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5257号建议的答复

教监管建议〔2022〕15号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管理的建议”收悉,经商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监管总局、体育总局,现答复如下:

  “双减”改革启动以来,教育部区分不同阶段,聚焦重点任务,集中攻坚克难。经过治理,校外培训乱象得到有效遏制,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受到大幅压减,治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当前,非学科类培训问题较为突出,教育部在巩固学科类校外培训治理成果的同时,持续深化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治理,防止产生新的焦虑。您的建议很有针对性,对教育部做好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治理具有十分积极的指导意义。

  一、关于完善审批登记

  关于您提到的“完善审批登记,提高行业准入门槛”问题,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意见》)中明确要求,“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各地要区分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类别,明确相应主管部门,分类制定标准、严格审批”。教育部通过通报、约谈、调度、督办等方式,压实地方主体责任,指导各地分类明确主管部门。目前,全国32个省份均已分类明确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主管部门,初步理清了部门职责,形成了部门协同治理的工作机制。同时,各地认真落实《“双减”意见》精神,结合实际积极制定标准,严格开展审批。目前,北京、天津、河北等14个省份已出台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明确了审批登记流程。在标准中,对办学许可审批、场所面积、开办资金、消防及安全管理、师资配备等作出了明确要求,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切实把好“源头关”“入口关”。

  二、关于强化日常监管

  关于您提到的“强化日常监管,从国家层面出台非学科类分类管理规范”问题,教育部一直坚持非学科类校外培训与学科类校外培训同步治理,《“双减”意见》中相关政策对学科类及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均适用。为贯彻文件精神,深化治理工作,教育部单独或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出台《校外培训机构材料管理办法(试行)》《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管理办法(试行)》《校外培训机构消防安全管理九项规定》等政策文件,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提出明确要求。同时,考虑到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种类繁多,需要行业主管部门协同发力,教育部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推动体育总局、文化旅游部等部门出台了《关于做好课外体育培训行业服务监管工作的通知》《课外体育培训行为规范》《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发展体育培训的意见》《关于做好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管理相关工作的通知》,有效形成了治理合力。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强化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管理,正在研究制定规范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系统性文件,将从职责分工、标准设置、风险防范、培训价格、培训质量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和落实举措,强化政策供给,进一步完善校外培训监管制度体系。由于“双减”前大部分地区的非学科类机构只需在市场监管部门登记即可开展培训经营活动,机构底数尚未完全掌握。为此,教育部会同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各地全面摸排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情况,依托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建立统一台账,加快推动机构资质审核,进一步强化日常监管。目前,各地已有10.84万家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纳入平台,其中10.03万家机构通过了资质审核,资质审核完成率达到92.52%。经过不懈努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行为得到有效规范。

  三、关于加强资金监管

  关于您提到的“加强资金监管,将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全额纳入监管范围”问题,2021年10月,教育部会同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监管工作的通知》(教监管函〔2021〕2号),明确要求各地采用银行托管和风险保证金两种方式,对校外培训机构(不区分学科类和非学科类)预收费进行监管,风险保证金最低额度不得低于培训机构收取的所有学员单个收费周期(3个月)的费用总额。2022年初,教育部部署各地以区县为单位,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收费和资金监管工作情况开展区县自查和交叉复查,确保预收费监管政策落实落细,保证资金安全。目前,各地普遍采取银行托管或风险保证金方式,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预收费进行监管,据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统计数据显示,各地已有9.54万家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按照监管要求采用银行托管或风险保证金方式,对培训预收费实行监管,纳入监管的机构比例达88%。

  四、关于加强价格监管

  关于您提到的“加强价格监管,遏制非学科类培训价格过快上涨”问题,去年寒假期间,教育部会同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部署各地开展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排查整治工作,确保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明码标价、收费项目与标准公开公示、使用规范合同文本,坚决杜绝恶意涨价和超时段收费,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为进一步加强非学科类校外培训价格监管,2022年4月起,教育部委托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在北京、上海等10个城市持续开展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服务市场价格监测,从目前监测结果来看,全国非学科类校外培训价格总体保持平稳。

  下一步,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抓好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认真研究吸收您提出的有关建议,加快出台规范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系统性文件,要求各地在明确主管部门的基础上,抓紧制定设置标准,严格审批登记。进一步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进行常态化监管,全面规范非学科类培训行为。持续加强非学科类培训机构预收费监管,完善价格监测,深入开展培训收费专项排查整治工作,着力防范化解风险,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部

2022年7月6日

来源:教育部收藏
(责任编辑:李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