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教育部对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6425号建议的答复

教建议〔2016〕第395号

  您提出的“关于开放公立学校与优秀民办教育机构深入交流合作的平台,推广学科英语教育理念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新世纪以来,特别是《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各地和学校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推动公、民办教育以及英语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加强教学研究工作

  教学研究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创新理论、服务决策、指导实践、引导舆论的重要功能,对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有重要意义。教育部高度重视教学研究工作,加强和改进教学研究规范管理,通过多种平台交流、宣传、推广教学研究成果,发挥优秀教学研究成果的引领示范作用,促进教学研究健康发展。

  一是鼓励通过教学研究促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国家鼓励中小学和一线教师积极申报各级各类课题项目,以教学研究带动教学改革,并在经费、时间、条件等方面予以支持。在历年的各级各类课题申报中,中小学教师作为负责人申报成功的课题也有许多。比如,在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面向全国发布的英语教学领域的课题申报中,《“小哈姆雷特”的大舞台——构建有效的小学英语课本剧教学的研究》《初中英语情境化语法教学的实践研究》等一批中小学教师主持的课题获准立项。这些课题项目的研究成果为提升教学质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是加大教学研究成果宣传推广力度。2014年教育部开展了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共有417项成果获奖,促进了基础教育改革经验的总结交流。其中,涉及英语学科教学的获奖成果有河南省基础教育研究室等单位申报的《农村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浙江省温州实验小学等单位申报的《基于语篇的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深圳市罗湖外国语学校等单位申报的《初中英语分层分级阅读教与学微技能研究与实践》等。近年来,教育部委托专业机构大力开展成果宣传、推广,扩大示范引领作用。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教学研究成果的培育、宣传和推广工作,加强教学研究管理,加大教学研究支持力度,拓宽交流宣传推广的渠道,强化教学研究成果宣传推广平台的建设,促进优质教学研究成果在更大的范围发挥引领示范的作用。

  二、推动公办学校和民办教育机构交流合作

  公办学校和民办教育机构的互动交流对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办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对此,近年来教育部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了《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以及配套细则,其中对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相互购买管理服务、教学资源、科研成果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若干意见》以及配套细则已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

  二是积极探索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相互委托管理的机制,委托有关科研单位开展相关研究,并选择条件成熟有积极性的地方试点。目前,浙江、山东等地已经开始探索。以职业教育为例,2014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提出“探索公办和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的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教学过程,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等教育资源”。从实践看,将薄弱学校交由优质学校托管,对于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加快薄弱学校办学水平有积极作用。

  三是促进教师在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之间的合理流动。《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行政部门建立、完善有关制度,保证教师在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之间的合理流动”。各地在鼓励公民办教师合理流动方面已进行了积极探索,内蒙古、江苏、湖南、重庆等省(区、市)出台的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或办法,提出要建立健全民办和公办学校教师合理流动机制,对公办学校教职工到民办学校任职任教的,应参加社会保险,工龄、教龄可连续计算等;福建、湖北等省出台政策鼓励公办高校派遣干部、教师到民办高校挂职或任教,经所在高校同意到民办高校工作的公办高校干部、教师,其高校教师身份和档案关系不变,退休时执行公办高校教职工退休待遇。

  三、积极推进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此项工作已于2014年10月顺利启动。

  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着眼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了建立统一、多元的测评体系的建设目标,明确了体系建设将覆盖大中小学各教育阶段、覆盖教学测试各方面、覆盖听说读写等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定位。目前,主要在研制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研发国家英语能力等级考试等方面开展工作。

  其中,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将基于实证研究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能力进行科学、全面的界定,并划分成若干等级,以语言的实际运用为导向,从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策略能力、语言知识、语用能力、语言活动等方面进行详细描述,鼓励学以致用。

  国家英语能力等级考试将基于量表研制成果进行开发,目标是使我国各个阶段的英语考试构成一个连贯有序的整体,同时充分实现“一考多用”的功能,减少重复考试。等级考试将以考查英语交际能力为核心,全面考查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包括综合运用各项语言技能的能力。

  下一步,教育部将继续加强公办学校与优秀民办教育机构的交流合作,扎实推进英语教学改革和测评体系建设,不断推动相关工作取得新成效。

  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

  教育部

  2016年10月11日

收藏
(责任编辑:杨霞(实习))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