,积极向上。

  (五)高等教育各项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1993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逐步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正确决策,提出了“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八字方针,几年来,对500多所高校进行了管理体制调整,实行地方和中央共建。在317所高校开展了校际间的合作办学,形成了227个合作办学实体。先后将708所高校合并组建为302所多学科或综合性的高校。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改变了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部门和地方条块分割、重复办学的局面,基本形成了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新体制,扩大了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优化了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近几年来我们还注意整合教育资源,并使高等教育向人口较多的地级市延伸,高校布局更加合理。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突破。从1999年开始,在李岚清副总理直接指导下,高校大力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从2000年到2002年,全国新建和改建学生公寓4300万平方米,超过建国50年累计建设3200万平方米的总和;新建和改造学生食堂530万平方米,接近建国50年累计建设570万平方米的总和。后勤社会化改革保证了高校扩招的顺利进行。
  高校招生收费与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顺利推进。从90年代初开始,国家在高等教育阶段实行成本分担机制,这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收费也给低收入家庭学生带来了困难。对此,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从1994年起,先后动用了总理预备金和紧急财政拨款十多亿元,专项用于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地方政府也十分重视这项工作。现在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已经建立,主要内容是“奖、贷、助、补、减免”,做到使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失学。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初见成效。截止2002年6月,签订贷款合同学生数达到35万人,贷款金额达到30亿元,各级财政安排贴息4.59亿元。今年,还建立了国家奖学金制度,每年投入2亿资金,资助45000名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高校学生。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从2000年开始启动的“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已经资助了4300多名大学生,产生了良好的效果。这都进一步完善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逐步推进,改变了包分配的格局,适应了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高校招生考试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为了使高考改革有利于高校对新生的选拔,有利于中学的素质教育,有利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近年来,我们进行了积极探索,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3+X”的高考科目改革方案,今年已在全国实行。根据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高考在考查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考查能力。我们还在部分地区进行了春季考试的试点。同时,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行了网上远程异地录取的办法,提高了效率,更好地体现了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

  (六)教育信息化水平大大提高,推动了教育现代化进程。

  我们从1995年开始建设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到2001年底,CERNET已经建成两万公里的高速传输网,与CERNET联网的高等学校800所以上,联网主机120万台,个人用户达到800多万人。CERNET已经成为我国第2大互联网络。全国高等院校70%左右建立了校园网,西部152所高校校园网建设项目也已经实施。从2001年开始,教育部已批准67所高等学校进行现代远程教育的试点工作。

  我国已经建立起远程教育的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平台,并于2000年10月31日正式开通,具备了播出8套电视、8套语音、20套以上IP数据广播的能力,CERNET网和教育卫星网的高速连接,已经初步形成了天地合一的现代远程教育的“天罗地网”,为我们利用电视、广播、VCD/DVD、放像设备、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创造了条件。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有了长足发展。2000年11月教育部提出了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和全面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目标。截止2001年9月,高中信息技术开课率达九成多,大中城市初中接近70%。西部12个省区建设50个“校校通”示范网的工程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拥有的计算机,从1999年底的平均121人一台提高到2001年的51人一台。

  (七)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显著提高,教师队伍建设加强

  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近十年来,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一是教师工资增加。1993年,我国颁布了《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近几年来,国家多次提高教师的工资标准。2001年全国高等学校、中学、小学教师月平均工资分别由1995年的538元、452元、415元增加到1505元、906元、804元,分别提高了179.8%,100.4%和93.7%。教师正在成为越来越具有吸引力的职业。二是教师住房改善。自1994年以来,在李岚清副总理的亲自推动下,实施了“广厦工程”。城镇教师家庭人均住房面积从1993年底的6.9平方米(当时全国平均水平为7.5平方米)提高到2000年的10.8平方米,超过了同期城镇居民的平均水平。

  教师队伍建设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是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从1988年的68.1%、35.6%、41.3%提高到2001年的96.8%、88.7%、70.7%。随着教师资格制度的实施,提高教师素质有了制度保障。现在城市小学教师中有大专学历的已经占相当大的比例,而且还有不少本科学历、研究生学历的年轻教师。二是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对数万名骨干教师进行了集中培训,对1000万名中小学教师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全员培训,大大提高了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

  高校相继实施了“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高校青年教师奖”“骨干教师资助计划”等项目。尤其是“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在69所高校的389个学科聘任了412位特聘教授、33位讲座教授,吸引了一批学科带头人,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各种形式,引进了大批优秀人才到高校任教,提高了高校教师队伍的素质。

  (八)民办教育快速发展,多形式的办学体制初步形成。

  1992年党的十四大指出,要“鼓励多渠道、多形式社会集资办学和民间办学,改变国家包办教育的做法。”1997年,国务院颁布《社会力量办学条例》,明确了“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了“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民办教育进入加速发展的时期。为了更好地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全国人大起草了《民办教育促进法》,目前正在审议之中。

   现在,民办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到2001年底,社会力量举办的高等教育机构1200多所,注册学生113万余人,其中经教育部或教育部授权省(区、市)批准的具有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校89所,在校学生15万人;普通中学4571所,在校生233万余人;职业中学1040所,在校生38万人;小学4846所,在校生182万人。

  (九)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活跃,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提。

  十多年来,随着我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也不断发展,已经成为利用全球知识和教育资源,加快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
  双边和多边交流向高层次拓展。2001年,我国与德国签署的学历学位互认协议,是我们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第一个学历学位互认协议,是我国的学历学位教育获得世界公认的重要标志。这两年,我们还与美国、法国、英国等国签订了有重要影响的教育合作协议。我国与其他国家和联合国教科文等国际组织的教育合作与交流也日益增多。

  贯彻“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方针,留学工作健康发展。到2001年,出国留学累计达到46万人,目前已学成回国近15万人。1996年实行新的国家公派留学选派办法,到2001年底,共签约派出近11000人,近两年的回归率达95%以上。留学回国人员大多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据统计,有留学经历的人员在中科院院士中占81%,在工程院院士中占54%,在抽样调查的100所高校校级领导干部中占51%,45岁以上博士生导师中占58%。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留学回国人员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来华留学生数量迅速增长,层次提高。2001年,在华留学人数6万多人,其中自费生人数达5万人以上,是建国以来在华留学人数最多的一年。正在接受学历教育的外国留学生达1.7万人,专业从中文、中医等传统学科扩展到科技、经济、管理、法律等应用类学科。

  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1年底,全国共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657个,比1996年增加了9倍以上,覆盖了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加强加入世贸组织后对中外合作办学的管理,教育部已草拟了《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草案),正待国务院审批。

  (十)大力推进依法治教,教育法制建设不断加强。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教育法制建设发展最快的时期。在80年代颁布《学位条例》、《义务教育法》的基础上,又相继制定颁布了《教育法》、《教师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教学成果奖励条例》、《残疾人教育条例》、《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等教育行政法规,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还制定了100多项部门规章,各地也制定了一批教育法规、规章,较为完善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已基本形成,这些法律法规有力地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2000年颁布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推动了推广普通话和语言文字标准化、信息化工作。同时,教育普法、执法和法制监督工作迅速开展,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转变职能,依法行政、依法办学的局面正在形成,教育事业步入了依法治教的健康发展轨道。

  总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十三年来,国民受教育程度和科学文化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知识贡献,为新世纪我国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三年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经验

  十三年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就来之不易,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总揽全局,审时度势,提出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进一步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提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的结果,也是教育战线努力奋斗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经验是:

  (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指针。

  回顾改革开放的历程,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坚持以正确理论为指导,才能把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十三年来,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指导教育工作,使教育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

  邓小平教育理论始终指引着教育工作的全局,贯穿到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指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提出培养“四有”新人的战略目标,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了理论基础。

  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我们对教育工作的认识推进到一个新的境界。江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在第二、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在四所交通大学座谈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校庆、视察人民大学时的谈话和讲话以及其他一系列关于教育的重要论断,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光辉,极大地推动了教育领域的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也使全党全社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在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满足人民教育需求等方面的重要使命,是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行动指南。

  (二)党中央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是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保证。

  1995年5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这是全党全社会对新时期教育战略地位认识上的一次历史性飞跃,是党中央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做出的重大决策。1996年的“九五”计划,进一步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确定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针。1997年党的十五大又要求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1998年3月,朱镕基总理宣布把实施科教兴国作为本届政府的最大任务,国务院成立科教领导小组,朱镕基总理任组长,李岚清副总理任副组长。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实施,为教育事业的大发展、改革的大突破开辟了道路。

  党中央、国务院精心制定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宏伟蓝图,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到20世纪末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政策措施。1999年初国务院批转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出台了一系列振兴教育的重大举措。同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跨世纪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把提高民族创新能力摆在重要位置。中央和国务院还相继出台关于高校扩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教师住房建设和高校后勤社会化等方面的重大举措。去年和今年国务院又召开基础教育工作会议、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这都有力地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关心下,教育投入不足的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投入体制基本形成,到2001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4638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305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19%,是进行此项指标测算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从1998年开始连续五年中央本级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到2002年五年中,中央增加了489亿元的教育投入;加上解决教师工资拖欠、危房改造等其他教育专项转移支付,中央共约增加700多亿元投入。

  多年来,全国人大、政协始终关心和支持教育的发展,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各部委对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给予了大力支持。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也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推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跃上新台阶的关键

  牢牢把握发展这个主题,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由现阶段我国国情决定的。我国人口众多,人力资源素质相对低下,随着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需求的不断增长,科技进步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强化,人民群众教育需求的不断高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是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也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紧迫任务。十三年来,无论是实现“两基”,还是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都贯穿着一条主线,就是坚持发展这个主题不动摇,抓住发展机遇不放松,乘势而上,推动教育快速发展。

  加快教育发展,要始终坚持全面、正确的教育发展观。

  一是正确处理各级各类教育的关系。十三年来,我们始终着眼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坚持“两基”“重中之重”的地位,同时又不失时机地积极发展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和其他形式的教育,注重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

  二是正确处理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教育的发展必须是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内在统一。实践证明,在中国的特殊国情下,没有教育的快速发展就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国民素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在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注重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效益。

  三是坚持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努力实现教育的公平、公正。多年来,我们综合利用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倾斜和对口支援,加快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根据新的情况,及时调整农村教育的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坚持保障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权利,采取切实措施,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

  (四)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教育的生机和活力,是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

  实践证明,改革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教育活力的重要源泉。近几年来,正是大力推进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高校后勤社会化和招生就业制度等改革,才使高等教育的超常规发展有了现实的支撑条件。

  推动教育改革与创新,要坚持与时俱进。教育不仅是生产力进步的重要基础,而且与经济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变化了的形势,不断深化教育改革。随着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我们提出要大力发展民办教育;随着分配体制的改革,我们提出建立教育经费的成本分担机制;政府机构改革使我们加快了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农村税费改革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调整等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

  推动教育改革与创新,目的在于增强教育的生机和活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要有生机活力,就必须把学校从条块分割、政府管得过多、封闭办学、学科专业划分过细等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体制束缚中解放出来。同时,一些陈旧的教育观念、落后的课程教材体系和教学方法、严重的应试教育倾向,影响着教育质量的提高和青少年学生的生动活泼成长。这就必须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借鉴和吸收国外教育的先进经验,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教育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

  (五)从实际出发,以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是做好新时期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十三年来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在不断解决新问题、克服新困难的过程中前进的。可以说,教育越受社会重视,对教育的期望和要求也就越高;教育发展得越快,需要我们解决的难点、热点问题就越多;经济社会形势的发展和变化,也不断给教育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十几年来,财税、金融和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和下岗再就业工作,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等都给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带来许多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教育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教育投入不足、高校人才断层、拖欠农村教师工资、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初高中学龄人口高峰等问题。面对这些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需要我们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调查研究,开拓进取,不断探索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教育规律,从实际出发,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保持积极进取、坚韧不拔的精神状态,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去实现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

  (六)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顺利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教育领域的稳定,不仅关系到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顺利进行,也直接关系到全社会的稳定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十三年来,在教育改革力度很大、发展速度很快的情况下,教育战线特别是高等学校保持了稳定,为全国的稳定做出了贡献。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教育战线广大教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

  保持稳定,关键是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师生员工。我们始终不渝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占领学校思想阵地和高校理论阵地,推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把教育战线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党中央的重大决策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来。

  保持稳定,还要切实做好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十三年来,我们召开了十一次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不断研究新形势下如何发挥高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如何创新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注意做好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关心师生的疾苦,解决师生的实际困难,保持学校稳定,创造了有利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良好环境。

  进入新世纪,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教育也将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2年9月8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这篇讲话内容丰富,观点精辟,意蕴深远,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的重要贡献,是指导新世纪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献,是在新世纪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新的动员令,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科学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从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特别强调指出:“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断培养大批合格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不断造就大批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历史任务。”并深刻指出“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不断推进教育创新”,科学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历史使命,提出了必须不断推进教育创新的重要思想。我们要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的讲话精神,大力推进教育创新。

  推进教育创新,一是要坚持和发展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思想;二是要不断清除制约教育创新的体制性障碍;三是要继续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四是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力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五是要进一步扩大开放,推进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六是要适应教育创新的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我们将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奋发有为,扎实工作,大力推进教育创新,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努力开创教育事业更加辉煌的明天。

收藏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