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教育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第1438号建议的答复

教建议〔2018〕第117号

  您提出的“关于全国各中学在早午餐间增加一次营养餐的建议”收悉,经商财政部,现答复如下:

  教育部高度重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问题,于2011年推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营养改善计划)。营养改善计划集中支持中西部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边远山区等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首要解决的是最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生在校吃饭问题。供餐内容包括完整的午餐,提供蛋、奶、肉、蔬菜、水果等加餐或课间餐。目前,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地区多采取由学校食堂为学生提供完整午餐的供餐模式(约占80%),中央财政提供的每生每天4元营养膳食补助资金基本能满足学生用餐需求。

  近年来,教育部持续加强营养健康教育,指导各地严格落实国家教学计划规定的营养健康教育时间,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确保落到实处。同时,教育部会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举办“营养改善计划管理与监测”培训班、开发“学生电子营养师系统”、编写《小学生营养健康知识读本》、印制宣传图片等,一方面初步解决了基层营养改善计划管理人员和食堂从业人员营养知识匮乏、营养配餐能力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逐步培养了学生科学的营养观念和饮食习惯。

  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有效提高了学生营养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带动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为推动教育脱贫攻坚,提高国民素质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因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自然环境条件各异,财力和群众经济能力各有不同,尤其是城乡区域发展的不平衡,致使各地学生营养改善工作存在一定差异。

  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教育部鼓励地方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符合当地情况的供餐方式和供餐内容,做到就地取材,合理搭配,保证营养。因此,各中学是否在早午餐间增加一次营养餐,应由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具体研究确定。同时,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学生餐营养指南》,对学生一日三餐能量和营养供给量、食物的种类和数量以及配餐原则提出了指导意见。下一步,教育部也将进一步开展营养与健康的宣传教育,从正面引导学生食用营养餐,更好地提高学生营养健康水平。

  感谢您对教育事业和学生营养改善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 育 部

2018年8月30日

收藏
(责任编辑:刘潇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