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高建议〔2021〕113号
您提出的“关于尽快开展以创新力为导向的‘医学科学家’培养模式试点的建议”收悉,经商国家卫生健康委,现答复如下:
正如您所说,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社会发展的不懈动力,以创新力为导向的临床医学人才,医生科学家的培养迫在眉睫。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高水平医学人才培养工作,采取多种措施,着力培养拔尖创新医学人才。
为适应国家医学创新和国际竞争对高水平医学人才的要求,培养基础扎实、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技能强、具有发展潜力和后劲的高层次医学人才,2000年起,我国陆续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4所科技创新能力强的一流高校举办八年制医学教育。通过八年制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实践,着力夯实医学生人文和自然科学全面发展的宽厚基础,提升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培育医学生临床科研潜质,拓展医学生国际视野,培养少而精、高层次、高水平、国际化的医学未来领军人才。
近年来,国家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强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2018年,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高〔2018〕4号),明确提出,深化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改革,深入推进八年制医学教育改革。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34号),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作出部署,教育部深入贯彻落实国办文件,一是推进基础与临床融通的整合式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加大政策保障力度,支持八年制医学专业毕业生进入博士后流动站。二是扩大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开展MD+PhD医师科学家培养改革试点。三是加快建立医药基础研究创新基地,建设产学研融通创新,基础研究支撑临床诊疗创新的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医药基础研究创新基地。北京协和医学院已于2018年开展了“4+4”医学精英教育模式试点改革工作。
同时,根据教育和医疗卫生行业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分别设置临床医学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并加强分类指导,推进临床医学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您建议的“临床医学本科(5年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3年)-临床医学学术型博士(X年弹性学制),即5+3+X贯通培养”,目前有部分院校正在实施,符合相关研究生培养政策。
下一步,教育部将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支持有条件的高校积极开展医师科学家培养改革试点,开展“5+3+X贯通培养”改革,为健康中国建设培养少而精、高层次、高水平、国际化的未来医生科学家。
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
教育部
2021年9月7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