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关于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第1260号(教育类120号)提案答复的函

  教提案〔2016〕第111号

  您提出的“关于将中医文化教育纳入到孔子学院课程中的提案”收悉。经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现答复如下:

  一、中医药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孔子学院(课堂)为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和发展开辟了一条新渠道。

  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下,经过12年努力奋斗,孔子学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已在138个国家和地区设立500多所孔子学院和1000多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孔子学院(课堂)主动适应海外“中医热”不断升温的国际需求,综合运用国内外院校和机构等多方力量,努力推动传承悠久的中医药优秀文化资源走向世界,为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和发展开辟了一条新渠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0年为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中医孔子学院揭牌时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截至目前,全球已建立10所中医特色孔子学院和2个中医孔子课堂,分布在美国、英国、匈牙利、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泰国、斯洛伐克等8个国家。

  二、中医孔子学院(课堂)已将中医药文化教育纳入专业/学分课程体系,全球孔子学院(课堂)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推广活动。

  (一)开设中医专业和中医类汉语学分课程,培养中医药专业本土人才。

  伦敦中医孔子学院每年培养中医专业本硕学生近百人;韩国圆光大学孔子学院推动圆光大学和湖南中医药大学启动了本硕博人才培养项目。全球多所孔子学院和课堂开设了《针灸与视觉》《中医学应用》《经络腧穴学》《中医历史与概论》《中医临床汉语》等各类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学分课程,并组织学生赴华进行中医课程学习、临床实习、中药材加工考察等活动。

  (二)针对大学和医疗机构的中医专业人员,加大中医药职业教育培训力度。

  泰国东方大学孔子学院和泰国中医师总会合作设立了“泰国卓越中医师培训基地”,成为泰国首家执业中医师培训基地。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眼视光学院孔子学院与美国中医药针灸学会合作,多次举办中医学术讲座交流会。2015年,日本学校法人兵库医科大学孔子学院为380名医师、药剂师举办8场中医药继续教育培训讲座。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孔子学院为50余名当地中医师、中医教师举办讲座,纳入南非卫生部承认的继续教育证书学分课。

  (三)开展中医药教材编写和课题研究,努力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校企创新合作。

  古巴哈瓦那大学、法国普瓦提埃大学孔子学院和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日本神户东洋医疗学院孔子课堂等自主编写出版各类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类专业教材。日本学校法人兵库医科大学孔子学院和兵库医科大学先端医药研究中心合作完成中医药科研课题并发表SCI论文5篇,其中3篇被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生物医学资料库Pubmed收录。韩国圆光大学孔子学院推动该校天然医药CK产业与中国湖南国华制药有限公司签订产学合作协议,组织韩国企业来华参加中韩食品医药品产学研合作交流会。韩国世明大学孔子学院与韩国堤川韩方生物振兴财团签署合作协议,并举办江中集团产品展示和中韩医药企业合作项目洽谈会。

  (四)举办中医讲座,开展中医体验,推动中医药文化交流。

  孔子学院总部多次组织同仁堂专家团队赴各国孔子学院巡讲。全球各孔子学院多次邀请国内外知名中医药专家赴外举办讲座和进行中医药文化交流。伦敦中医孔子学院常年开设中医诊室,积极为大学及社区提供服务。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中医孔子学院每周举办义诊活动。一些孔子学院设立了“中医药文化展示体验馆”“中医养生中心”“养生堂”“中医药角”等,吸引当地民众体验中医药文化。

  孔子学院(课堂)积极开展中医药课程教育和文化推广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受到世界各国热烈欢迎,成为中医药专业本土人才培养、中医药文化推广的重要平台。英国查尔斯王子专门为伦敦中医孔子学院“养生保健与生态文明”国际研讨会开幕式录制视频。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时钟雯参加孔子学院中医讲座后,深受感动,捐赠100万美元,用于鼓励美国学生学习中国文化和医疗健康专业。

  三、国家汉办将继续鼓励和推动孔子学院(课堂)的中医药文化教育课程建设和中医药文化推广活动。

  您提出的关于将中医文化教育纳入到孔子学院课程的建议,国家汉办将积极采纳,继续鼓励和大力支持中医孔子学院建设,根据各国需要开设系统化中医教育课程,培养优秀中医药专业本土人才,推动中医药教材编写、课题开发及应用。与国家中医药局海外中医药中心联合开展中医药课程建设和相关教育活动。欢迎更多国内外中医药机构、企业等加入到孔子学院建设中来,鼓励和支持全球孔子学院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推广活动,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世界多元文明交流互鉴作出更大贡献。

  感谢您一直以来对孔子学院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部

  2016年7月28日

来源:教育部收藏
(责任编辑:于淼)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