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建议〔2016〕第438号
您提出的“关于提高学生消防安全素质,筑牢校园安全防火墙的建议”收悉,经商公安部,现答复如下:
安全素养是人的基本素养,消防安全素养是安全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赞同您提出的建立长效消防安全教育机制、采取丰富有效的教育形式使全体师生切实参与到消防安全教育活动中的建议。近年来,教育部与公安部等部门密切配合,将提高中小学生消防安全素养作为消防安全教育的重要目标,在提高消防安全教育实效性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完善消防安全教育顶层设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都将消防安全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教育部同公安部保持密切合作,在消防安全教育方面联合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消防安全教育的顶层设计日益完善。自2014年起,连续3年国务院对省级政府消防工作考核均将学校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作为检查、考评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各级党委、政府制定出台有关消防宣传教育的文件、措施中,对学校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也都进行了规划和部署,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近年来,公安部、教育部等有关部门联合出台了《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关于推进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进网站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强中小学幼儿园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文件规定,为各地开展消防安全教育提供了基本遵循。
二是把应急疏散演练作为消防安全教育的重要抓手。应急疏散演练是最有效的安全教育途径。为增强安全教育的实效性,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指导学校更好地开展针对火灾、地震等的应急疏散演练。《指南》明确了应急疏散演练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涵盖演练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等全过程。明确了中小学幼儿园为组织开展应急疏散演练所需要的各项准备工作和在演练实施阶段需要完成的各项任务。对演练的各个环节、步骤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性意见和规范性要求,适用于全国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在开展针对地震、火灾、校车事故等的应急疏散演练时参考。不仅明确了每个环节做什么,而且明确了在哪里、谁来做、用多长时间等。要求中小学每学期开展5次,幼儿园每季度开展1次应急疏散演练;中学生和小学生应分别在2分钟和3分钟内完成疏散。
三是加大力度推进消防安全教育工作。2012年以来,教育部会同公安部命名了1220所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100个中小学消防安全教育社会实践基地,联合举办了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暑期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行动、“中小学消防安全示范课”征集评选等一系列活动。从2015年起,开始在高中、大学新生军训中开展消防教育培训工作。教育部会同公安部先后于2013年在广西南宁召开消防安全知识进学校推进会、2015年在重庆召开全国中小学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推进会,要求“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有力推动了中小学消防安全教育的开展。
四是推动地方落实有关要求。近年来,在教育部和公安部的共同推动下,各地教育、公安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在落实消防安全教育课时、开发消防安全教育教材、强化应急疏散演练、拓展学校消防安全教育阵地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例如,自2015年9月起,山东省济南市中小学除上好消防安全疏散演练开学第一课外,还要每月组织1次以班级为单位的演练,上1堂消防课。内蒙古教育部门坚持把“体验”作为学生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的主要手段,消防安全教育取得良好成效。四川省努力推进中小学校消防安全教育体验馆和中小学消防安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创建了90多个中小学生消防安全教育体验馆。广西壮族自治区消防安全教育实行“五落实”,即课程落实、课时落实、教材落实、师资落实、演练落实。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研究采纳您所提的有关建议,会同公安部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探索建立学校消防安全宣传教育长效机制,推动学校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工作督导考评,不断提高学生消防安全素质。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教育部
2016年10月12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