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教育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党中央关于教育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三中全会精神,第一时间召开党组扩大会传达学习,多次召开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制定印发学习宣传贯彻工作方案和通知。组织3期轮训班,实现直属机关、直属高校2.7万人全覆盖,组织开展直属机关科级及以下干部专题培训。持续跟进党的二十大重要改革任务落实。
(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经常性教育和集中性教育相结合,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直属机关党员干部理论进修班、发展对象培训班等教学计划,不断提高干部思想理论水平。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和成果运用,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重大专项中的“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专项,修订出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启动编制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教学讲义工作。会同中央依法治国办、司法部联合举办“中国法治实务大讲堂”,全国高校法学类专业29万人次师生参加。
(三)切实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部党组书记、部长切实履行推进本部门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研究部署、推动落实法治建设工作,主持召开部党组会、部务会研究推进教育法治相关工作,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定期研判、督办教育法治重点任务。修订《中共教育部党组、党组书记、党组其他成员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不断完善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制度体系。
(四)积极开展党章党规党纪学习。健全落实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将党内法规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教育部领导干部集体学习方案中,部党组带头举办读书班、开展集体研讨,引领党员干部原原本本学《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开展集体学习259次,各级党组织书记讲纪律党课350场。举办“教育大讲堂”辅导报告会,开展专题辅导170余场。持续宣传基层党组织学习贯彻情况,组织参加直属机关“教育青廉说 强国建新功”专题学习交流活动。
二、加强制度供给,健全教育法律规范体系
(一)推动教育立法取得重大进展。2024年4月2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完成学位条例自1980年颁布以来的首次全面修订,系统构建了中国特色的学位法律制度。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学前教育步入“有专门法可依”新阶段。持续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教师法修订。推动教育法典编纂工作,开展教育法典基本理论、体例结构、主要制度等相关研究。积极参与法治宣传教育法、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等立法工作。
(二)推进规章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清理教育部51部规章,废止不适应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实施教育行政许可若干规定》《高等学校校园秩序管理若干规定》《中等专业教育自学考试暂行规定》等4部规章。全面梳理教育部134件党内规范性文件,经过“两上两下”征求意见和逐件研究审核,废止28件、宣布失效4件、修改1件、继续有效101件。印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办法》等规范性文件,进一步丰富制度供给。
三、推进依法行政,持续提升治理能力与水平
(一)优化依法行政工作机制。强化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意识,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程序。做好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与公平竞争审查,为教育政策做好法治“体检”,全年累计办理法治审查近2000件/次。加强重要政策性文件与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从严规范管理评比评审评估竞赛项目,推动减少微观管理事项。
(二)激发地方和学校办学治校活力。优化专业设置备案审批工作,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办学条件达标为重点统筹核定职业本科专业设置、招生计划。推动落实《关于高等学校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工作的意见》,在部分高校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工作,为自主审核单位加快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支撑。
(三)强化风险防范与化解能力。联合国家消防救援局印发《中小学校、幼儿园消防安全十项规定》。会同国务院食安办等部门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印发《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指引》。印发《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分级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完善实验室安全双重预防机制。
四、完善监督机制,规范行政权力运行
(一)加大重点领域行政执法力度。举办2期全国校外培训行政执法培训班,召开全国校外培训行政执法工作现场会,提升校外培训法治化能力和水平,持续巩固校外培训治理成果。上线全国校外培训行政执法案件库,为各地开展校外培训行政执法提供实践样本和参考案例,上线并推广“先学后付”功能应用,从源头上破解“退费难”“卷款跑路”问题。
(二)积极为人大、政协履职提供服务。持续提升建议提案办理质效,通过邀请调研、开展座谈、视频会议、登门专访等方式,把代表委员联络沟通融入日常、化作经常,全年共承办建议提案2674件,牵头办理1417件,其中建议792件、提案625件,牵头办理件与代表委员沟通率、在沟通中代表委员满意率、承办件按时办结率均达到100%。
(三)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秉持公正理念、遵循法治精神,充分发挥复议诉讼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全年共办理行政复议110件,制发行政复议意见书1件,办理行政诉讼56件。准确把握政务公开职责定位,统筹政务公开与安全保密,更好地发挥政务公开功能作用,提高公开质效,全年共办理信息公开申请800件。依法做好信访工作,督促指导有关地方和部门积极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加强专题调研和政策供给,推动问题实质性化解。
五、加强宪法法治教育,不断提升干部师生法治意识
(一)抓好“关键少数”助推法治建设。坚持举办宪法宣誓仪式,2024年74名机关司处级干部和直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进行宪法宣誓,部主要负责同志监誓。开设直属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加快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专题研修班和“网络安全法律法规解读”等课程,举办“高校法治工作专题培训班”“教育部门依法治教培训班”等法治专题培训。
(二)切实加强青少年宪法法治教育。召开全国青少年法治教育专门工作会议。举办第九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系列活动、国家宪法日教育系统“宪法晨读”活动。联合最高人民检察院举办“检教同行,共护成长”检察开放日活动,部主要负责同志出席并讲话。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开设“法治教育”专栏,缩小法治教育资源供给的区域、城乡、校际差距。
六、深入推进数字治理,赋能法治政府建设
(一)加强教育公共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支撑学历认证、四六级成绩查询等15项公共服务在线办理70余万件,同比增长38%。完成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制证并汇聚930余万张,全年国家政务服务平台调用共享约1586万余次,同比增长63.5%;汇聚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证书数据36万条,同比增长8.5%;启动教师资格证电子证照试点,已制证2.5万张。
(二)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优化政务服务流程,着力推进数字赋能。开展身份核验、跨层级签章等平台系统升级改造,提高身份核验安全级别,实现教育部电子证照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互信互认。完成同等学历成绩查询等3项政务服务的接入,进一步扩大平台政务服务范围,为公众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教育部行政许可事项在线办理7300件,实现行政许可事项的全流程网上统一申请、统一受理、集中办理、统一反馈和全流程监督。
下一步,教育部将持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在立德树人上下功夫,加大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研究阐释和学习宣传,研究《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统筹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大中小学课程教材;二是在教育立法上下功夫,持续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的制定修订工作,深入推进教育法典的编纂研究,持续健全教育考试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三是在依法行政上下功夫,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四是在法治教育上下功夫,加强青少年宪法法治教育,继续办好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系列活动,进一步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五是在人才培养上下功夫,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法学院校教育培养机制,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