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1443号建议的答复

教督建议〔2021〕191号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大对国家教育‘减负三十条’落实情况检查力度的建议”收悉,经商全国妇联,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将各地“教育减负”工作提级为一项重要的巡查内容

  2021年1月以来,教育部先后出台了关于中小学生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管理文件(简称“五项管理”),对“教育提质减负”作出系列部署。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把“五项管理”督导列入今年教育督导的一号工程,5月印发《关于组织责任督学进行“五项管理”督导的通知》,部署各地责任督学对照“五项管理”通知要求,采用校园巡查、推门听课、查阅资料、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多种方式,督促中小学校把“五项管理”要求落实到位。对落实不力、整改不力的学校,要及时进行通报、约谈;对违反规定造成不良后果的,要追究相关负责人责任。6月至7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组织部分国家督学和中小学校长,对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五项管理”进展情况进行了实地督导检查,督导对象兼顾公办民办、城市农村等不同类型的中小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社区,督促各地落实落细“五项管理”各项规定,着力完善立德树人长效机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二、关于深化督学制度改革

  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意见的通知》,在“进一步深化督学聘用和管理改革”方面,明确提出“配齐配强各级督学,创新督学聘用方式,提高督学专业化水平,严格教育督导队伍管理监督”等四项改革创新举措。针对教育减负如何充分发挥各级督学的作用,教育部从三个方面作了努力:一是建强队伍。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完善督学选聘标准,健全督学遴选程序,择优选聘各级督学。按照当地学校数、学生数的实际需要,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廉洁高效、专兼结合的督学队伍。二是突出重点。按照“讲政治、懂教育、敢担当”的原则,加强对各级督学的培训力度,对“减负”工作作为重点进行培训,编撰培训教材和典型案例。三是强化监督。建立健全对下级教育督导机构的监督机制,完善教育督导岗位责任追究机制,督促各级督学坚持原则,无私无畏,敢于碰硬。

  三、关于畅通常态化监督渠道

  为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教育部积极学习借鉴国务院大督查的经验和做法,从2021年1月1日起,在中国教育督导微信公众号开设专栏,常年接受人民群众对学生作业负担过重、违反师德师风、损害人民群众教育权益等有关问题的实名举报,探索“互联网+教育督导”新模式。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定期对举报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凡属实的,作为督政、督学和监测评价的重要线索;对于反映强烈、影响范围广的,直接派员督查并按程序追责、公开,及时回应师生群众关心关切,做到“人民有所呼,教育督导有所应”。

  四、关于改变评价制度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总体方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主线,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破“五唯”为导向,以党委和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社会五类主体为抓手,着力做到政策系统集成、举措破立结合、任务协同推进,共部署了五个方面22项改革任务。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关于教育评价系统性改革的文件,也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为建立科学、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提供了遵循。目前,“总体方案”贯彻落实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下一步,教育部将指导各地抓好“总体方案”的落实落地,及时总结、宣传、推广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持续推动完善教育评价改革制度体系,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推动构建政府、学校、社会等多元参与的评价体系,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扭转教育负担过重现象,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五、关于畅通家校沟通渠道

  近期,全国妇联、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家长家庭教育基本行为规范》等系列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和参与家庭文明建设的指导性工作文件,编印分年龄段的《儿童家庭道德教育指导手册》,要求各级妇联组织始终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儿童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引导广大家庭重视孩子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教育,注重传承弘扬家庭美德、培育优良家风、科学教育子女。各级妇联组织依托36万所社区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和1万多个网络阵地等,开展家庭教育知识宣传普及,帮助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职责,把培养孩子的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作为家庭教育的首要目标,避免盲目攀比、跟风报班,引导家长重视孩子校内学习,切实减轻孩子负担。

  下一步,教育部将会同全国妇联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的顶层设计和宣传指导,联合印发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21-2025年),组织开发手机管理、睡眠管理、作业管理等家庭教育微课,通过妇联系统全媒体广泛宣传,推动家校协同育人。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部

2021年9月6日

来源:教育部收藏
(责任编辑:李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