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监管提案〔2021〕305号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民间教育力度,促进十四五教育繁荣的提案》收悉,经商全国妇联,现答复如下:
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青少年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诚如您在提案中所说,加强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将有效补充学校教育,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制更健康、更丰富、更符合时代、国家和社会的需求。教育部、全国妇联等部门一直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会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建立健全法律政策体系。积极推动家庭教育法立法,完善家庭教育工作体制机制。印发《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等,修订《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家长家庭教育基本行为规范》。
二是夯实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阵地平台。依托全国36.3万所城乡社区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1.3万个网上家长学校、1.7万个家庭教育短信微信服务平台,以及各地12355青少年服务台等阵地,广泛实施家庭教育大讲堂、母亲课堂、家庭教育社区行等项目,传播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知识,为群众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借助青少年事务社工机构和社会组织,深入学校、社区开展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和互动交流。
三是打造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品牌。连续多年开展“书香飘万家”家庭亲子阅读活动,发挥读书在家庭教育中的独特作用。每年5—6月期间集中开展家风家教主题宣传活动,宣传家庭教育的科学理念和方法。结合疫情防控,在中国妇女网、人民日报手机客户端等推出“特殊时期·特别家教”微课,通过专家课堂、防疫知识、亲子游戏、亲子共读等多种形式,为家长提供特殊时期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下一步,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完善政策体系,不断加强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工作。
一是持续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指导学校深入开展家访,认真开好家长会,及时向家长沟通和反馈学生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听取家长意见建议,引导家长理解支持配合学校工作。引导家长积极融洽家庭氛围,细心关注孩子思想情绪变化,形成良好沟通互动模式。加强家庭教育宣传,向广大家长宣传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
二是深入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密切家校联系,制订有针对性的家校联动教育方案,构建和谐家校关系。规范设立家长学校,健全日常运行机制,配备家庭教育指导专(兼)职队伍,加强专业知识培训。通过家长课程、父母大讲堂等方式,以线上线下等形式,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咨询和辅导,引导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将家庭教育相关知识纳入各级各类教师的培训中,不断提升教师指导家长的水平和能力,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发挥各方资源力量,为学生开拓视野、全面发展、实践锻炼提供重要平台。
三是营造良好的教育大环境。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博物馆等各级各类校外活动场所,要坚持公益性原则,增加开放时间,特别是下午三点半之后、周末、寒暑假等,要向中小学生开放。社区要建设学生活动中心,为学生在课后时间参与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志愿服务提供活动场所。各类新闻媒体要积极宣传科学育人理念,努力破除“抢跑文化”等功利现象,不炒作考试成绩排名和升学率,营造良好社会育人氛围。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部
2021年10月22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