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教育部对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第3808号建议的答复

教建议〔2016〕第206号

  你们提出的“关于治理雾霾要从娃娃抓起的建议”收悉。经商环境保护部,现答复如下: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在人民生活中的地位不断凸显,环境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保护生态环境,留住绿水青山,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国家高度重视包括大气污染防治在内的环境保护教育。

  一、加强幼儿环境保护启蒙教育

  教育部重视对幼儿进行环境启蒙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幼儿园教育孩子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依据幼儿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要求幼儿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将环保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和游戏活动之中。建议教师和家长引导幼儿关注和了解自然、科技产品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渐懂得热爱、尊重、保护自然。如:和幼儿一起讨论汽车等交通工具给生活带来的方便和对环境的污染等。

  二、将环境教育内容有机融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和教材

  2003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和《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将环境教育作为跨学科的专题教育纳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同时明确提出了各学科有机融入环境教育的方式,鼓励地方和学校根据当地的实际需要,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根据《大纲》和《指南》要求,中小学相关学科全面落实环境教育内容。中小学德育课程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循序渐进地安排环境教育内容。如:小学1-2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程要求学生“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爱护动植物,节约资源,爱护公物,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小学3-6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要求学生“了解本地区生态环境,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增强环保意识”;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要求学生“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要求学生“针对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阐发可持续发展的哲学依据”。

  中学化学、地理等学科课程,也结合学科自身特点,明确提出了相关教育的内容与要求。如:初中化学课程专门设置了“我们周围的空气”和“保护好我们的环境”等内容,要求学生“认识处理‘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的必要性及一般原则”“了解典型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了解当地环境污染情况、空气质量日报”等;普通高中化学课程要求学生“知道大气主要污染物,能说出减少大气污染物的原理和方法”“讨论在田间或市区焚烧植物秸秆、枝叶以及垃圾的危害”等;初中地理课程要求学生“用事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同时还要求“增强保护环境与资源的法治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等。上述学科均按课程标准要求将环境保护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教材。

  此外,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阶段还留出一定的课时空间由地方和学校根据当地的特点和需要安排课程内容。许多地方和学校积极开发环境保护特色课程,加强环保教育,增强育人效果。其中,江苏“中学地理课程中的环境教育理论与实践”、四川“初中生物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体系”等实践成果获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三、开展丰富多样的学校环境保护教育活动

  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各地各校普遍开展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2015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回应了社会各界对加强环保教育的关切,明确要求广大中小学生“勤俭节约护家园”,做到“不比吃喝穿戴,爱惜花草树木,节粮节水节电,低碳环保生活”。2015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全面实施“蒲公英行动计划”,加强社会实践教育。各地各校不断开辟和拓展教育空间,开展以爱护环境为主题、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践行环保教育要求。

  近年来,各地各校按照教育部部署,认真开展环保教育,形成了一批好的经验和典型做法。如:江西开展“低碳生活调查体验”活动,不断强化学生文明和谐的价值观念;青海启动生态文明教育进课堂工作,从小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增强热爱家乡、保护生活环境的责任感;广西开展“美丽广西•生态乡村•美丽校园”活动,有效培养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良好习惯;黑龙江在中小学开展“绿丝带飘起来”“家庭节能减排总动员”等环保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素质。

  四、加大社会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力度

  对学生开展环境保护教育,离不开家长的示范支持。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离不开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每年“六•五”环境日期间,环境保护部等部门都会按照《环境保护法》等有关要求,策划开展一系列面向全社会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2014年,环境保护部在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要点中要求,把宣传《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作为着力点和重中之重,广泛开展面向社会的环保宣传教育,引导公众积极理性参与环境保护,监督大气污染防治。同年,发布《“同呼吸、共奋斗”公民行为准则》,倡导公众学习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参与环保活动。2015年,环境保护部印发《关于加快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实施意见》。同年, 联合教育部制作了《雾霾的形成与应对》宣传片,介绍相关知识,并向全国中小学发送。2016年,环境保护部联合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部门印发《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6-2020年)》,明确了“十三五”时期全国环境宣传教育的行动任务。同年,环境保护部宣教中心举办“童绘蓝天——全国中小学生环保绘画大赛”,号召中小学生积极保护环境,应对环境污染。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大气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教育要求,开展丰富多样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弘扬生态文明价值观,提高全社会环保意识,为实现绿色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感谢你们对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

  教育部

  2016年9月20日

收藏
(责任编辑:忠建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