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关于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1910号(教育类196号)提案答复的函

教提案〔2016〕第185号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幼儿教育”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学前阶段是人身心各方面素质发展最重要的奠基阶段,学前教育是奠定良好素质基础的启蒙教育,对人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目标,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按照《教育规划纲要》和《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要求,教育部会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推动各地以县为单位连续实施一期、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在加快发展、推进公平的同时,注重坚持规模与质量并重,强化规范监管,多措并举着力提高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一是明确幼儿园教育有关要求。国家修订了《幼儿园工作规程》,发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原则以及 “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的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内容与要求,重点回答了3-6岁儿童“学什么”“怎么学”和“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强调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交往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语言能力和交往合作能力等。二是开展教师培训。国家出台《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等规范性文件,建立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实施幼儿园教师国培计划,中央财政投入23亿元,培训中西部地区农村幼儿园教师90多万人次。各地对幼儿教师普遍开展了五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三是加大社会宣传。针对幼儿园和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自2012年起将每年5月20日-6月20日定为“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陆续围绕“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学习指南 了解孩子”“让科学育儿进入千家万户”“给孩子适宜的爱”“幼小协同 科学衔接”等不同主题,通过公益宣传片、海报、宣传册、电视专家访谈节目等形式,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生动活泼的社会宣传活动,大力普及科学的育儿理念和育儿方法,引导广大幼儿教师和家长反思自身的教育行为,遵循幼儿成长规律科学施教。

  由于学前教育基础薄弱,师资专业素质的提高、教科研指导机制的完善都需要一个过程,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下一步,我们将努力采取措施加大监管和指导力度,不断提高保育教育质量。一是加强业务指导。继续推动各地深入贯彻落实《纲要》和《指南》,指导幼儿园根据幼儿需要制定保教计划、创设教育环境、科学安排一日生活和游戏活动。二是强化教师培训。以需求为导向,继续开展新一轮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努力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实践能力。三是完善教研制度。建立教研责任区,健全教研指导网络,加强区域教研和园本教研,引导教研员结合本地实际开展幼儿园教育实践研究和指导。四是研制《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指南》,建立科学的评估导向,指导幼儿园不断改进和提高保教质量。

  感谢您对学前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部

  2016年11月8日

收藏
(责任编辑:于淼)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