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4812号(教育类373号)提案答复的函

教高提案〔2020〕414号

  您提出的《关于改革中西医结合专业使之成为融中西医思想精髓的新医学的提案》收悉,经商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现答复如下:

  正如您所说,中西医并重是新中国建立后政府长期坚持的方针,也是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的基本方针。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一直高度重视中西医结合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近年来,先后在中医药院校、医疗机构建设了71个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推动中西医结合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培养,服务中医药事业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

  一、关于适当延长中西医结合专业学制的建议

  2018年,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规定中西医临床医学属于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学制五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根据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等文件精神,高校应按照自身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合理增设和调整专业,调整国家控制布点专业的修业年限,需按程序报教育部审批。

  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34号),明确提出试点开展九年制中西医结合教育。下一步,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深入落实文件精神,指导有关院校加快推进中西医结合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培养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

  二、关于为中西医结合的学生设置双学位的建议

  2019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了《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管理办法》,围绕复合型人才培养和优质资源共享,提出设置双学士学位类型。对于学校主导开展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可以采取双学士学位方式,对招生、培养、毕业等进行整体设计,对符合条件的毕业生,授予双学士学位。有条件的高校,可按程序向本省学位委员会申请开展中西医结合相关双学位人才培养工作。

  三、关于允许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考取西医执照的建议

  按照现行规定,中西医结合专业是中医类别中的一种,应当报考中医类别的医师资格。当前,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正牵头组织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自1999年5月1日起实施,以下简称《执业医师法》)。修法工作启动以来,在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的组织协调下,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有关部门扎实开展基层调研、专家论证、国外相关文献梳理等工作,广泛听取有关方面意见建议,总结梳理《执业医师法》实施以来的经验成效和存在问题,系统整理深化医改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加强和改进医师管理的创新举措,研究起草法律草案,并不断修改完善。

  下一步,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做好《执业医师法》的修订工作,促进医学人才培养与使用管理的紧密衔接。

  四、关于西医院校应增开中医基础课程的建议

  教育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一直高度重视西医学生的中医教育,在西医院校开设中医学课程已成为我国医学教育的一大特色。

  2017年,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教高〔2017〕5号),提出要建立更加完善的西医学习中医制度。2018年,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临床医学类学生掌握中医学(民族医学)的基本特点,了解中医学(民族医学)诊疗基本原则。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要将中医课程列入临床医学类专业必修课,提高临床类别医师中医药知识和技能水平。近年来,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就临床医学专业开设中医必修课程进行了专题研究。目前,我国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基本都设置了中医学方面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平均55学时左右,授予3至5个学分,必修课开设较多的课程是《中医学》或《中医学基础》,选修课有《针灸学》《中医治未病》《中医学基础》《络病理论与临床应用》《中医养生学》和《中药保健食品》等。

  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是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的显著优势。目前,教育部正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研究制定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把中医药课程列为本科临床医学类专业必修课和毕业实习内容,增加课程学时,同时建设一批中医药类精品课程,使临床医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中医知识、加深中医理解和建立中医思维,为今后从事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和研究奠定基础。

  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部

2020年11月19日

来源:教育部收藏
(责任编辑:李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