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惠民工程启动实施
1月9日,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教育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并提出实施优质教育信息惠民行动计划,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加快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为目标,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深化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建设完善教育信息基础设施,缩小中西部地区学校数字鸿沟。建立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继续推进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共享,加快建立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优质教育信息惠民行动计划初期在职业教育领域建设1个职业教育数字资源管理中心、20个开发应用基地和100个应用推广试点学校,向职业教育全体学生和社会成员提供数字教育资源开放服务。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
截至1月底,全国已完成项目设备招标和安装调试的教学点分别为5.78万个和5.17万个,占项目教学点总数的99%和89%(其中5.12万个教学点全面应用设备和资源开展教学,占88%)。项目配套的1-3年级下学期数字教育资源已通过网络和卫星两种方式开始播发。全国共培训教学点教师16.3万人次。
安徽省为帮助教学点开齐国家规定课程,组织开发英语、音乐专递课堂资源,现已完成小学英语三年级和小学音乐一年级全册,并统一印制《专递课堂资源使用步骤》卡片,配送到项目教学点,还建立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专题网站,连同中央电教馆卫星资源和教学点专题资源一并供教学点下载使用。
★宽带网络校校通
截至1月底,全国已有29个省份的1010个区县建设了教育城域网;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实现网络接入的比例达到58%,其中实现10M宽带接入学校的比例已达35%;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已建设多媒体教室167万间,占教室总数的42%,近50%的学校已实现至少拥有一间多媒体教室。
截至1月底,浙江省6006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含教学点)全部接入互联网,其中10M以上宽带接入学校5874所(占97.8%)、1G以上宽带接入学校4013所(占66.8%);全省中小学校共有教室134415间,其中多媒体教室133364间(占99.2%),覆盖全省所有中小学校。
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1月,2013年度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征集活动评出93门职业教育网络课程和120个学习实践社区建设方案,3700条专题教育资源进入在线评审。
1月3日,第四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教育课程)立项项目发布,入选课程80门。截至1月10日,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已有486门上线,累计集数3352集;“爱课程”网站已有3万人下载安装客户端,同比上月新增注册用户4万多人。
浙江省为配合高中新课改,计划到2015年建成1000门普通高中选修课网络课程,推荐全省普通高中选用。前三批429门课程已在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课网络课程平台上发布,支持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终端应用,实现移动学习。1月22日,又组织开展了第四批课程审议,通过审议的277门课程将于新学期开学前上线。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湖南启动全省普通高校推进网络空间教学工作,已有14所普通高校全面启动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开通学生空间13.1万个、教师空间7千个。
陕西省网络学习空间平台已开发完成,并在西安市雁塔区开展试点应用,雁塔区现有学校112所、教职工8520人,开通网络学习空间的学校109所、教师4773人。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2.0版上线后,各试点地区正在加紧进行学校、教师、学生空间注册。截至1月23日,平台共有学校用户6481所,教师用户16万名,学生用户87.5万名,家长用户21.5万名。
安徽教育管理公共平台、基础教育资源公共平台1月29日上线试运行。截至1月24日,四川省所有市县教育机构和1.4万所中小学在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注册机构空间和学校空间,9.6万个班级使用平台提供的数字教育资源,69.8万名师生开通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初步实现了全省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1月10日,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开始全国联网试运行办理跨省转学等日常学籍管理业务。截至1月底,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已有15489.7万名学生数据进入全国系统并经过审核,入库比例超过85%;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快速推进,全国教师数据采集工作已基本完成,1720万教职工数据上传入库。
教育信息化工作进展集中展示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有序推进,继续组织学校进行初次数据填报。截至1月23日,全国已有33.1万所学校完成,正组织各级地区管理员进行初次填报数据纠错。
★教育信息化人员培训
1月16-20日,“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国家级培训项目”第三期骨干培训者培训班在广西南宁举办,培训了来自全国8个项目省的185名教师。
1月3日,湖北省教育厅专题召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研讨会,制定《湖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方案规划书》。孝感市教育局规定,从2014年起,教师在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定岗定级时,须获得孝感市或以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合格证书。
湖南省启动全省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信息技术骨干教师“网络空间建设与应用”研修班,第一期共培训全省14个市州的学员50余名;通过“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进校园”活动,全面完成全省中小学骨干教师资源应用和空间使用培训,参训中小学校达1.2万所,培训骨干教师1.5万人,参加校本培训的教师达36万人,通过培训,全省中小学教师个人空间累计开通35.6万个,开通率达72.6%。
1月10-12日,新疆组织开展全区电教机构人员集中加远程培训工作,共有276个听课点参加直播活动,现场培训40人,远程培训9600余人次。
★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
1月3日,教育部批复同意湖北省、安徽省开展教育信息化省级试点,要求围绕教育改革发展目标,进一步完善实施方案,落实配套政策等相关支持保障条件,尽快启动试点工作。
★教育信息化宣传报道
1月16日,中国教育报刊发《2013,我们共同见证——中国教育信息化十大新闻揭晓》,本次活动由中国教育报联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等单位举办,建立全国统一学籍信息管理制度、启动“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启动教育局长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等十大新闻事件入选。
★教育信息化推进政策措施
1月15日,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同志在讲话时强调,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1月24日,《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发布,提出以教育信息化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快促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全面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和国家教育管理、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努力形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巩固“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成果,帮助边远、农村地区适龄儿童就近接受良好教育。加快全国学生、教师等重要业务信息系统的部署和应用。
1月7日,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同志带队前往上海卢湾一中心小学调研教育信息化工作,考察卢湾一中心小学信息化建设和教学应用情况,听取上海市基础教育信息化推进情况汇报。
1月23日,天津市召开2014年教育工作会,《天津市教育2014年工作要点》提出:实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升计划,加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和全市教育管理系统、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研究借鉴国外MOOC教学模式,完善空中课堂教学,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加强教育信息化制度建设,推进教育信息化管理改革。
1月21日,广西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召开全区教育发展大会,对深化广西教育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提出实施广西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并将教育信息化列入八大重点工程,提出:通过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着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自治区财政设立教育信息化建设专项经费,重点推进全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
福建省财政安排专项经费2000万元,主要用于农村中小学宽带接入及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等,为加快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全部接入宽带网络,并全部拥有网络条件下的基本教学环境,以及优质教学资源覆盖到全省农村中小学校的目标提供了经费保障。
吉林省成立教育信息化专家咨询与指导专业委员会,内设教育信息化规划政策与标准化组、教育信息化技术安全与应用组、基础教育信息化组、高等教育信息化组、职业与成人教育信息化组等5个专家组,各组根据各自的领域开展专家工作。
1月26日,山西省教育厅与中国联通山西分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结合全省教育事业特点,立足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积极探索合作新模式,提供更多类型、更高质量的服务,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提升全省教育现代化水平。
1月15日,湖南组织全省16所中、高职学校教学副院(校)长和教务处长召开职业教育信息化与教学方法改革研讨会,专题研讨职业教育信息化与教学方法改革途径和方式。1月上旬,郴州市在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办公会议上,将教育信息化议题列为重要议题之一,全面部署未来两年“三通两平台”工程实施工作。
安徽省马鞍山市将教育信息化列入2014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八项工作之一,出台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提出用三年时间,投入近3亿元,使城乡幼儿园大班以上全部配置电子白板,城乡每个教师配置电脑,城乡每所学校实现网络全覆盖。市政府还出台了农村中小学、幼儿园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安排1000万元、市教育费附加安排3000万元用于奖补,各县按5:5配套,各区按4:6配套,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了经费保障。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