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建议〔2016〕第522号
你们提出的“关于大力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建议”收悉,经商民政部、财政部、全国妇联现答复如下:
正如你们所言,家庭教育的意义重大,但目前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你们对问题的原因分析透彻,提出的建议也很有针对性。近年来,教育部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工作,会同全国妇联等部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体制机制
200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0〕28号)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支持家庭教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承担组织和指导家庭教育的责任。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精神,2012年,教育部联合全国妇联、中央文明办、民政部、卫生部、国家人口计生委、中国关工委共同印发了《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1-2015年)》,积极推进建立由各级党政领导牵头负责,妇联、教育、文明办、卫生、民政、人口计生、关工委等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协调领导体制。2015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2015〕10号),要求和指导各地教育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家庭教育工作协调领导机制。各地、各有关部门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工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24个省市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了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或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党政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初步形成。同时,教育部会同全国妇联等部门积极推动家庭教育立法,加快家庭教育法制化进程。制定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十三五”规划,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家庭教育工作的目标任务,理顺家庭教育工作机制,指导和推动各地家庭教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积极推进家庭教育阵地建设
教育部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社区等多种渠道,有针对性的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2011年,教育部会同全国妇联、中央文明办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家长学校建设。目前,全国52万所中职和中小学幼儿园中,已建立家长学校的约33万所,占中职和中小学幼儿园总数的63.5%。各地通过家长学校,积极宣传现代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教育和引导家长掌握科学育儿知识和正确的成才观念。2012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要求家长委员会发挥自我教育的优势,在家长间交流宣传正确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2015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在明确家长责任、强调家长履职的同时,要求各地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依托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等家校沟通渠道,采取培训讲座、咨询服务、经验交流会、社会实践、亲子活动等形式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在推进社区家庭教育阵地建设方面,教育部与全国妇联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对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家庭教育指导站建设工作的指导。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建立街道、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点13.9万所,初步搭建了推进家庭教育的有力平台。2016年,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提出要丰富社区教育内容,要求社区广泛开展各类教育培训,积极面向学生家长开展教育理念、方法等方面的家庭教育指导。同时,民政部也不断加强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居民委员会服务居民、贴近基层的特点和优势,积极协调各类社会资源,满足社区居民家庭教育的设施需求,增强社区的服务能力,丰富社区的服务内容。
三、促进家庭教育专业化发展
近年来,教育部在人才培养、学科设置、继续教育等方面积极鼓励和支持家庭教育专业化发展。支持有关学位授予单位综合考虑本单位学科基础、人才培养条件和社会需求等因素,在“教育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家庭教育学”二级学科,开展研究生人才培养工作。全国很多高校也设立了家庭教育专业(或研究方向),培养家庭教育专门人才。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高校积极申报“家庭教育”本科专业,开设家庭教育相关课程。教育部还将研究论证将家庭教育学列入本专科层次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目录。同时,教育部还委托相关研究机构开展家庭教育领域的课题研究,对家庭教育理论、政策、国际比较等方面进行分析,为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配合妇联组织、关工委等相关部门,积极推进家庭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专家、教师、儿童工作者、“五老”人员、专业社工、志愿者的作用,不断壮大专兼职家庭教育骨干力量,有效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质量。目前,全国20个省区市建立家庭教育讲师团,层层搭建了培训平台,“十二五”期间共培训20多万人次。
四、给予困境儿童更多关爱帮扶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对困境儿童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帮扶。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幼儿园要指导、支持、监督家庭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职责。要特别关心流动儿童、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和贫困儿童,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以城乡儿童活动场所为载体,广泛开展适合困境儿童特点和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关爱帮扶。倡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支持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逐步培育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2013年,教育部等五部委出台了《关于留守儿童关爱问题的意见》,今年2月,国务院又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父母的家庭教育指导,引导他们及时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状况,加强亲情关爱。民政部在完善困境儿童服务保障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2015年8月,民政部印发了《关于在全国部分地区开展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以行政村和较大的社区为单位,配备儿童福利督导员或儿童福利主任,负责掌握本辖区儿童及其家庭基本状况信息并登记建册,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咨询服务,加强困境儿童政策宣传、探访关爱、服务转介等工作,协助落实对困境儿童的各项福利保障政策。
五、推动各地加大家庭教育经费投入
“十二五”期间,各地加大了对家庭教育工作的财政投入和购买服务力度。近年来,虽然中央财政在安排教育转移支付资金时,一般不再设立新的教育专项,但部分地区将家庭教育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或从妇联人均1元经费中划拨,或从妇儿工委经费中统筹列支,或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政府民生实事项目。2011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保障家长学校的经费投入。目前,很多幼儿园、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都为家长学校的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有条件的地区,妇联组织也多方争取资源,设立家长学校发展项目,支持幼儿园、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家长学校建设和发展。街道、社区(村)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机构整合社会力量,争取社会资源,从街道办事处工作经费中专项支出,作为家长学校运行经费。各级文明办也积极协调支持家长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有条件的地方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2015年印发的《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也提出,积极争取政府统筹安排相关经费,中小学幼儿园要为家庭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下一步,教育部将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继续加强家庭教育工作,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社会支持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
感谢你们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部
2016年10月11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