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高建议〔2021〕91号
你们提出的“关于支持在莆田市以新医科为核心建立兰州大学国际校区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正如你们所说,推进新医科建设,是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更好地培养服务人民健康需求的卓越医学人才的重要保障。
教育部高度重视新医科建设工作。2020年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34号)明确提出,以新医科统领医学教育创新,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体现“大健康”理念和新科技革命内涵,对现有专业建设提出理念内容、方法技术、标准评价的新要求,建设一批新的医学相关专业,强力推进医科与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
2020年,教育部支持建设了313个医药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支持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等福建省高校一流本科建设点13个,重点引导医学院校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大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力度。此外,2017年以来,教育部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支持高校附属医院在福建省等8个省份开展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其中支持建设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福建医院项目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项目,着力打造医学高地,提升福建省整体和区域医疗服务能力。
关于批准兰州大学在莆田设立以新医科为核心的国际校区的建议。高校异地建设校区或分校在一定历史时期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适应了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异地校区带来的高校原有优质资源品牌稀释、内部治理水平下降、教学科研及校园文化资源难以有效共享、办学质量难以保障等问题进一步显现。2017年1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基本建设管理的通知》(教发厅〔2017〕12号)明确提出,原则上不支持、不鼓励跨城市、跨省建设新校区,特别是具有本科教学功能的新校区。2021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规范高校异地校区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发厅函〔2021〕18号),进一步明确提出,除党中央、国务院安排部署及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外,原则上暂停审批新的高校异地校区。因此,兰州大学在莆田设立国际校区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论证。
下一步,教育部将继续支持福建省推动新医科建设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支持包括莆田学院在内的福建省属高校以新医科建设为抓手,推动医学院校与其他高校的合作,鼓励高校内部各学院的协作,加快建设新的医学相关专业,推进医科与理科、工科等学科加强深度交叉融合,培养多学科背景的高素质复合型医学人才。
感谢你们对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
教育部
2021年9月1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