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教育部对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第8152号建议的答复

教建议〔2017〕第337号

  您提出的“关于对校园欺凌事件的建议”收悉,经商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司法部、全国妇联,现答复如下:

  教育部高度重视防治校园欺凌工作,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校园欺凌治理的有关要求,在全国组织开展专项治理、加强督导检查、出台专门文件指导各地各校加强防治工作等,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青少年暴力犯罪行为的频发,各地各校在提高防范意识、加强专项教育和加强日常管理等方面也取得了初步进展。但同时,您在建议中指出的对校园欺凌界定模糊不清、教育预防体系不健全、事后调查处理责任不明确等问题确实存在。我们将充分吸收您的建议,总结已开展工作及经验,继续推进防治工作深入开展。

  一、目前防治校园欺凌工作的积极进展

  一是在全国范围开展专项治理遏制了校园欺凌频发事态。2016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分两个阶段对全国中小学校(含中职学校)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第一阶段为专题教育阶段,主要组织各校集中对学生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制订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加强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等。第二阶段为专项督查阶段,主要是各级教育督导部门组织开展专项督查,对媒体报道的校园欺凌事件逐件督办。经过专项治理,学生、家长和老师自觉防范校园欺凌和暴力的意识普遍增强,学校校园管理大为加强,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取得初步成效。

  二是防治校园暴力和欺凌教育工作进一步深入落实。防治校园欺凌专项教育方面,组织各中小学校集中开展防治欺凌教育、品德教育和心理教育,促进学校师生提高反欺凌意识和抗压抗挫能力,提升情绪控制能力,养成与人为善的品质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法治教育方面,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开展“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活动,会同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发布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同时在全国中小学统一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等,切实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和防范意识,提高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安全教育方面,印发了《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组织编写了《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知识读本》《春夏秋冬话安全》等安全教育图书和视频资源,在日常组织指导各地各校开展课堂教学、专题活动、实践演练,在开学初、放假前重点开展安全教育,安全教育逐步制度化、常态化。家庭教育方面,印发了《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家庭教育进行了全面部署并会同有关部门强化落实。

  三是出台了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的专门政策措施。2016年11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对各地各中小学校开展防治校园欺凌工作进行了系统性指导。2017年4月,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并以国务院办公厅名义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将构建防控欺凌和暴力行为有效机制纳入了学校安全风险防控的整体范畴。两个文件的出台,弥补了过去政策文件中对防治校园欺凌行为进行规定的空缺,为加强依法治理校园欺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是积极发挥法律援助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方面的积极作用。教育部积极配合司法部,深入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法律援助条例》,从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提高法律援助质量、畅通法律援助渠道等方面,积极发挥法律援助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方面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对遭受校园欺凌的学生和家庭,积极给予法律援助。据司法部提供数据,2016年共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13万余人次、法律咨询16万余人次。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针对您提出的宝贵建议,我们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校园欺凌”定义、完善防控体系、明确相关工作职责等方面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1. 关于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教育部将积极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国务院法制办等有关部门,一方面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加强对校园欺凌和暴力问题的研究,适时提出立法建议。另一方面考虑到出台专门法案需要较长时间,不能满足目前社会对防治校园欺凌的迫切需求,我们将在现有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基础上,积极研究增加防治校园欺凌的相关条款。

  2. 关于进一步明确“校园欺凌”的定义

  教育部正积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起草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的方案,该方案中重点就校园欺凌的界定、学校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的职责、根据与程序等作出相关详细规定。目前该方案已经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将于近期正式出台。

  3. 关于完善校园欺凌的教育、预防体系

  一方面,教育部将加强与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宣传和监管部门合作,继续加强学生法治教育,编好用好《道德与法治》课程教材,创新课程教学方式,通过开展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国家宪法日等多种形式的法治主题教育活动,让中小学生知法懂法,自觉守法和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继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提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学生自控力、抗压力和抗挫折能力,切实将防治校园欺凌教育工作提高到学生德育教育的高度,引导全体中小学生知礼仪、明是非、守规矩,做到尊重他人、珍爱生命、团结友善、不恃强凌弱。另一方面,正在研制的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的方案,将在已出台文件的基础上,对学校和有关部门开展校园欺凌防治教育和事前预防作更详细的规定。

  4. 关于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分工

  一方面,教育部正在研制的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的方案中,将进一步明确校园欺凌事件的处置以学校为主,同时对各部门和学校防治校园欺凌的职责分工作明确规定。另一方面,教育部将积极会同公安部等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防治校园欺凌的联合机制,加强综合治理。

  5. 关于加强家庭教育

  教育部正积极研制《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预防指导手册》,将指导家长依法落实法定监护职责,增强法治意识,科学实施家庭教育,切实加强对孩子的看护和管教工作。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 育 部

2017年9月27日

收藏
(责任编辑:刘潇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