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教育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第6681号建议的答复

教建议〔2018〕第417号

  您提出的“关于尽快试点‘医教研协同’人才培养机制,探索发展我国‘新医学’的建议”收悉。经商国家卫生健康委,现答复如下:

  经过世界各国百年的探索与实践,医学长学制的优势越来越得到世界医学教育界的公认。长学制为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础教育和临床专业训练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所培养的医学人才具有宽厚的自然科学和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较强的临床能力、科研素养和创新意识。

  教育部一直高度重视长学制医学教育的改革发展。目前,我国已有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等11所普通高校和3所军医大学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学生毕业后可以获得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M.D)。2014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教研〔2014〕2号),提出要改革创新八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鼓励举办八年制医学教育的高等医学院校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培养多学科背景的高层次医学拔尖创新人才。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63号)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基础宽厚、临床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和支撑机制。

  试办高校在遵循医学教育办学规律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先进办学经验,结合国情和学校实际,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八年制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其中,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等高校正在参照美国模式举办“4+4”或“3+5”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探索“理工医协同育人”体系,着力加强医学生多学科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理工背景的临床医生和医生科学家。

  教育部将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印发实施《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进一步推进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支持有关高校开展“医学+”复合型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改革试点,瞄准医学科技发展前沿,对接精准医学、转化医学、智能医学新理念,大力促进医学与理科、工科等多学科交叉融通,培养理工背景的临床医生和医学科学家,满足我国当前和未来临床医学高端复合交叉人才的需求。

  感谢您对教育事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

教 育 部

2018年9月13日

收藏
(责任编辑:刘潇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