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5032号建议的答复

教高建议〔2020〕628号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中西部医学人才培养的建议”收悉,经商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现答复如下:

  教育部一直高度重视医学人才培养工作,采取多项措施不断加大中西部地区医学人才培养力度。

  一、关于多渠道加强中西部地区医学教育投入的建议

  一是加大中西部医学教育资金投入。2016年12月,财政部、教育部印发《关于印发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科教〔2016〕72号),在支持地方高校发展资金、地方高校生均拨款奖补资金的基础上,整合设立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更好地支持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专项资金在分配时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同时在资金使用上赋予地方较大的自主权。中西部各地可统筹利用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倾斜支持地方医学教育的发展。二是加大中西部医学人才培养数量。根据《高等教育法》有关规定,制定分学科专业招生计划属高校办学自主权。教育部积极支持有关高校根据社会需求和办学条件,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合理确定医学相关学科专业招生规模。“十三五”时期以来,教育部在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管理工作中,不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促进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对中西部地区给予了积极支持和倾斜,中西部地区研究生招生规模增幅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关于建立中西部地区医学人才培养供需平衡机制的建议

  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63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18〕3号)。一是构建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明确构建以“5+3”(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主体,以“3+2”(3年临床医学专科教育+2年助理全科医生培训)为补充,院校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三阶段有机衔接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二是加强基层医学人才队伍建设。2018年,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其中临床医学类、中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等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要求医学生掌握全科医学基本知识,学习全科医学课程,参加全科医学临床见习,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全科医疗工作奠定基础。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全国先后有30个省份、113所高校承担培养任务,中央财政累计投入15亿元,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培养了近5.7万名定向医学生,目前已有2.5万名本科生毕业,并进入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其中约1万名已完成培训到岗。制定印发《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2019年修订版)》,鼓励二级及以上医院有关专科医师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进一步拓宽转岗培训渠道,提高转岗培训质量。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截至2019年底,培训合格的全科医生已达36.5万人,较上一年度增长了5.6万人(增长18%),每万人口拥有全科医生达到2.61人,提前实现2020年每万人口拥有全科医生2-3人的阶段性目标,为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三是加大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培养。全国共有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59个、硕士点59个,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点46个、硕士点113个,均可开展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工作,2018年新招收全科专硕研究生429人,较2017年增长45%。将预防医学专业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目录,鼓励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探索复合型公共卫生医师培训模式。遴选预防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55个,启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印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方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试行)》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试行)》,指导各地遴选培训基地17个,累计招收培训公共卫生医师248人,着力培养防治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组织实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加强中西部地区高层次人才培养。“十三五”期间,为中西部地区培养25名岐黄学者,349名优秀人才,3319名中青年中医药骨干人才,建设了820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655个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21个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支持36个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开展第二轮建设。四是加强药师和卫生应急等人才队伍建设。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高度重视药师、卫生应急等人才队伍建设。在相关政策的引导和激励下,执业药师队伍不断壮大,保障公众用药安全作用日益凸显。截至2020年6月底,全国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考试合格人数116万人,注册执业人数为54万人,每万人口执业药师人数为3.9人。注册于药品零售企业的执业药师49万人,占注册总人数的90.6%。注册于药品批发企业、药品生产企业、医疗机构和其他领域的执业药师为5万人,占注册总人数的9.4%。目前中部地区注册人数15万人,每万人口执业药师数3.5人,西部地区注册人数14万人,每万人口执业药师数3.6人。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积极推进卫生应急人才培养,鼓励和支持高校开展卫生应急相关学历教育。目前我国共有14所高等院校开展紧急医学救援相关研究生学历教育,同济大学、暨南大学等院校相继开展了灾难医学和急诊医学专业教育,潍坊医学院设置了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博士点,天津大学成立灾难医学研究院等。同时借鉴港澳台及发达国家先进的卫生应急管理模式和经验,强化卫生应急管理干部和专业人才培训与学术交流,不断提升我国卫生应急管理水平。

  2020年9月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34号),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医学教育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明确提出全面优化人才培养结构。一是加大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力度。逐步扩大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规模,中央财政继续支持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培养本科定向医学生,各地要结合实际为村卫生室和边远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培养一批高职定向医学生,加快培养“小病善治、大病善识、重病善转、慢病善管”的防治结合全科医学人才。二是加快高水平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依托高水平大学布局建设一批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将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计划作为公共卫生研究生教育的主体培养计划,创立发展公共卫生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开展多学科背景下的公共卫生高层次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加大高层次专业人才供给,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相关学科专业纳入“国家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招生计划”支持范围,增加专项研究生招生计划数量,在“十四五”期间持续扩大培养规模。

  三、关于加强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合作交流的建议

  2001年6月,教育部启动了东部高校“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由起步的13所教育部直属高校支援13所西部高校,已发展到目前106所部属和东部高水平大学参加支援,85所中西部高校接受支援,实现了西部12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覆盖。其中,已纳入对口支援的医学高等院校有新疆医科大学、贵州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宁夏医科大学、河西学院、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等。同时推动省(部)局共建中医药院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教育部、地方人民政府共建了成都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地方人民政府共建河南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山西中医药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药大学、贵州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西藏藏医药大学等中医药院校,会同地方人民政府支持学校改革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实力。

  2020年9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关于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若干意见》,将进一步加大对口支援工作力度,创新对口支援方式,支持受援高校明确发展定位、强化服务面向、打造学科专业特色,提升办学水平。同时,通过建立东中西部高校全国性对口支援对接平台,为受援高校提供咨询指导、输送管理人员和教学科研力量,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

教育部

2020年12月1日

来源:教育部收藏
(责任编辑:李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