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教育部关于印发陈至立部长在全国高中发展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的通知

教基〔2002〕21号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促进高中教育的发展与建设,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于10月12日在天津召开了全国高中发展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到会作了重要讲话,教育部部长陈至立作了题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开创高中教育发展与建设的新局面》的讲话。讲话全面概括和总结了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就,深刻分析了新时期我国高中教育发展与建设所面临的形势,明确提出了今后高中发展与建设的思路、政策和具体措施,对当前和今后我国高中教育的发展、建设和改革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现将陈至立部长的讲话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地实际,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来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高中发展与建设的方向和思路,增强促进高中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责任感,把加快发展高中教育,切实提高高中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开创高中教育发展与建设的新局面
――在全国高中发展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陈至立
2002年10月12日

同志们:
  
    在教育战线深入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9月8日在北师大百年校庆纪念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在全党和全国人民满怀豪情迎接党的十六大之际,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国高中发展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这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题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总结交流近年来高中发展与建设的工作经验,进一步明确“十五”期间我国高中教育发展与建设的任务和工作思路,积极推进教育创新,努力开创高中发展与建设工作的新局面。今天上午,代表们参观了天津的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刚才,天津等地介绍了很好的经验,对大家很有启发。
  
    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对发展高中教育十分重视。在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朱镕基总理提出“我们要在切实保证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同时,积极调整现有的教育体系结构,扩大高中阶段教育的规模,大力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技术教育,拓宽人才成长的道路。”两年前,李岚清副总理针对我国教育发展出现的新情况,及时地提出应当尽快地扩大高中的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的高中教育资源。今年李岚清副总理又提出面对新的形势,要认真研究高中建设和发展问题。他多次亲自深入基层和学校调查研究,对高中教育的建设、改革和发展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意见。这次会议就是在李岚清副总理的直接关心下召开的,会上李岚清副总理将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提高认识,狠抓落实,做好高中教育发展和建设的各项工作。
  
    下面我就基础教育和高中建设的有关问题讲几点意见。
  
    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成就和基本经验
  
    首先,先简要回顾教育事业13年来改革与发展的情况。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教育战线广大师生员工的不懈努力,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2000年与1990年相比,我国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1422人上升为3611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8039人上升为11146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23344人上升为33961人。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990年的6年左右提高到2001年的8年左右。国民受教育程度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知识贡献,为新世纪我国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高等教育来看,高等教育发展加快,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从1989年到2001年,我国高等教育共培养了1200多万名本专科毕业生、30多万名研究生。通过1999年到2001年3年连续扩招,2001年我国高校本专科在学人数1300万人,是1988年的3.4倍;在学研究生39.3万人,是1988年的3.9倍。今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14%。1998年到2001年高校招生数和在校生数翻了一番。
  
    高校重点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从“九五”开始,国家实施“211工程”,至2001年完成建设资金总量为108.94亿元。启动了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深化,学科实力显著增强,教学科研条件明显改善。
  
    高校科研实力增强,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特别是基础研究领域的生力军。高校科研经费从1990年的14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173亿元,增长了11倍多。高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0%以上,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30%以上。到2001年底高校累计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占总数的一半;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和基金项目历年都占60%以上。
  
    高校在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应用方面也作出了突出贡献。以2001年为例,高校签订技术转让合同5540项;高校创办科技型企业1993个,涌现出一批高新科技企业和重大科技创新产品。已建立国家级大学科技园22个,吸引社会投资293亿元。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深入研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咨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西部高校建设加强。配合西部大开发,国家决定支持西部每一个省区重点办好一所大学。近年来,利用国债支持西部20所高校,启动了高校对口支援计划。
  
    1993年,党中央和国务院作出了逐步推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提出了“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八字方针,现在已基本形成了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新体制,扩大了高校办学自主权,优化了资源配置。近年来还注意使高等教育向人口较多的地级市延伸,培养当地“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成效显著,从2000年到2002年,全国新建和改建学生公寓4300万平方米,新建和改造学生食堂530万平方米,都约为50年累计的总和。
  
    高校招生收费与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顺利推进。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已经建立,主要内容是“奖、贷、助、补、减免”,努力使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失学。建立了国家奖学金制度,每年资助4.5万名学生;2000年开始启动“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已资助4300多名大学生。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也逐步推进。
  
    高校招生考试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根据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高考在考查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考查能力。部分地区进行了春季考试的试点,实行网上录取,提高了效率,更好地体现了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
  
    高校连续13年保持稳定,为全国的稳定做出了贡献。
  
   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从1995年开始建设,现成为我国第二大互联网络。全国高等院校70%左右建立了校园网,西部152所高校校园网建设项目也已实施。2001年起,教育部批准了67所高等学校进行现代化远程教育试点工作。我国已建立起远程教育的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平台,于2000年正式开通,具备播出8套电视、8套语音、20套以上IP数据广播的能力,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创造了条件。
  
    在职业教育方面,基本建成结构较完整、专业门类齐全的职业、成人教育体系。
  
    过去,我国教育结构相对单一。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在上世纪90年代快速发展。
  
    2001年,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达1164万人,是1988年的2倍。从1989年到2001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成人中专)培养了4500多万毕业生。全国共建设骨干中等职业学校3200多所,办学规模在2000人以上的中等职业学校近3000所。为加快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利用国债在西部国家级贫困县新建了186个职业教育中心。现在,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更加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470多个指导性专业方向中,有一半以上是根据近几年社会需求的变化而新设立的。
  
    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经国务院授权,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大部分高等专科教育的权力以及责任交给省级人民政府,加快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目前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已达386所,在校生72万人,比1985年增长了11倍。
  
    成人教育围绕着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各种培训的需求。2001年,全国有9270万人次参加了成人技术短期培训,现仍有6757万余人正在接受培训。
  
    今年7月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针政策、目标任务和工作思路,要求加快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充分发挥地方、企业和各方面的积极性,坚持面向市场、服务社会,构建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与劳动就业紧密结合,与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紧密结合;为新增劳动力的就业、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为新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
  
    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教育法制建设发展最快的时期。在80年代颁布《学位条例》、《义务教育法》的基础上,又相继制定颁布了《教育法》、《教师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教学成果奖励条例》、《残疾人教育条例》、《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等教育行政法规,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还制定了100多项部门规章,各地也制定了一批教育法规、规章,较为完善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已基本形成,这些法律法规有力地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2000年颁布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推动了推广普通话和语言文字标准化、信息化工作。同时,教育普法、执法和法制监督工作迅速开展,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转变职能,依法行政、依法办学的局面正在形成,教育事业步入了依法治教的健康发展轨道。
  
    中央和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投入体制基本形成。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提高,2001年达3.19%。从1998年至2002年5年中,中央财政共约增加700多亿元投入。
  
    下面我着重讲一讲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就。
  
    1.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本质特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基础教育摆在教育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领域,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基础教育事业进入建国以来改革力度最大、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效益最好的历史时期。
  
    (1)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规划目标如期实现,基础教育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谱写了中国教育史上辉煌的篇章。
  
    截止2001年底统计,全国实现“两基”的人口覆盖率从90年代初的40%左右提高到90%以上;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从1990年的97.8%提高到99.1%,初中毛入学率从1990年的66.7%提高到88.7%;全国普通初中在校学生数达到6514.38万人,比1990增加了2597.85万人,增幅达66.3%。
  
    全国文盲人数大幅度下降。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成人文盲由1990年的1.82亿减少到2000年的0.85亿,10年减少了近1亿人,成人文盲率由22.23%下降到8.72%;其中青壮年(15-50岁)文盲由6167万人减少到2000万人左右,青壮年文盲率由10.34%下降到4.8%,达到了预定5%以下的目标。我国扫盲工作取得的成就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2001年,普通高中在校生达到1404.9万人,与1990年相比,增加了687.6万,增幅达95.9%;2001年,全国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52.9%,比1990年多12个百分点。
  
    2001年,全国幼儿园已达11.17万所,在园人数达2021万人,大中城市已经能够基本满足社会对幼儿教育的需求。幼儿入园率达到40%,农村学前一年入园率达到60%。
  
    (2)基础教育经费投入进一步增加,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2001年,我国基础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2737亿元,比1993年增加2046亿元,增幅达296%;其中财政预算内经费投入达到1621亿元,比1993年增加1233亿元,增幅达317%。经费投入的增加,使中小学办学条件显著改善。2001年全国小学校舍建筑面积达到5.69亿平方米,比1990年增加1.36亿平方米,增幅达到31.6%;中学校舍建筑面积达到5.19亿平方米,比1990年增加2.6亿平方米,增幅达到100.3%。中小学图书藏量达到25.6亿册,比1991年增加18.7亿册,增幅达275%;教学实验仪器达标的中小学达到29.53万所,比1991年增加20.45万所,增幅达225%。
  
    (3)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2001年,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部署了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工作,2002年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将全面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正在从主要由农民承担转变到主要由政府承担,正在从以乡镇为主转变到以县为主。今年上半年,全国已有约90%左右的县将农村义务教育管理权限上收到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正在形成。
  
    (4)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弱势群体的教育更加受到重视。
  
    党的十四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贫困地区“两基”工作,中央财政先后拨百亿元专项资金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东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西部贫困地区学校工程”和“大中城市学校对口支援本地贫困地区学校工程”,动员全社会支持贫困地区发展义务教育。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贫困家庭子女等弱势群体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2001年,全国特殊教育学校已达1531所,义务教育阶段在校残疾学生达38万多人,分别比1990年增加了1倍和4倍多。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普通学校特教班和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为主体的特殊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5)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加强。
  
    德育工作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学习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以及中小学生道德品质教育取得明显成效。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初见成效。德育活动载体更加丰富,德育工作途径不断拓宽,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和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建设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的项目进展顺利。社会育人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局面正在形成,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整顿和文化市场、娱乐场所的清理整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6)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取得重大突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已经基本明确,构建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的任务已经全面部署。涉及到幼儿园、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教育以及特殊教育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已经全面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已在全国530个省级实验区展开,实验规模达到同年级学生数的18%。
  
    2000-2002年间,共审查通过了修订后的16个学科的3000余册教材,新编教材200余册。教材内容“繁、难、偏、旧”的现象得到较大改观。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不断深化,课程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学校体育、美育工作进一步加强,教育改革进展顺利,学校体育、艺术教育设施得到较大幅度改善。基础教育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十分活跃,为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7)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取得显著进展。
  
    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全国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学校近7万所;中小学拥有计算机367万台,建立校园网10687个。普通高中已经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在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积极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已经全面启动,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热潮正在兴起。
  
    (8)民办教育取得较大发展。
  
    2001年,全国民办普通中学4571所、在校学生232.86万人,分别比1995年增长280%和757%;小学4846所、在校生181.84万人,分别比1995年增长230%和539%;幼儿园4.45万所、在园人数达到341.9万人,分别比1995年增长114%和210%。民办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幼儿园)数已经占社会力量办学总数的95%,在校学生数占其总数的81%。
  
    (9)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显著提高,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近十年来,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近几年来,国家多次提高教师的工资标准。2001年全国中学、小学教师月平均工资分别由1995年的452元、415元增加到906元、804元,分别提高了100.4%和93.7%。教师正在成为越来越具有吸引力的职业。教师住房条件显著改善,城镇教师家庭人均住房面积从1993年底的6.9平方米提高到2000年的10.8平方米,超过了同期城镇居民的平均水平。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从1988年的68.1%、35.6%、41.3%提高到2001年的96.8%、88.7%、70.7%。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效果明显。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教师资格制度顺利实施,提高教师素质有了制度保障。
  
    教育督导工作和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以“两基”为重点的督导检查工作全面展开,对“两基”的实施发挥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2.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经验。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开拓进取,在取得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辉煌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
  
    (1)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总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全局。
  
    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提出培养“四有”新人的战略目标,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了理论基础。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我们对教育工作的认识推进到一个新的境界。江泽民同志一系列关于教育的重要论断,是新时期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行动指南。改革开放以来基础教育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历程,充分证明只有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才能把握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才能使我国教育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
  
    (2)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1995年,党中央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党中央和国务院还明确提出把基础教育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把“两基”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并提出了一系列保障基础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举措。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9年初国务院批转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基础教育发展的重大举措。同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跨世纪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把提高民族创新能力摆在重要位置。2001年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会议和《决定》进一步强调了基础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了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治本之策,为今后一个时期基础教育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3)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以积极进取,奋发有为,坚持不懈,坚韧不拔的精神推动基础教育事业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只有牢牢把握发展这个主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基础教育各个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无不证明了这一真理。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发展这个主题不动摇,抓住发展机遇,乘势而上,就能够不断开拓基础教育事业的新境界。加快基础教育发展,必须有积极进取、奋发有为,坚持不懈、坚韧不拔,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没有这种精神,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就不可能持续健康发展。加快教育发展,要始终坚持全面、正确的教育发展观。一是正确处理基础教育各个领域的关系。二是正确处理发展的规模、质量、效益的关系。三是采取切实措施,大力支持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事业加快发展。
 
    (4)必须坚持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实践证明,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是事业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正是在党的教育方针的指引下,不断推进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课程体系等方面的重大改革和创新,才使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推动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增强教育的生机和活力,必须与时俱进,从一切束缚基础教育发展的陈旧观念中解放出来,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借鉴和吸收国外教育的先进经验,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
  
    (5)必须坚持强化政府责任、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发展基础教育的方针。
  
    发展基础教育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强化政府责任是保障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治本之策。近十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不断强化对基础教育工作的责任,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基础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近两年来,国务院又针对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出台了一系列强化政府责任的政策措施。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央政府加大了对基础教育的责任,拨出大量资金解决教师工资发放问题、危房改造问题和支持西部地区发展义务教育。
  
    实践证明,不断强化政府责任的地方,基础教育发展必然出现欣欣向荣的局面;弱化、甚至推卸政府责任的地方,基础教育必然出现滑坡现象。在强化政府责任的同时,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发展基础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重要的教育政策。近十年来,在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和参与下,基础教育蓬勃发展。
  
    在13年的实践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指针;党中央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保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推动我国教育不断迈上新台阶的关键;坚持走改革创新之路,不断增强教育的生机和活力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从实际出发,以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是做好新时期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是顺利推进教育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同志们,虽然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已经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目前面临的矛盾和困难。基本实现“两基”的地区工作基础还比较薄弱,巩固提高工作十分艰巨;贫困地区“两基”攻坚工作还面临许多困难;基础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基础教育的优质资源与广大人民群众教育需求的矛盾仍然尖锐;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在办学水平、办学条件、教育发展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内部、外部环境尚未得到根本改善,德育工作仍然是学校教育的薄弱环节。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以积极进取、坚韧不拔的精神状态,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保证基础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开创高中教育发展与建设的新局面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广大人民群众对高层次、高质量教育,特别是对高中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但是,由于我国高中教育发展相对滞后,与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还有较大差距,高中教育已经成为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必须下大力气加快高中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下面我就高中教育发展与建设的问题谈几点意见。
  
    1.认清形势,加快发展高中教育。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我国高中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1996年以来,特别是近三年,是建国以来高中教育发展的最好时期,高中教育实现了连续6年的高速发展。2001年和1995年相比,普通高中招生数和在校生人数都翻了一番,分别达到557.98万人和1404.9万人。这一时期高中教育注重走内涵发展道路,在办学规模扩大的同时,办学效益不断提高,学生数翻了一番,学校数仅增6.5%,校均高中生规模由510人提高至942人,学生与教师比目前已达16.71。各地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不断探索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吸引社会广泛参与、积极扩大高中优质教育资源的新途径,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在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中教育的需求方面迈出了可喜的步伐。近两年来,各地积极推进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符合学生发展规律、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新型教学模式正在形成,教育质量有了稳步提高。
  
    高中教育发展和改革中也面临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扩招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优质的高中教育需求和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显得更为突出;二是高中快速发展与教育投入不足的矛盾进一步凸现,投资短缺已成为制约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三是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和结构布局的调整仍滞后于急速变化的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形势,亟需加快改革的步伐;四是随着高中教育规模的扩大,教师队伍数量明显不足,提高教师素质的任务相当繁重。我们要下大力气研究和解决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深入探索新形势下高中教育发展和建设的规律,开创工作的新局面。
  
    高中教育的发展和建设,关系到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也关系到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积极发展高中教育,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一项重大而迫切的任务。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竞争。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最近公布了2002年世界49个主要国家和地区国际竞争力的排行榜,我国国际竞争力居第31位,属中等偏下水平,其中经济竞争力位居世界第三,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我国企业管理能力、劳动者素质和教育结构等方面竞争力排名均位于49个国家和地区的后列。到上世纪末,在我国7亿劳动者中,专业技术人员有3000万名,仅占4%,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者仅占3.8%,高中程度占11.9%,接近85%的劳动者只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专业人才数量不足和劳动者的素质不高已成为制约我国国际竞争力提高的关键。高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关键阶段,当今不少发达国家都把高中作为改革教学模式、培养21世纪新一代人才和劳动者的重点和突破口。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对于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的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五”期间正值高中阶段入学高峰,初中毕业生升学的矛盾十分突出。尽管普通高中教育已连续6年快速增长,但高中阶段入学率仍只能达到52.9%,每年约有800万的初中毕业生还不能升学。2001年我国小学、初中升入高一级学校比例分别为95.5%、52.9%,普通高校录取率已经达到57.4%,呈两头高、中间低的格局,高中教育已成为各级教育协调发展的瓶颈。目前,教育质量相对较高的学校占普通高中学校总数的1/3,每年招生的矛盾尤为突出,优质教育资源的短缺已成为社会的一大热点问题。实践“三个代表”,归根到底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国进入小康社会后,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接受高中教育,尤其是优质的高中教育,这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体现。加快高中发展,加快优质的高中教育资源的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十五”期间要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有步骤地在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使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60%左右。按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大体相当的比例测算,预计到2005年,全国普通高中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将分别达到640万人和1900万人左右,这就是今后几年全国普通高中事业发展的目标。
  
    按照“积极进取、实事求是、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不同地区普通高中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任务是:
  
    占全国人口35%左右的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在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尽快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较大幅度提高高中入学率,“十五”末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占全国人口50%左右的已实现“两基”的农村地区,要在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两基”水平的基础上,积极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加强优质的高中教育资源建设,“十五”末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60%左右。
  
    占全国人口15%左右的未实现“两基”的贫困地区,要在打好“两基”攻坚战的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高中建设,努力提高高中阶段入学率。
  
    在连续6年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今后几年中普通高中在校生每年还要净增130万人左右,任务相当艰巨。各级教育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不断提高对高中教育发展和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上来,认真把这项事关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大局的工作抓紧抓实。
  
    2.合理规划高中教育发展,努力拓展优质的高中教育资源。
  
    发展高中教育,我们既面临着办学规模不足,群众上高中难的问题,又面临着优质的高中教育资源紧缺,上好学校更难的矛盾。近年来,天津等地的经验表明,把扩大高中教育规模的重点放在拓展优质教育资源上,是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的高中教育发展的途径,目前已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极不平衡,发展优质教育资源一定要坚持“积极进取、实事求是、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
  
    对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来说,应当力争在两、三年内消除薄弱高中,把绝大多数普通高中办成高质量的高中,大幅度提高所有普通高中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努力使每一所高中都能成为学生和家长满意或比较满意的学校。对于中部地区的县和县以下的广大农村来说,首先要把县中建设成为具有示范性的高中;同时要着眼长远,把高中建设与发展同规划全县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结合起来,根据城市化进程,分期分批建设其它高中;县中建设要从实际出发,规模要适当,高初中分离办学,注意规模和效益的统一;要鼓励不同学校开展办学水平竞争,办出各自特色。对于西部贫困地区来说,主要是集中力量加强县中建设,在全县建设一至两所具有示范作用的高中,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从各地的经验看,着眼于大面积提高高中教育的整体质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可采取多种途径:一是引导原有的示范高中以及其他在社会上享有盛誉的高中通过扩建、与其它学校合并等方式,扩大办学规模,发挥这些学校长期形成的教育优势;二是采用依托老校优势的办法,高起点建设一批新校,使它们在办学初期就得到群众的欢迎和社会认可,在较短的时间里达到较高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三是通过合并、兼并、联合办学等布局调整和资源重组的方式,从加强领导班子、充实教师队伍、增加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调整生源结构等方面着手,对一些基础相对薄弱的学校进行重点改造和建设,使之迅速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成为受学生和家长欢迎的学校。
  
    积极发展优质教育资源,扩大高中教育规模,一定要做到科学论证、合理规划。学校建设要树立成本意识和效益观念,把“设备设施利用效率的最大化”作为学校建设和管理追求的目标,要以经济、实用、安全、高效,方便师生使用,满足教师和学生发展需要为首要原则。学校建设还要体现教育特点,注重文化品位,提倡俭朴大气,反映课程改革要求,保证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对学生学习直接有效的项目中去。

  学校的规模要根据教育教学的要求和规模效益进行科学、周密地论证。学校要有一定的规模,才能有规模效益,但也不能盲目追求超大规模。教育经济学研究表明,随着规模扩大,学校生均成本呈先降后升的趋势,达到合理规模后,再无节制地扩大规模就不存在节约成本的比较优势。此外,过大的学校不利于营造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环境,不利于学习方式的转变,不利于实施有效的学校管理,也不能适应21世纪基础教育的发展。
  
    3.加大政府投入,吸引社会广泛参与,多渠道筹措发展高中教育的经费。
  
    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它与义务教育有明显区别,但是也具公益性的特点。发展高中教育,增加对高中教育的投入,应当加大政府的责任。 今年在李岚清副总理的关心和推动下,中央财政从国债中拿出15个亿来支持扩大全国优质的高中教育资源。这笔资金加上地方的资金配套,经过三年的建设,预期可扩大11800个教学班,增加60万学生入学。天津市等许多地方的经验进一步证明,只要坚持政府积极承担发展高中教育的责任,努力增加发展和建设高中教育的政府投入,就能在较短的时间里大幅度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使当地高中教育发生显著的变化。
  
    政府在继续增加对高中教育投入的同时,还要统筹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在盘活利用资源上下功夫。要充分利用财政、金融、信贷等手段提高教育融资能力,改进现有学校基础设施投入模式,采取拨款与贷款相结合和政府贴息方式,发挥政府有限资金的扩张效应。还可以利用城市改造,工厂搬迁的土地和其他资源,通过“退厂进校”来扩大高中的资源。
  
    坚持政府办学不等于政府包办高中教育。“十五”期间,面对高中教育入学人数激增的巨大压力,要用政策吸引社会广泛参与,进一步推进多元办学体制,千方百计地解决初中毕业生升学难的问题。要在进一步办好公办高中的同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要加强对社会力量办学的扶持、管理和引导,努力形成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允许办学历史悠久、教育质量高的公办学校在保证本校规模和质量的基础上,在实行与原校“四独立”(独立法人、独立校园校舍、独立经费管理、独立教学管理)的前提下,单独举办或与社会力量联合举办民办高中;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新建高中学校采用民办机制,吸收社会资源,实行国有民办;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和艺术类院校利用其资源优势和影响,采用民办机制举办有特色的高中学校;允许高质量的高中与薄弱高中的联合与协作,改造和兼并薄弱高中,实行教育资源的重组和优化,扩大优质的高中教育资源。积极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对发展高中教育的捐赠,并享受国家有关优惠政策
  
    在办学体制改革的试验中,凡是涉及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做法一定要慎之又慎,对于政府长期运用公共财政投入建设的优质的高中教育资源,不能变卖、转制,必须继续保持当地人民群众享有的教育权利,以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办学体制改革的健康、顺利地进行。
  
    4.深化教育改革,提高高中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高中的建设和发展必须坚持规模扩大和质量提高并重。没有规模的扩大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而没有质量或者质量不高的规模,也不符合社会的需要。因此,在高中的发展中必须始终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突出的位置。
  
    要提高教育质量,我们既要创造并确保高中教育发展的基本条件,以必要的条件保障质量,更要重视并加强学校的管理,深化教育改革,通过科学的管理使得各项要素有机组合和合理运作,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从而对规模扩大中的质量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
  
    (1)大力推进高中课程改革,提高高中教育质量。
  
    要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下,大力推进高中的课程改革,使高中教育从教育思想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坚持与时俱进,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从而在更高的发展层次上体现质量水准。扎实推进高中课程改革,第一,要转变观念,统一思想。要让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研人员、高中校长和教师通过学习和培训,反思和讨论,提高认识,强化责任,把思想统一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上来,统一到新课程的方向上来。第二,要大力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通过改变教师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使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张扬和提升,真正改变目前在高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满堂灌、注入式、题海战术、机械训练的教育方式。第三,要改革教学管理制度。课程的实施,需要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配套。为了实现高中课程的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需要广大高中学校立足本校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改革实践,在学校层面为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提供经验,也为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2)大力加强高中师资队伍建设。
  
    在高中教育的建设和发展中,教师队伍建设始终是关键所在。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高中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第一,面对高中教育的快速发展,必须确保高中合格新师资及时得到补充。要根据事业发展的实际规模,及时地配置教师。在师范院校现有的培养能力远不能适应高中发展需要的情况下,必须加快实施教师资格制度,鼓励和引导综合性大学毕业生,经过一定培训取得教师资格后到高中应聘任教。从明年开始,本科毕业生人数将明显增加,从目前就业形势分析,吸引一部分毕业生充实到高中教师队伍中来是完全有可能的。第二,要认真实施高中教师竞争上岗、择优聘任、能进能出的教师任用制度;要逐步建立发达地区教师到贫困地区学校、城镇高中教师到农村学校、示范高中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的制度,通过教师的合理流动,促进高中教育质量的均衡提高。第三,建立和完善高中教师定期继续教育和培训提高的制度。通过继续教育和培训,使他们的专业化程度,包括师德修养、教学能力、敬业精神等得到提升。高师和其他从事在职教师培训的机构要根据教育改革的趋势、课程改革的要求和一线教师的实际需要,调整培训课程计划、改革培训模式,努力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为了提高在职教师培训的实际效果,我们要加快实验和推广校本培训的方式,提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带教新教师。还应发挥高中示范性学校的作用,让示范性学校成为后备校级干部培训和骨干教师培训的基地。
  
    (3)抓好示范性高中建设,带动整个高中教育质量的提高。
  
    长期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广大教育工作者坚持不懈的积极努力,在高中学校中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比较深厚的文化积淀、优良办学传统和鲜明办学特色的名校。这些学校是高中教育中的骨干力量,代表着我国高中教育的水平。然而,在高中教育加快发展的今天,还需要更多的学校立足自身实践,努力深化改革,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持续提高教育质量,创造出对广大学校提高办学水平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新鲜经验,从而为普通高中教育整体质量的提高作出贡献。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努力建设一批示范性高中的主要目的。
  
    建设示范性高中,关键不在给予多少特殊的资源配置,而是通过促进学校建立自主发展的内在机制,推动学校不断追求新的发展。建设示范性高中的最终价值并不在于学校本身,而在于对整个高中教育的带动作用。因此示范性高中一定要在高中的改革和发展中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示范性高中要主动传播先进的教育思想与优秀的管理和教学经验;要积极承担国家和地方教育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的实验任务;要成为当地的教学研究基地、培养和输出教学与管理骨干的摇篮;要在教师培训、教研、教学设施等方面为兄弟学校特别是薄弱学校提供支持,帮助其提高办学水平,共同进步;要在推动当地社区先进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4)切实加强对高中建设与发展的督导评估。
  
    在加快发展高中教育的形势下,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及时了解高中建设与发展中的经验和问题。要特别关注高中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教育质量的统一问题,特别关注高中发展与义务教育巩固之间的协调问题。要对各地落实高中建设和发展规划的工作情况,以及普通高中的办学水平进行督导评估,促进高中教育持续、健康地发展。
  
    5.高中教育发展和建设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新形势下加快高中教育的发展和建设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我们既要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又要重视研究和把握发展中的问题,促进高中教育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1)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宏观规划与因地制宜的关系。
  
    制定国家一级和省、市一级的宏观发展规划有利于动员全社会力量发展和建设高中。由于我国各地经济、社会与教育发展极不平衡,宏观规划只能是指导性和预测性的,各地高中教育的具体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方式,一定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能照搬照抄其它地方的做法,一定要坚持“积极进取、实事求是、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
  
    (2)要重视高中教育的均衡发展。
  
    普通高中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促进均衡发展是高中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则,这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不能动摇。在高中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其均衡发展的具体任务可以不同,但是均衡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十五”期间集中有限财力扩建一批优质的高中教育资源是发展的需要,此外还要高度重视消除薄弱学校的工作,尽力缩小校际差距,使扩大优质的高中教育资源的过程成为促进高中均衡发展的过程。

    (3)要重视高中建设中的效益问题。
  
    在高中发展中,有不少学校还缺乏基本的办学设施,亟待改善办学条件,但也有极少数学校建设成本过高,加重了负担。当前,我们仍要大力提倡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的精神。要使学校建设符合教育功能的要求,充分发挥学校现有设施、设备的利用效率。
  
    (4)要注意高中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
  
    义务教育是重中之重,发展、巩固、提高义务教育的水平,是建设和发展高中的基础。在配置教育资源时要把高中教育的发展与义务教育的巩固提高结合起来,注意义务教育与高中教育在教育改革中的联系与衔接,使高中教育的发展有利于义务教育的巩固和提高。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共同发展,重视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在办学设施、师资资源、课程资源等方面的融通和共享。
  
    (5)加强对高中收费的规范管理问题。
  
    学费已成为高中教育多渠道筹资的一个来源。高中收费要按有关制度规范管理,一是坚决制止“乱收费”现象;二是对经费使用要严格管理。学费收入要全部用于办学和发展,不得充抵政府教育拨款,更不得挪作他用。
  
    同志们:让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推进教育创新,努力实现《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的高中教育发展目标,开创我国高中教育发展和建设的新局面!

收藏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