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监管提案〔2021〕295号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家长教育有效落地,帮助家长成为孩子第一任优秀老师的提案》收悉,经商全国妇联,现答复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围绕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教育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推进家校共育,注重发挥家长学校在家庭教育指导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提高家庭教育发展水平。
一是加强政策指导。2017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将家庭教育纳入德育工作体系,指导各地各校建立家庭教育工作机制,丰富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2020年,全国妇联、教育部印发《家长家庭教育基本行为规范》,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意见》),要求引导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理性确定孩子成长预期,努力形成减负共识。
二是推进家长教育专业化。教育部成立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强化决策咨询、教学研究和实践指导。组织编写《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学校卷和家长卷),引导家长履行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支持高校在“教育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家庭教育学”二级学科,开设家庭教育相关课程,培养家庭教育高层次人才。南京师范大学的“家庭与社区教育”、上海师范大学的“家庭教育”、温州大学的“家庭教育学”等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面向社会开放。
三是推动地方实践创新。会同全国妇联,遴选认定297个“全国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开展家庭教育典型案例的征集活动,遴选100多个中小学家庭教育优秀案例,进行宣传推广。设立10个家庭教育实验区,不断推进家庭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推动各地依托约36.3万所城乡社区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为群众提供就近就便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四是开展主题宣传。2019年,围绕“家校协同,让孩子健康成长”主题,广泛宣传家庭教育的科学理念和知识。2020年,会同全国妇联以“小家传大爱 共筑家国梦”为主题,开展家风家教主题宣传活动。疫情期间,组织编发《抗“疫”期间,家庭教育别缺位》《家校携手,共克时艰》等系列文章,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您在提案中提出推进家长教育有效落地的建议,对推动家庭教育发展很有借鉴意义。下一步,教育部将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推动出台《家庭教育促进法》,加强政策指导,促进家庭教育及家长学校持续发展。
一是完善政策体系。目前,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指导意见”,着力完善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衔接配合机制,形成家校社育人合力。会同全国妇联等部门,制定出台新一轮家庭教育工作五年规划(2021-2025年),进一步明确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指导机构的职责任务。
二是激发基层活力。推动各地学校强化家庭教育指导,引导社会积极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利用青少年宫、乡村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各类社会资源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和实践活动。落实《双减意见》要求,创新协同育人方式,推动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家庭教育的合力。
三是强化具体指导。积极推动将家长教育纳入开放教育内容,适应多样化需求。充分发挥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家长学校、家委会、学校公开日、家长会、家访等工作机制,开展精准指导,提高家长亲子沟通能力、教育引导能力。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部
2021年10月26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