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提案〔2018〕第36号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监测评价体系 更好落实农村儿童营养改善计划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国家高度重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问题,于2011年11月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营养改善计划)。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有效改善了学生营养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
2012年,教育部等十五部门印发《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要求卫生部门负责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对学生营养改善提出指导意见,制定营养知识宣传教育和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方案;在教育部门配合下,开展营养知识宣传教育和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细则》要求建立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与评估制度。试点县要按照国家制定的监测评估方案,确定一定数量的学校作为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点,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学生营养健康状况常规监测与评估。在常规监测的基础上,每年对部分试点地区和学校开展重点监测,及时跟踪了解学生营养改善情况,为学生营养改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为此,原卫生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工作方案(试行)》。通过监测评估,及时了解各地执行情况,特别是营养改善计划对受益学生的膳食营养摄入、营养状况、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的影响。
目前,我们已经初步建立起中央、省市、县三级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体系。国家卫健委和教育部负责全国监测工作的领导和协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负责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对各地数据的汇总、分析,形成学生营养健康状况年度报告。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与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省份监测工作的组织管理,省、地市级疾控中心负责提供本省份技术指导,分析形成地方技术报告。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与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本县监测工作的组织与实施,具体监测工作由项目县的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共同开展,包括各项调查、数据录入和汇总分析。
2015年,教育部又委托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开展“阳光校餐”项目试点,设立“阳光校餐数据平台”,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及时获取营养改善计划政策落实和试点地区供餐情况,采集学生营养摄入和体质变化情况,客观、科学地反映营养改善计划对贫困地区学生提高营养健康水平起到的重要作用。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目前还处于试点阶段,需要通过不断发现问题,以总结经验,研究改进。监测评估体系的建立,使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得到不断提升和完善。您提出的“建立监测指标体系”等建议很有参考价值,我们将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在制定完善下一步营养改善计划政策时认真研究,并按照国务院有关文件要求,加强督导评估,进一步发挥营养健康监测评估、阳光校餐等第三方作用,不断创新监管方式,督促各地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保障营养改善计划安全、阳光、科学、可持续运行。
感谢您对教育事业和学生营养改善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 育 部
2018年8月31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