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0263号(教育类031号)提案答复的函

教高提案〔2021〕177号

  你们提出的《关于我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提案》收悉,经商国家卫生健康委,现答复如下:

  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创新工作,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医学人才供给,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正如你们所提,我国目前医学教育中还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急需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予以解决。

  一、关于构建新的以培养全科医生为重点的“5+3”一体化医学博士学位培养体系和分期分批加快实施新的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议

  经过多年的改革探索和实践,在充分借鉴国际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和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我国初步构建了“5+3”为主体的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63号),确定了“5+3”(5年临床医学本科院校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主体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对经过3年研究生教育的合格毕业生授予硕士专业学位,经过3年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可以同等学历申请硕士专业学位。同时对住院医师培训合格的本科学历临床医师,在人员招聘、职称晋升、岗位聘用、薪酬待遇等方面,与临床医学、中医学位硕士研究生同等对待。

  你们提出的“5+3”一体化医学博士学位培养体系,教育部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召开了座谈会。从调研情况看,目前在我国构建新的以培养全科医生为重点的“5+3”一体化医学博士学位培养体系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从目前我国博士研究生培养学制来看,博士研究生培养需要10-11年的时间。按现行学位体系和学位授予标准,“5+3”毕业生在培养内容与要求、临床科研与训练、学位论文等方面,难以达到临床医学(中医)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标准。教育部正在积极探索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衔接,组织开展“5+3+X”(X为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或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所需年限)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统筹考虑不同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学制以及现行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标准,将积极支持有条件的高校采取“5+3+X”的模式,加快培养全科医学领域的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二、关于加速建立临床专科医师培训体系的建议

  2015年12月,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卫科教发〔2015〕97号),对培训专科、培训对象、培训基地、培训招收、培训模式、培训考核等作出了顶层设计,目前正在按照“稳妥、审慎、小范围”的原则,稳步开展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委托中国医师协会,立足中国国情,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基地标准、培训内容与标准、师资队伍管理办法等配套文件,发布了《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目录》,共设置了120个专科。其中,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心血管病学、神经外科学、内科危重症医学、老年医学、新生儿围产期医学、普通外科学、外科危重症医学、儿科麻醉学和口腔颌面外科学等10个专科先行先试,正在开展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中央财政给予每个试点专科基地专项补助,并按照3万元/人/年的标准提供补助经费。2019年12月,经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我国卫生与健康领域的第一部基础性、综合性法律《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正式颁布,明确提出“国家制定医疗卫生人员培训规划,建立适应行业特点和社会需求的医疗卫生人员培训机制和供需平衡机制,完善医学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体系,建立健全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建立规模适宜、结构合理、分布均衡的医疗卫生队伍”,并已于2020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形成完整的毕业后医学教育制度提供了法治保障。

  三、关于建立基层医药卫生人才培养与成长的长效机制的建议

  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要求,改革完善全科医生薪酬制度,完善全科医生聘用管理办法,拓展全科医生职业发展前景,多措并举全面提高全科医生职业吸引力。

  (一)加强以全科专业为重点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将全科专业住培招收计划单列并戴帽下达,中央财政经费从2014年开始按照3万元/人/年的标准建立经常性补助机制,2014-2020年共招收培训全科专业住院医师6.7万人(含专硕6.9万人)。

  (二)加强助理全科医生培训。自2016年项目实施以来,累计支持中西部地区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招收培训2.5万余名助理全科医生,中央财政按照2万元/人/年的标准建立经常性补助机制。

  (三)积极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2010年以来,共为中西部地区农村乡镇卫生院免费培养了6.4万余名本科医学生,平均为中西部每个乡镇卫生院培养了约2.4名本科定向生。2015-2020年顺利毕业并履约的近3万名免费医学生的工作岗位基本得到落实,并参加了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2018年起,每年约有5000名经过培训的订单定向医学生奔赴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岗位,提升了中西部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四)加大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力度和针对性继续医学教育力度。2010年以来,支持各地转岗培训全科医生20余万人。将全科医学作为紧缺专业予以重点倾斜,2011年起,累计设立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全科项目1700余项,培训基层医务人员102万余人次。

  下一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将进一步健全全科医生培养体系,健全涉及学制、学位、招生、就业、待遇、职称及职业成长等方面系统协调的政策支持平台,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培训力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满足行业需求。同时,积极协调推动财政、发改、人社等有关部门,在全科薪酬制度改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科特岗计划等方面加快改革步伐,拓展全科医生职业发展前景,加快提升全科专业吸引力,形成全科医生人才培养与使用的长效机制。

  感谢你们对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

教育部

2021年10月15日

来源:教育部收藏
(责任编辑:李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