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建议〔2016〕第165号
您提出的“关于把平均受教育年限纳入‘十三五’教育发展核心指标的提案”收悉,经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及人口素质高低的重要指标。如您所说:提高人口受教育年限,对于我国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文化繁荣等诸多方面意义重大。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了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健康发展,保障了我国人口受教育年限的不断提升。
一、关于“进一步提高我国主要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目标年限”的建议
人口受教育年限是指某一特定人群接受学历教育(包括普通教育和承认学历的成人教育,不包括各种非学历培训)的年限总和的平均数。在人口统计调查中,通过被调查者填报受教育情况(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职、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研究生),汇总得到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数,以此计算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人口受教育年限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不难看出,提高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唯一途径是各级各类教育(主要是各级各类学历教育)的全面发展。
随着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中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的明显提升,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已取得了巨大进展。目前,我国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确实还存在着一定差距。我们知道,计算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是以年龄段人口总量为基础的,没有考虑人口的年龄差异。西方发达国家普及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较早,无论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在计算人口受教育年限时不必将年龄因素考虑在内,而我国普及义务教育及高等教育大众化只是近20年的事,四十五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口,受教育年限普遍较低,无形中拉低了我国人口受教育年限的总体水平。我们认为,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及人口的自然淘汰,我国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必定会逐年增长。
二、关于“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创新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计算方法”的建议
终身教育体系是指社会中所有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的总和,是整合了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继续教育、家庭教育等教育形态,旨在为人的终身发展提供教育发展的一体化教育系统。
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对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我们理解,您提到的终身教育概念,更侧重于学校教育之后的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柱。继续教育从性质上可分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又可分为以职业能力提升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以社会文化、生活等学习为主的社会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随着知识社会、信息社会的来临,继续教育对国家现代化建设,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建设的促进作用将越来越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学习需求的不断高涨,我国继续教育的服务面向不断拓展,规模总体呈持续增长趋势。以非学历教育为例:2010年以来,仅各级各类学校提供的非学历教育和培训,每年注册学员就超过了5000万人次。据教育部职业与成人教育司委托部分行业企业的统计,《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被调查企业(大中型企业)职工全员培训率2013年达到63.4%;部分部门或行业,企业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参与率接近100%。近年来,以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教育、社区教育发展迅速,参与学习的市民越来越多。截止2014年,我国已建设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180个,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500余个,带动了城乡社区教育的广泛发展,为国家人才培养和国民素质提升做出了贡献。
人均受教育年限的计算方法是国家统计局参照国际标准,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的,这种方法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具有国际可比性。据了解,目前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均未将非学历教育的学时数纳入人均受教育年限的计算方法,如果我国将非学历教育的学时数纳入人均受教育年限的计算方法,将无法与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的数据进行比较。二是数据的可获得性。统计年度非学历教育学时数,不仅是我国人口统计调查中的难点,也是很多国家包括许多发达国家人口统计调查中的难点,在我国目前的人口统计调查制度中,还无法获得年度非学历教育的有效学时数。因此,这也是国际上不将非学历教育纳入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计算方法的重要原因。
三、关于“加大对平均受教育年限(学时)的经费投入”的建议
我们理解,您的本意应该是建议加大对非学历教育的经费投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非学历教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障非学历教育的健康发展。《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国家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大力支持发展继续教育,初步形成了政府、用人单位和学习者共同分担、多渠道筹措经费的继续教育投入机制。国家加大了对公益性和普惠性继续教育项目的经费支持,加大了对中西部和民族地区以及弱势群体、特殊群体继续教育的支持力度。以成人教育经费投入为例,2009年教育经费总投入211.29亿元,到2014年达到了280.26亿元,增长率为32.6%;财政性教育经费2009年115.57亿元,到2014年达到197.55亿元,增长率70.9%;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比从54.7%增长到70.5%,提高了15.8个百分点。在编制教育“十三五”规划时,我们将继续加大对教育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的力度,积极推进各类学习资源的建设与共享,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教育部将协调财政部门,进一步加大对继续教育的经费投入,通过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远程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拓宽继续教育,终身教育通道,更多更好地提供个性化学习条件,为构建符合基本国情的学习型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中,明确把“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作为重要内容。为落实十八大精神,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起草的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将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提出从2015年10.23年提高到2020年10.8年。该指标为约束性指标,是“十三五”期间各级政府履行职责和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再一次衷心地感谢您对教育事业关心与支持!
教育部
2016年10月13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