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2250号(教育类200号)提案答复的函

教高提案〔2020〕32号

  你们提出的《关于在多学科中设立用户体验专业方向,加快用户体验人才培养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教育部积极采取措施,加强用户体验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为企业创新提供相关人才支撑。

  一、优化专业设置

  在本科教育方面,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对于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和尚未列入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高校可自主申请设置,由教育部审批;对于其余本科专业目录内的专业,高校依法自主设置,实行备案制。教育部鼓励高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办学能力,加大用户体验相关专业设置,加快培养相关领域专业人才。目前与用户体验相关的本科专业类有设计学类(布点3223个)、心理学类(布点396个)、社会学类(布点485个)等。教育部支持高校在有关专业设立用户体验专业方向。

  在职业教育方面,根据《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除国家控制专业外,目录内专业实行备案制。同时,高校可根据专业培养实际,按程序自行设置专业方向,无须备案或审批。《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中的建筑设计类、艺术设计类、市场营销类、计算机类专业等均可设置用户体验专业方向。教育部指导各地和有关高校做好高职专业建设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和专业结构,根据学校办学实际和区域产业发展情况设置专业,避免专业盲目设置和重复建设。

  二、加强优质课程建设

  在本科教育方面,近年来教育部组织高校在爱课程、学堂在线、智慧树等在线课程平台上陆续开设了《用户体验》《用户体验创新》《用户体验与产品创新设计》《用户导向的音视频体验优化》《推荐系统中的用户理解:偏好、意图、行为与满意度》《设计的人因与文化》《设计心理学》等20余门用户体验相关领域的在线开放课程,供计算机科学、工业设计、工程制造等相关专业学生在线学习。201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计划经过三年左右时间,建成万门左右国家级和万门左右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简称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进一步推动高校加强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社会实践等五类一流课程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用户体验相关领域的课程学习资源。

  在职业教育方面,教育部于2019年印发《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从明确培养目标、规范课程设置等七个方面对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提出了具体要求。职业院校可结合实际,优化课程设置,在建筑设计类、艺术设计类、市场营销类、计算机类等专业中设置用户体验职业技能课程,并将有关知识融入到专业教学和社会实践中。

  三、探索协同育人模式

  2014年起,教育部组织企业支持高校开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累计支持1100多所本科院校与近800家企业合作立项3.7万项,企业提供经费及软硬件支持约112亿元。2019年,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和腾讯公司等企业合作实施了《用户体验实验室建设》《用户体验视角下儿童知识服务产业发展研究》《网络广告用户体验测评实验设计研究》《用户体验在工业设计专业中的应用研究》《面向信息电子类专业的“人机交互与用户体验设计”在线通识课程建设》等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涉及新工科建设、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师资培训、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等内容。

  四、优化招生机制

  教育部一贯支持招生单位重视学科交叉融合,现行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允许学生进行跨学科报考。招生单位可根据国家确定的招生计划、社会需求、自身办学条件自主制定本单位的分学科(类别)、专业(领域)的招生方案。

  下一步,教育部将进一步优化用户体验相关的专业设置,推动高校建设用户体验优质课程,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着力培养用户体验领域的专业人才。

  感谢你们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部

2020年9月9日

来源:教育部收藏
(责任编辑:李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