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提案〔2017〕第84号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高校优质资源 促进边远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提案”收悉,经商财政部,现答复如下:
您的提案充分体现了对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关心和思考,这些建议与国家教育扶贫的政策导向是一致的。近年来,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中央提出的“发展教育脱贫一批”重要任务,全面落实《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在贫困地区定向招生培养、优质教育资源输入山区学校、鼓励高校帮助贫困地区筹集扶贫资金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持续实施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计划
定向招生国家计划从2012年开始试点,当年安排定向招生计划1万名。从2014年起,实施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其中国家专项计划由中央部门高校和部分地方高校承担,覆盖所有“211工程”高校和108所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地方专项计划由各省(区、市)所属高校承担,高校专项计划由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承担。定向招生计划2015、2016、2017年分别增至5万、6万、6.3万人。据统计,五年来累计有25万名贫困学子通过定向招生计划圆梦重点高校,有效畅通了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纵向流动渠道。
二、支持优质教育资源输入山区学校
一是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全国6.4万个教学点全部实现设备配备,通过网络与乡镇中心校或城镇实验学校异地“同堂”上课,由城里的老师通过网络为教学点学生实时授课,真正实现了优质师资资源的共享。项目的实施,有效地破解了长期以来教学点缺少师资、无法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的难题,基本满足了400多万偏远地区的孩子就近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二是积极实施教育扶贫结对帮扶行动。在县域内实施城区优秀幼儿园对口帮扶乡镇中心幼儿园。在市域范围内实施优质义务教育学校对口帮扶农村薄弱义务教育学校,鼓励东部地区开展义务教育结对帮扶。在省域内实施省市优质普通高中对口帮扶贫困县普通高中。除在省域内实施职业教育对口帮扶外,组织东部地区职教集团对口帮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依托东部高校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对口帮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高校。三是鼓励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开展教育服务。动员高校充分发挥智力高地的优势,深入实施精准扶贫,通过举办学术讲座、开展座谈交流、现场技术咨询服务及技术指导等形式开展服务工作。如华中科技大学面向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每年举办“乡村教师来汉培训”活动,邀请村级小学工作教师参加培训。2016年,该地区摩峰中心小学“小升初”成绩列全镇第一,支持山区教育的做法取得显著成效。
三、鼓励高校帮助贫困地区筹集扶贫资金。教育部积极鼓励承担扶贫任务的直属各高校面向贫困地区筹集资金,发挥示范引领,以小带大的帮扶作用。一是学校自筹资金对口帮扶贫困地区。如浙江大学每年设立150万扶贫专项经费用于定点扶贫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工作,安排40万元校长基金支持景东地区扶贫产业技术的开发与研究。二是通过校友捐赠等方式募捐资金。如厦门大学通过校友返校参加校庆活动等方式,举办厦门大学—宁夏隆德县对口帮扶暨经贸合作推介会,会上达成意向投资金额达46亿元。三是帮助贫困地区争取项目经费。如北京大学积极帮助云南省弥渡县获批“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重大专项,获800万元专项经费支持。
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教 育 部
2017年10月17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