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提案〔2016〕第231号
你们提出的“关于尽快落实中小学放春假秋假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目前,我国《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明确规定了课时总数和各年级周课时数,划分了每学年教学时间、学校机动时间和假期;《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也做了相应规定。考虑到各地和学校的地域特点、办学条件等存在一定差异,依据基础教育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教育部赋予地方和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管理自主权。在保证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完成好正常教育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各地可以结合实际制定课程实施计划,对每学年的教学和放假时间进行安排。在此基础上,教育部多措并举丰富学生假期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是积极开展研学旅行工作。近两年教育部将研学旅行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在安徽、江苏、陕西、上海、河北、江西、重庆、新疆等8个省(区、市)启动研学旅行试点,并印发了《关于转发安徽省合肥市、湖北省武汉市研学旅行相关文件的通知》,推动研学旅行工作安全、规范、有序开展。2015年,在综合考虑各地德育工作基础和地域分布的基础上,教育部确定了天津市滨海新区等十个地区为全国中小学研学旅行实验区,探索创造一批特色突出、借鉴性强的先进经验。教育部向国务院办公厅报送了《关于落实国务院领导批示精神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情况的报告》,提请国务院建立多部门统筹协调机制,在研学旅行的交通便利、出行安全、健康保障、旅游接待、价格优惠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目前,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力争今年年底出台。
二是丰富学生校外课外生活。近年来,为了让青少年过一个快乐、健康而有意义的假期,教育部在全国持续开展“圆梦蒲公英”暑期主题活动。2015年的暑期活动以“乡村学生看县城”“走进科学世界”“品味经典阅读”和“追寻红色记忆”为主要内容,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在暑期校外活动中学习科学知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悟红色革命精神、养成阅读经典的良好习惯。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各地共开展各类暑期活动8万多项,参与活动学生近3千万人次。
今年,“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和“圆梦蒲公英”暑期主题活动的通知已经印发,通知中特别强调了活动安全问题,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和各类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要加强安全防范,制定活动安全保障方案及应急预案,落实安全措施,在活动开始前对中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同时,有条件的地区可为学生购买出行保险,确保青少年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
三是推动社会实践深入开展。为保障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开展,“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利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分批次支持各省份的150个地市建设了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联合中央文明办、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共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12000个。同时,教育部大力推进社会资源协同配合,在公共机构、公共设施、国有企事业单位等建立了质量教育、节水教育、科普教育、消防安全教育、毒品预防教育、爱粮节粮教育、档案教育和水土保持教育、环境教育等各类主题教育社会实践基地608个。2015年,国家文物局会同教育部在前期开展“完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印发了《关于加强文教结合、完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的指导意见》,要求文物部门和博物馆要加强与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联系,根据教学需要实施相关教育项目,配备专职辅导人员,使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中小学校要把教育教学活动与博物馆学习有机结合,合理安排时间,并做好具体组织工作。
我国地域辽阔,区域差异较大,当前,对于将中小学放假安排上升至法律法规层面尚未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教育部将对此问题予以认真研究与关注。如果全国人大或国务院立法部门将其纳入立法规划,教育部将积极配合。下一步,教育部将积极推动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丰富学生校外课外生活。
感谢你们对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
教育部
2016年11月11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