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提案〔2016〕第37号
你们所提的“关于完善家庭教育服务体系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的提案”收悉,经商民政部、全国妇联、国家互联网信息办,现答复如下:
正如你们所言,很多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面临多种困难,一些处于弱势地位的家庭遇到的困难更为突出。你们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分析透彻,提出的建议也很有针对性。近年来,教育部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工作,会同全国妇联等部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关于出台国家层面的家庭教育纲领性文件
一是制定家庭教育工作规划。2012年,教育部联合全国妇联、中央文明办、民政部等部门共同印发了《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1-2015年)》,目前正在抓紧制定《关于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十三五”规划》。家庭教育工作的五年规划对各地、各有关部门指导推进家庭教育工作做出了重要部署。二是出台《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这是教育系统第一次专门就家庭教育工作发文,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幼儿园要从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不断加强家庭教育工作,进一步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网络。三是积极推动家庭教育立法进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制定有关家庭教育法律。目前已建立了由全国妇联牵头,教育部配合,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家庭教育立法工作机制。下一步将研究起草家庭教育立法草案,争取将其纳入立法规划。同时,鼓励地方先行先试,制定出台地方性法规。通过制定法律法规,进一步强化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明确政府、家庭、社会的职责任务,规范家长的教育行为以及各类社会机构的指导服务活动。
二、关于开发高质量实用性强的家庭教育资源
一是推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教育部先后出台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关于教育系统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对发挥家庭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部署,推动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积极开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家庭教育资源,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二是积极开发读物、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的家庭教育资源。“十二五”期间,全国及各地共组织开发了《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家庭教育现代智慧丛书》《婚期、孕期、育期宣传辅导手册》《家庭优生优育优教知识》等一批指导培训材料,宣传家庭教育理念知识,指导家长家庭教育行为。三是搭建家庭教育活动平台。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讲好中华优秀文化故事,传承和弘扬家庭美德、培树良好家风为主题,全国上下联动组织开展了“我爱我家情景剧展演”“我爱我家同悦书香亲子阅读”“好妈好爸好家风推荐展示”等主题实践活动。
三、关于发挥家长学校、社会组织和机构的作用
一是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2011年,教育部会同全国妇联、中央文明办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家长学校建设。目前,全国52万所中职和中小学幼儿园中,已建立家长学校的约33万所,占中职和中小学幼儿园总数的63.5%。各地通过家长学校,积极宣传现代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教育和引导家长掌握科学育儿知识和正确的成才观念。2015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在明确家长责任、强调家长履职的同时,要求各地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依托家长学校等家校沟通渠道,采取培训讲座、咨询服务、经验交流会、社会实践、亲子活动等形式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二是引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家庭教育。近年来,教育部不断拓展家庭教育资源,努力推动各类社会资源单位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加快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网络,推动有条件的地方由政府购买公益岗位,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家长提供及时便利的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家庭教育工作。民政部也积极落实政府购买服务政策,给予资金支持,鼓励社会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同时,对开展家庭教育的非营利组织落实免税资格、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等税收优惠政策,调动社会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积极性。
四、关于加强家庭教育研究和专业人才培养
一是加强家庭教育研究,提高家庭教育质量。2015年出台的《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依托有相关基础的高等学校或其他机构推动成立家庭教育研究基地,发挥各级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家庭教育学会(研究会)等社会组织、学术团体的作用,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理论体系。目前,全国及31个省区市和70%的市县区建立了家庭教育学会或研究会,集中了家庭教育领域的权威专家,组织开展了“全国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新媒体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与家庭教育研究”等科学研究,形成了一批有质量、有影响的研究报告。二是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促进家庭教育专业化发展。教育部在人才培养、学科设置、继续教育等方面积极鼓励和支持家庭教育专业化发展。支持有关学位授予单位综合考虑本单位学科基础、人才培养条件和社会需求等因素,在“教育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家庭教育学”二级学科,开展研究生人才培养工作。全国很多高校也设立了家庭教育专业(或研究方向),培养家庭教育专门人才。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高校积极申报“家庭教育”本科专业,开设家庭教育相关课程。教育部还将研究论证将家庭教育学列入本专科层次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目录。
五、关于加大家庭教育宣传引导力度
一是做好家庭教育实验区工作。2016年,教育部综合考虑各地家庭教育工作基础和地域分布,确定山东省、广东省、辽宁省沈阳市等10个地区为全国家庭教育实验区,探索在组织领导、经费保障、督导评估、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宣传引导等方面的有效经验,从而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使家庭教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二是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家庭教育宣传。截至目前,全国共创办家庭教育报纸、刊物1800多种,家庭教育广播电视栏目1057个,如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主办的《中华家教》、浙江省妇联主办的《家庭教育》、安徽省妇联主办的《家教世界》年发行量都在30万册以上。同时,积极利用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服务平台,大力拓展家庭教育宣传的新平台。据统计,目前全国及省市县网上家长学校9147个,手机微信、短信等新媒体服务凭条7903个。“十三五”时期,将推动31个省区市和更多地市区建立网络家长学校,搭建覆盖城乡、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深度融合的家庭教育信息化共享服务平台,为家庭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下一步,教育部将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继续加强家庭教育工作,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社会支持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成才观,营造家校共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感谢你们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部
2016年10月26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