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建议〔2016〕第1号
您提出的“关于将毒品预防教育写入中小学教科书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正如您在建议中所说,毒品的蔓延泛滥祸国殃民,加强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十分重要。近年来,教育部坚决贯彻落实《禁毒法》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禁毒工作的意见》,积极履行部门职责,认真做好青少年学生的毒品预防教育工作。
一是积极将毒品预防教育写入课程。教育部在中小学课程中有机融入了毒品预防教育内容。如: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要求学生“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远离毒品,珍爱生命,过积极、健康的生活”,“从报刊、展览、影视中了解因吸食毒品酿成的严重恶果,举行有关的主题活动”等;初中生物课程在“健康的生活”中设计了“拒绝毒品”,要求学生了解酗酒、吸烟和吸毒的危害,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参观禁毒展览或观看有关影像资料等;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求学生“了解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拒绝毒品”等。各地各校继续增加德育、体育与健康、化学、生物等学科中的毒品预防教育内容,因地制宜地开设地方和校本课程,编写毒品预防教育读本,开展毒品预防教育。
二是大力推动毒品预防教育进课堂。各地中小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按照《中小学生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大纲》和相关课程标准要求,确保教学计划、教学材料、课时、师资的落实。开展毒品预防的专题教育,不断探索毒品预防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广大学生了解基本的毒品知识,培养他们从小“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意识。中等职业学校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普及中职学生毒品预防常识。高等院校将毒品预防教育作为新生入学教育重要内容,并在相关公共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中不断渗透。
三是深入开展毒品预防专题教育活动。各地各校不断增加显性内容,挖掘隐性资源,将毒品预防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普法教育、健康教育、科普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有机结合,充分利用有关节日、纪念日等时机,集中开展“不让毒品进校园”、“我们拒绝毒品”等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网络,在教育网站、校园网站上开辟学生毒品预防教育专栏,宣传党和国家的禁毒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吸毒的危害性,提高学生的禁毒意识。同时,充分发挥教育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信息网的作用,向各地各校提供优秀禁毒影片、毒品预防教育教学片等毒品预防教育资源。广大中小学校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也注重加强后进学生和特殊学生的心理辅导和情感关爱,避免他们产生自卑和自暴自弃的思想,被人趁机引诱、教唆参与吸毒、贩毒活动。
近年来,各地各校在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实践中,涌现出一大批典型经验和好的做法,各具特色、效果良好。下一步,教育部将继续按照禁毒委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将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不断推向深入,实现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全覆盖,确保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部
2016年8月31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